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陪伴孩子很重要吗?如何更有效的陪伴孩子?
有一种智慧叫陪伴。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这样说,我没有时间管孩子。在这里我们和家长一起反思这样一个问题:自己忙工作和事业,没有时间,可以理解。家长忙得是不是真的没有了娱乐时间,如果自己还有娱乐时间,就不能说没有时间管孩子。所以说没有时间管孩子只能这样解释:家长不重视孩子,或者说觉得做什么都没有用,或者说对孩子教育很茫然无所适从。下面我们主要谈谈家长和孩子互动的一种智慧:陪伴。
我们先看一个问题:汽车里的油箱还有多少油,我们是通过油表看出来,如果传感器有了问题,我们就很难通过油表来判断油箱里汽油准确的存储量。孩子也一样,因为孩子很小,他传递和表达的信息一般都是不准确的。所以,家长看到孩子的满意和高兴有时候会误导我们家庭教育的思路。例如,家长给了孩子物质上很多东西,孩子表现很高兴,但孩子实际缺乏的安全感、或者缺乏陪伴导致缺乏爱和温暖,缺乏成长的动力,慢慢变成一个孤立的人,等等这些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久之,孩子在行为层面上会表现出一些偏差。
如何对孩子做到智慧的陪伴,我们可以通过效果来界定,那就是一种叫有效陪伴,另一种叫无效陪伴。所谓的无效陪伴,就是我们家长在陪伴孩子过程中过于关注结果,在陪伴孩子的整个过程中用了一些违反孩子成长规律的方法。例如:过于严厉,打骂孩子,总想把家长自己的所有意志强加给孩子。如果打骂孩子,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如果让孩子做什么,孩子就做什么,孩子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如果让孩子做,孩子听话马上去做,责任心就会受到伤害。
陪伴时要让孩子安心,才能有效。不管我们身处何地,做何事情,如果我们决定了陪伴孩子,就要停下手中的一切,把我们家长的心完全交给我们的宝贝。陪伴时要做孩子的另一半,才能有效。有一位教育专家说得非常好,他说:“陪伴孩子时,孩子三岁,我四岁。”这就是说在陪伴孩子时我们家长要把自己的行为、情感、思想倾情融入整个陪伴过程。
陪伴的过程让孩子心情愉悦,感觉舒服,才会有效。陪伴不是陪着,陪伴不是监管,陪伴不是约束,陪伴不是看管。在陪伴孩子过程中要解决“示范”和“引领”两个关键问题,“示范”就是家长以身作则,向孩子展现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形象,这个环节不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引领”的环节要注意,因为发现孩子的不好行为习惯,家长要纠正,这个时候一定注意孩子的情绪,因为你首先要否定孩子的行为,他会不开心。这时建议家长一定要先肯定孩子好的行为,在充分尊重孩子的条件下用商量的口吻对孩子进行行为方面的“引领”。
陪伴,是一种智慧,所以我们要智慧的陪伴。历史上许多杰出的人谈到父母,之所以都会表露出浓浓的情怀,就是他们的父母做到了对他们智慧的陪伴,使他们从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使这种习惯演化成一种性格,一种品行,靠着这种性格和品行使他们成就了令人赞叹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