名称由来
隋开皇十年,文帝“巡幸开道,得瑞石,遂于谷口置县,因名‘灵石’。”。一说,相传大禹治水在此“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
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南端,素有“秦晋要道,川陕通衢”之称 ,距省会太原市150公里,北临介休市,南接霍州,东靠沁源,西连交口、孝义,有“燕冀之御、秦蜀之经”之称。全县总面积1206平方公里,东西宽53.5公里,南北长39公里。
扩展资料:
灵石县四周群山环绕,山峦重叠,山地和丘陵面积占90%以上。中部为汾河谷地,县城即居于谷地之中,乃为晋中通往晋南之咽喉,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县境东部有太岳支脉石膏山,海拔2532米,西部为丘陵地形属吕梁山脉,较大山为县城西北14.5公里处的新建塬,海拔1275米,坡度约40度,顶部平坦,面积12平方公里左右,是控制两渡至西山、控制灵石河西的战略要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灵石县
隋开皇十年(公元 590年),文帝杨坚率文武大臣乘舟沿汾河北上巡幸晋阳。出霍州不久,进入了汾河弯道处,峰回水曲,河床多积石,龙舟无法前行,隋文帝只好命人傍汾开山取直。
突然在汾河谷地发现一块巨石,高六尺,宽六尺,厚七尺。正看形如碑碣,有文书其上“大道永吉”。侧看状若座椅,面呈黑色,略有光泽。敲击铮铮有声,音如铁器钝击。巨石遍布孔洞,灵瑞异常。
自诩为佛王阿育的隋文帝惊奇不已,视为天降福祗,护佑杨氏,遂命人在此设庙以祀,建灵石事,御书其上,并析介休、霍州地置灵石县,以后历代县名均不改。
灵石因奇石建县,县因奇石闻名天下。
扩展资料
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南端,北临介休市,南接霍州,东靠沁源,西连交口、孝义,有“燕冀之御、秦蜀之经”之称。
全县总面积1206平方公里,辖6镇6乡3个社区,291个行政村,13个居委会。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大运公路、南同蒲铁路沿汾河并行而下。灵石也是山西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和特色魅力城市之一。
灵石县四周群山环绕,山峦重叠,山地和丘陵面积占90%以上。中部为汾河谷地,县城即居于谷地之中,乃为晋中通往晋南之咽喉,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县境东部有太岳支脉石膏山,海拔2532米,西部为丘陵地形属吕梁山脉,较大山为县城西北14.5公里处的新建塬,海拔1275米,坡度约40度,顶部平坦,面积12平方公里左右,是控制两渡至西山、控制灵石河西的战略要地。
全县共有文物古迹46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属国家级文物保护的有旌介古遗址、王家大院、资寿寺、晋祠庙、后土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静升文庙,石膏山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灵石县
灵石县,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置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先赵后魏;秦汉时,先属太原郡,后属河西郡;三国时属魏;晋时属西汉郡;隋初属平周县(今介休县)。隋开皇十年,文帝杨坚北巡挖河道,获一巨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色苍声铮,以为灵瑞,遂命名为“灵石”,割平周县西南地置为灵石县。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郡设道, 灵石县属河东道;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改道为路,灵石县属河东路汾州府。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 1286年)创立行省,灵石县属中书省;明洪武九年(公 元1595年)改属冀南道汾府;清初属山西省平阳府。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设霍州,灵石县属霍州管辖,直至清末;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废州设道,灵石县属河东道。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废道直属山西省。1938年成立灵西抗日县政府,归洪赵地区领导。1939年成立灵东抗日县政府,属太岳专区管辖。 1948年6月灵石县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属榆次专署。1958年灵石、介休、孝义三县合并为介休县,灵石县城改为灵石镇。1961年分县,恢复灵石县建置后 一直归晋中行署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