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官政治的特点
宋代通过科举制度来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宋朝的文官在朝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正副枢密使(军政长官)以及地方要员等,大都由文人担任,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宋代文官制度使传统的“贵族政治,武人政治从此基本上退出了封建中国的历史舞台”。在选任官员的过程中,宋代始终强调文治。宋政府不仅扩大录取名额,而且还通过改革科举考试方式,使地主阶级各个阶层的知识分子,在考场上凭学识取得官位。
这些通过科场考试精选出来的,富有较高文史知识素养的文臣,受到了宋政府的重用。宋代文官制度使权力收纵自如,无尾大不掉之虞。宋代士大夫阶层的组成部分,与前代相比,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隋唐以后重科举取士,为中下层的寒族知识分子进入仕途打开方便之门。
扩展资料:
通过科举取士,帝王也有意识地让下层知识分子进入仕途,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关键的一点是这些文人士大夫出身寒微,没有势家势力作为社会背景,故也没有深厚的社会根基和实力,其荣辱盛衰皆掌握在帝王手中,即使位极人臣,也不会对赵宋王朝构成潜在威胁。
布衣卿相的仕宦经历决定了他们对赵宋王朝的耿耿忠心,对皇室的依附性极强。他们一旦被罢免,就不再对朝政发挥影响,如果不是皇帝对老臣的恩惠,他们甚至在朝廷中不会留下太多的政治根基。
宋代文官制度使书院兴起,学者辈出,经学、史学、文学、科学技术等均甚发达。 但是,宋代文官制度也带来了各种严重的政治恶果。宋代推行的强干弱枝,重之轻武的文官政策,造成极为严重的恶果,即造成有宋一代积弱的局面。
弊病:
1、政出多门,效率低下,由于相权低落,台谏权重,致政出多门;互相掣肋,官吏因循保守,冗官充斥于朝,行政效率低下。史称“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宋人议论未定,兵已渡河”,这是后人对他们的尖锐讽刺。
2、冗费增多,财政拮据:为牵制地方,宋室加设了许多官职,使官僚机构庞大。“故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与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职;秘书,殿中二省,名存实亡,惟内侍所常,犹仿佛故事。九寺、五监、尤为空官。”
另太祖认为“可以利百代才,唯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而变,则有叛兵而无叛民”,故大举招募禁军,无退役制度,虽年老也供养终身。而更戍频繁更使军费支出浩大。冗官冗兵、冗禄大大消耗公帑,加以皇室的奢靡,对外战败而纳币求和,遂使宋代财政拮据,国用日竭。
3、头重尾轻,地方凋弊:宋代之中央集权虽有助消除军事割据,然矫枉过正,造成地方之过度嬴弱,地方官吏事事听命于中央,施政不能自主,税收又尽收归于中央,故地方贫弱。
无从建设,一旦有事很难应变,南宋朱熹对此曾有如下评议:“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上,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一定程度上说,宋代的文官制度,为宋朝的灭亡埋下了深深地隐患,不得不引人深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朝官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官 (古代政治制度上官类别)
庞大的文冠集团和更开放的科举制度给广大的青年学子明确的努力目标,因此政治上比较稳定。
从中央到地方都以文官为长,文重于武,由此导致地方军队战斗力较低。
2,很多行政权力被几个人分享
3,言论自由比较大
4,经济待遇很优厚,政治上从来不杀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