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不能空烧呢?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电磁炉的炉面是耐热陶瓷板,交变电流通过陶瓷板下方的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铁锅、不锈钢锅等底部时,产生涡流,令锅底迅速发热,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灶台台面是一块高强度、耐冲击的陶瓷平板(结晶玻璃),台面下边装有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即励磁线圈)、高频电力转换装置及相应的控制系统,台面的上面放有平底烹饪锅。
其工作过程如下:电流电压经过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又经高频电力转换装置使直流电变为超过音频的高频交流电,将高频交流电加在扁平空心螺旋状的感应加热线圈上,由此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其磁力线穿透灶台的陶瓷台板而作用于金属锅。在烹饪锅体内因电磁感应就有强大的涡流产生,涡流克服锅体的内阻流动时完成电能向热能的转换,所产生的焦耳热就是烹调的热源。
电磁炉不存在空烧情况,电磁炉不放锅,是烧不热的。是电磁与铁锅产生涡流,铁锅才发热。
扩展资料:
电磁炉特点
电磁炉系利用线圈盘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产生低频(20~25KHZ)之交变磁场,经过导磁性(铁质)锅具产生大量密集涡流,兼有感应电流转化为热量来加热食物,能源效率特高。使用铁质、特殊不锈钢或铁烤珐琅之平底锅具,且其锅底直径以12~26厘米为宜。电磁炉附有温度控制器,可防过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磁炉
推荐于2017-09-08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打破了传统的明火烹调方式采用磁场感应电流(又称为涡流)的加热原理,电磁炉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锅具底部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底部铁质材料中的自由电子呈漩涡状交变运动,通过电流的焦耳热(P=I^2*R)使锅底发热。(故:电磁炉煮食的热源来自于锅具底部而不是电磁炉本身发热传导给锅具,所以热效率要比所有炊具的效率均高出近1倍)使器具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从而达到煮食的目的。具有升温快、热效率高、无明火、无烟尘、无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辐射、体积小巧、安全性好和外观美观等优点,能完成家庭的绝大多数烹饪任务。因此,在电磁炉较普及的一些国家里,人们誉之为“烹饪之神”和“绿色炉具”。
由于电磁炉是由锅底直接感应磁场产生涡流来产生热量的,因此应选用符合电磁炉设计负荷要求的铁质(不锈钢)炊具,其他材质的炊具由于材料电阻率过大或过小,会造成电磁炉负荷异常而启动自动保护,不能正常工作。同时由于铁对磁场的吸收充分、屏蔽效果也非常好,这样减少了很多的磁辐射,所以铁锅比其他任何材质的炊具也都更加安全。此外,铁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也是人体长期需要摄取的必要元素.
保养
陶瓷板清洁起来很方便。如果是轻微的污垢,用柔软的湿抹布擦拭。如果是油污垢,用柔软的湿抹布沾少量牙膏或中性洗洁剂在电磁炉处于热态时擦拭,此时小心烫手,然后再以柔软的湿抹布擦拭至不留残渣。外壳用一般的中性洗洁剂清洗就可以了。每次使用时保持锅底干净,不要干烧,有变色时使用牙膏或洗洁晶擦拭。关机时需要等风扇完全停止了再拔掉电源。
空烧:一般是指锅具中不添加任何加工物,这种情况之下,会导致锅具温度过高,从而导致电磁炉微晶板在高温情况下破裂,即会产生漏电的情况,一般电磁炉微晶板下面多有,温控检测,在温度过高之前就自动产生故障切断加热,但是如果温控检测失效,就会导致线盘烧坏,控制板部分二极管烧坏,严重的会将主板烧坏,总之,空烧会导致锅具温度过高然而照成机器内部温度过高,最后使机芯零件烧坏,严重的会导致漏电。
那如果电磁炉上面没有放锅具的情况下空烧会有什么后果呢?
电磁炉主要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厨房电器,当电磁炉在 正常工作时,由整流电路将 50Hz 的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再经过控制电路将 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为 20-40KHz 的高频电压,电磁炉线圈盘上就会产生交变磁 场在锅具底部反复切割变化,使锅具底部产生环状电流(涡流),并利用小电阻 大电流的短路热效应产生热量直接使锅底迅速发热,然后再加热器具内的东西。 这种振荡生热的加热方式,能减少热量传递的中间环节,大大提高制热效率。
电磁炉隔空能加热?与内部构造及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