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孔子
今天正是“知识激增”的时代,知识的领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不知扩大了多少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到达光明的彼岸的。因此,美国教育界正在努力改革原有教学体制,力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明天的科学;欧洲、日本纷纷不其后尘,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明天的创造型人才,正是要从今天学生中培养起来。所以,我们更应该做到: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独立的见解,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来等候明天的选择。 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是学者、大师们成功的经验,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而培养学生这一能力,是今天的中国在明天得以崛起的希望
评价孔子
孔子道德修养极高,无愧于万世师表,亦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然其未能得道且通晓阴阳,故愚以为,孔子实为贤人。
古往今来,圣贤可谓凤毛麟角;而正是这些为数寥寥之人,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体系的框架。其中,声望最高,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属孔子。
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平民难以接受良好的教育。私学虽未必为孔子首创,但因其而兴盛。孔子收徒讲学,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亦作育了不少英才——正是这些英才,令《论语》得以面世,使“述而不作”的孔子,得以万古流芳。
《论语·子罕篇》有云:“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史记·孔子世家》有云:“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
显然,孔子不仅在道德上承前启后,而且在文学上继往开来。
总而言之,孔子是中国在文学与道德上影响最大的贤人。
贤人
《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第四十》有云:
哀公曰:“善!敢问:何如可谓贤人矣?”
孔子对曰:“所谓贤人者: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行中矩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害于其身;躬为匹夫而愿富贵,为诸侯而无财。如此,则可谓贤人矣。”
吾定义贤人为:道德修养极高,足以为时人所效法,为后世所景仰,且未能得道的人。(按:贤人的道德修养可以孔子为参照,凡境界与孔子差距很明显者,皆不足以谓之贤人。)
愚以为,儒家所谓的圣人(如尧、舜、禹、周公、孔丘、孟轲、荀卿),实为贤人;世人公认的大儒(如董仲舒、朱熹、王阳明、顾炎武)与得孔子真传者(如颜回、曾参、子张、子夏),亦可谓贤人。儒门以外,《庄子·天下》所列举的墨翟、禽滑厘、宋钘、尹文、彭蒙、田骈、慎到,均是贤人;若杨朱、列御寇未能得道,当属贤人。此外,韩非、晏婴亦为贤人。
古籍散佚严重,由于文献不足,故不少贤人被遗忘于历史之中。此外,因鄙人孤陋寡闻,亦有部分贤人(尤其在儒门之外的)未予列出。
总而言之,贤人并不多见。
2、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在孔子63岁时,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3、孔子安贫乐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
往者夏曾佑著《中国古代史》,有云“孔子一身直为中国政教之原,中国历史孔子一人之历史而已”。柳诒微著《中国文化史》,有云“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两先生之言几若一致,而柳先生所说却较明确。
社会大于个人,个人出自社会;不能把任何一个人看得太高太大,脱离实际。一切社会都有其历史背景,一切所表现的事物莫不从过去历史演变而来。一切创造莫不有所因袭而成,无因袭即无创造。孔子自称“述而不作”是老实话。
事物经过亦正是这样的。说“孔子以前数千年文化赖孔子而传”者,古先的文化(历史事实、学术思想)不能不靠典籍文字以保有传递于后,而传于后的我们这些典籍如诗、书、礼、乐、易、春秋不全是经过孔子之手整理一道,用以教人而传下来的吗?其他有些传授是靠人的,如射、御、习礼、作乐之类,同为当时文化内容,同在当时孔门教学之中。
从事传习古文化者难说就只孔子一人。但孔子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殆为人所不及,同时他亦有机会有条件从事于此。试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史记·儒林列传》及其他载籍(如汉唐史书),诸讲习传布往古学术者非在邹鲁之乡儒家之徒乎?
但在农工生产方面,当时孔门未加学习,这是因劳心劳力社会上必要分工之故。
无疑,凡我所说的情理和理性充分地寓乎那古经书中,却惜学徒们,尤其后世学徒们总把功夫用在讲解记诵书文上,鲜能回到自家身心生活上有所体认和存养,就不能真切地接续发挥理性主义。从汉唐以至清代,其代表儒家者不过是经学家而已。宋儒明儒比较能在身心性命上理会孔门之学,但亦限于环境条件不能大有所发挥。凡此都缘理性之启,文化之熟过早,是不能责怪后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