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的历代明帝

 我来答
仁覆1184
2016-05-13 · 超过5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6万
展开全部

汉明帝,性格刚毅严酷。父刘秀,母阴丽华。初名阳,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立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二月,即皇帝位。明帝即位后,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汉明帝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他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对贵戚功臣也多方防范。同时,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胁。永平十六年,命窦固征伐北匈奴。其后,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诸国皆遣子入侍。次年,复置西域都护。此外,随着对外交往的正常发展,佛教已在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明帝之世,吏治比较清明,境内安定。
汉明帝(公元28年十一月二十七—75年八月初六),姓刘,名庄,字子丽,庙号汉显宗,东汉第二任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母为阴丽华。初名刘阳,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立为皇太子,中元二年(公元57年)继皇帝位。
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八月初六(阳历9月5日),死于洛阳东宫前殿。在位十九年,死时四十八岁。葬于显节陵(今河南洛阳市东南)。庙号汉显宗,谥号孝明皇帝。
明帝在位时,吏治非常清明,境内安定。加以多次下诏招抚流民,以郡国公田赐贫人、贷种食,并兴修水利。所以,当时民安其业,户口滋殖。光武帝末年,全国载于户籍的人口为2100多万,至明帝末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激增至3400多万。明帝和章帝在位期间,出现了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明章之治”。 曹睿(204--239)字元仲,即魏明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丕之子,曹操之孙 。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之“三祖” ,文学成就不及曹操、曹丕。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曹丕去世后,曹睿继位为帝,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颇有建树。然而统治后期,大兴土木,临终前托孤不当,导致后来朝政动荡。
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五月,年少的太子曹睿在洛阳即位,是为魏明帝。在曹真、曹休、陈群和司马懿等人的辅佐下,开始了他十二年的执政生涯。
魏明帝曹睿处事沉着、刚毅,明识善断,即位不久就政由己出,使几个辅政大臣形同虚设。魏明帝登基后,首先必须对抗内外敌人的攻击,226年八月孙权攻江夏、襄阳,227年孟达反,231年,鲜卑与蜀汉联手进犯,到234年为止诸葛亮五次进攻曹魏,234年孙权攻合肥。魏明帝成功地抵御了这些内外战争。他重用曹真、张郃、司马懿等名将与诸葛亮作战。235年诸葛亮死后,魏蜀边境上的情况有所减缓。同年,轲比能被曹魏派遣的刺客所杀,鲜卑“种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北疆也得以安定。
之后,魏明帝开始在京都洛阳大建宫殿,常用人力物力。235年,他将曹芳封为齐王。237年,辽东公孙渊反魏,自立为燕王。此年,魏明帝令司马懿攻辽东,司马懿遂带兵四万,和夏侯霸等人出征辽东,大破燕军,杀公孙渊,成功收复辽东。
238年冬开始,魏明帝的健康开始恶化。239年初,魏明帝病重,召司马懿和曹爽托孤,让他们辅佐年幼的曹芳,当日即逝世,年仅三十五岁。《三国志》载魏明帝逝世于嘉福殿,《魏书》载他逝世于九龙前殿。正月廿七癸丑日(2月17日)葬高平陵。 晋明帝司马绍(298年—325年),字道畿,东晋的第二代皇帝,晋元帝之子,庙号肃宗。母亲为代郡出身。生来像鲜卑人,为人豪爽,在位期间曾经中兴,可惜在位仅四年早死.在位期间曾平定王敦叛乱。
晋明帝自小聪慧,按照《世说新语》记载,晋明帝小时候便曾经与父亲就“太阳与长安孰近”的问题作出争辩,以及运用东宫卫士一夜兴建太子西池的逸闻。司马绍不但工于书法、礼贤下士而且孝顺,并且司马绍也相当勇猛,王敦以“鲜卑儿”称之。王敦一度想要要求晋元帝废除太子,但因为大臣反对而作罢。
晋明帝于322年,在晋元帝司马睿死后即位,大赦天下。晋明帝曾经微服乘马密探王敦营垒,并且于太宁二年(324年)平定王敦的叛乱,停止对于王敦党羽的追究,为安定皇帝的权威全力重用王导,并且与江东大族保持和谐的态度,成功对“王敦之乱”作出善后。晚年有宠妃宋袆,国色天香,善吹笛,乃石崇妾绿珠之女弟子,不久帝病笃,群臣进谏,请出宋袆。最后送给吏部尚书阮遥集。325年闰八月戊子(二十四)日(10月18日),晋明帝病死,年仅二十七岁,在位4年,葬于武平陵。 北魏孝明帝元诩(510年-528年;在位515年-528年)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皇帝。庙号肃宗孝明皇帝。宣武帝元恪的二子,母亲胡充华。
元诩是宣武帝元恪唯一没有夭折的儿子。曾有传言说元恪的前皇后于氏及其所生皇子都被高皇后谋害,元恪虽半信半疑,但为了给元氏皇朝留下血脉,所以还是格外小心,这才让元诩长大成人。但元诩的生母在元诩即位后,开始擅权乱政,直接导致北魏土崩瓦解。
公元528年,已经19岁的元诩对胡太后的专权非常不满,于是法密诏命尔朱荣率兵前来帮忙。不了密诏被查出,胡太后看后大怒,于是毒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元诩。 宋明帝(439-472)即刘彧,汉族。小字荣期。庙号太宗。宋文帝第十一子。初封淮阳王,改封湘东王。前废帝时为南豫州刺史,入朝遣人刺杀前废帝,自立为帝。泰豫元年(472年)病卒。为藩王时好读书,曾撰《江左以来文章志》、续卫瓘所注《论语》二卷。即位初任贤用能,故能平定四方叛乱,末年好鬼神,多忌讳,奢侈无度,民不堪命,宋王朝自此而衰。
宋太宗明皇帝(439-472)即刘彧(拼音:Liú Yù)。南朝宋皇帝,公元466~472年在位。字休炳,小字荣期。庙号太宗。景和元年(465年)十二月,前废帝被杀,立为帝,年号泰始。在位期间,宠臣阮佃夫等专擅威权,货赂公行;府库为空,百官并断禄俸,而奢靡益甚。晚年多纬,忍虐好杀,虑太子稚弱,遂翦除诸弟殆尽。泰豫元年(472年)病卒。为藩王时好读书,曾撰《江左以来文章志》、续卫瓘所注《论语》二卷。即位初任贤用能,故能平定四方叛乱,末年好鬼神,多忌讳,奢侈无度,民不堪命,大宋王朝自此而衰。 齐高宗明皇帝萧鸾(公元452~公元498年9月1日),字景栖,小名玄度,南朝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南齐的第五任皇帝(公元494年12月5日~公元498年9月1日期间在位),高宗。为始安王萧道生之子、齐高帝萧道成之侄。
高宗萧鸾少年丧父,由叔父齐太祖萧道成抚养,萧道成对其视若己出。刘宋泰豫元年(472年),萧鸾担任安吉令,以严格而闻名。补武陵王左常侍,不拜。元徽二年(公元474年),为永世令。升明二年(478年),为邵陵王安南记室参军,未拜,后迁宁朔将军、淮南、宣城太守。不久进号辅国将军。齐高帝萧道成即位,迁侍中,封西昌侯。建元二年(公元480年),为持节、督郢州司州之义阳诸军事、冠军将军、郢州刺史,进号征虏将军。齐武帝萧赜即位,转度支尚书,领右军将军。永明元年(公元483年),迁侍中,领骁骑将军。转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二年(公元484年),出为征虏将军、吴兴太守。四年(公元486年),迁中领军,常侍并如故。五年(公元487年),为持节、监豫州郢州之西阳司州之汝南二郡军事、右将军、豫州刺史。七年(公元489年),为尚书右仆射。八年(公元490年),加领卫尉。十年(公元492年),转左仆射。十一年(公元493年),领右卫将军。
萧赜临终时以萧鸾为侍中、尚书令,辅佐皇太孙萧昭业。寻加镇军将军,给班剑二十人。隆昌元年(494年),即本号为大将军。自从文惠太子萧长懋于永明十一年(493年)死后,萧鸾便有争夺帝位的野心。萧鸾于隆昌元年(494年)废杀萧昭业,改立其弟萧昭文。不久又废萧昭文为海陵王,自立为帝。
萧鸾即位后,猜忌宗室,信用典签,监视诸王;并且在任期间屠杀宗室,萧道成与萧赜的子孙都被萧鸾诛灭。萧鸾任内长期深居简出,要求节俭,停止边地向中央的进献,并且停止不少工程。萧鸾晚年病重,相当崇信道教与厌胜之术,将所有的服装都改为红色;萧鸾还特地下诏向官府徵求银鱼以为药剂,外界才知道萧鸾患病。永泰元年七月己酉(三十)日(498年9月1日),萧鸾病死,年四十七岁,谥为明皇帝,庙号高宗,葬于兴平陵。 宇文毓,突代郡武川人,生于魏孝武帝永熙三年,卒于武成二年,年二十七岁。大统十四年,(公元五四八年)封宁都郡公。累授大将军,镇陇右。周孝闵帝践阼,进位柱国。转岐州诸军事,歧州刺史。治有美政,黎民怀之。及宇文护废孝闳帝,乃迎立毓。武成初,以称王不足以威天下,始称皇帝,建年号。毓明敏有识量,护颇畏惮,遂进毒弑之。在位三年,560年被宇文护毒死,谥明帝。
宇文毓(534年——560年5月30日),累授大将军,镇陇右。周孝闵帝践阼,进位柱国。转岐州诸军事,歧州刺史。治有美政,黎民怀之。
宇文护废孝闵帝,羽翼尚未丰满,他不敢不按有诸多大臣和各自拥兵一方的六大柱国监视下的老规矩办事:“立嗣以嫡不以长,以长不以贤”。于是,扶立了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为新帝。武成初,以称王不足以威天下,始称皇帝,建年号。
宇文毓表面看来温弱,其实内里极是明敏有主见。他不肯处处听命宇文护, 宇文护假意归政后,宇文毓开始行使一部分的权力处理国事、进行改革,但是兵权还是牢牢掌握在宇文护的手里,宇文护见宇文毓不好控制便设法暗害宇文毓。在一次国宴上,宇文护指使一个叫李安的宫人,在进献世宗宇文毓的糖饼中下了毒,宇文毓因食遇毒,临终前,当着群臣的面,用最后的力气,大声口传遗诏:传位于自己的四弟宇文邕为嗣帝。北周第二个皇帝宇文毓死后,因先帝口传遗诏,宇文护没办法即刻改变,于是,只得遵宇文邕为第三位傀儡皇帝,史称武帝。辛丑,崩于延寿殿,时年二十七,谥曰明皇帝,庙称世宗。五月辛未,葬于昭陵。 萧岿(542年-585年),字仁远,是南北朝时代西梁的第二位君主。西梁是南梁的一个分裂王朝,它的地盘主要在今天湖北襄阳、荆州地区,首都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萧岿在位二十三年,为人孝悌慈仁、节俭,有君子的雅量,是个乱世贤君,且御下有方,境内称治,去世之时,臣民尽皆悲慕流涕。
萧岿的父亲萧察与梁元帝萧绎不和,萧绎继梁帝位后,萧察就投靠西魏,被西魏皇帝封为梁王,在他的统治地区内他自称皇帝,但实际上后梁的“皇帝”在他们的疆域上并没有真正的主权,很长时间里北朝在后梁设有江陵总管,一方面用来监督后梁的君主,另一方面这些总管拥有兵权来保护后梁不被南朝攻击。萧察死后他的儿子萧岿于562年以太子继帝位。
萧岿的年号是天保,他继续他父亲的政策,联合北朝(北周)来抵抗南朝(南朝陈)的威胁。北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后萧岿亲自赴长安祝贺,因此深得宇文邕的信任。隋文帝杨坚登基后再次亲自赴长安祝贺,又赢得了杨坚的信任。后来萧、杨两家又通婚,萧岿的一个女儿还嫁给了杨广,后来成为隋炀帝的皇后。由于萧、杨两家的关系如此亲密,因此后来隋将它驻扎在后梁的江陵总管撤回,使得后梁获得了自主权。
萧岿是一个相当有学问的皇帝,他曾著《孝经》、《周易义记》、《大小乘幽微》等十四部书。
萧岿死后被谥为孝明帝,庙号世宗。 隋明帝杨广(569年-618年)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唐时谥炀皇帝,其孙皇泰帝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夏主窦建德谥闵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隋文帝杨坚次子,母文献独孤皇后。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即位之后,对于国政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现。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推动大建设,开创科举,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等。
隋明帝杨广(569年~618年),隋朝第二代皇帝(604年-618年在位),汉族。少敏慧,好学善诗文,仪容俊美。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六年,任淮南道行台尚书令,闰八月之后,进位雍州牧、内史令(就是宰相)。八年冬,任行军元帅统兵伐陈。灭陈后,封太尉。开皇二十年(600年),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文帝病逝于仁寿宫大宝殿,太子广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大业,拉开了其波澜壮阔而又毁誉难定的一生。杨广即皇帝位,假造文帝遗诏缢杀前太子杨勇。其弟汉王杨谅以讨杨素为名,在并州起兵,明帝派杨素镇压,杨谅降后被幽禁至死。此后不久,明帝听从云定兴建议毒死杨勇诸子,翦除了对帝位的威胁。618年三月,宇文化及等煽动军士兵变谋反,明帝死于江都之变。
“修建洛阳”、“迁都洛阳”、“修通运河”、“西巡张掖”、“开创科举”、“开发西域”等可以概括隋明帝杨广一生所为。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