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感是可以培养的吗
乐感是可以培养的吗
你知道乐感是可以培养的吗 ?很多都不知道乐感是可以培养的,多数人都认为你这个人没有音乐天赋,不用学了,那谁天生就有音乐天赋的,都是平时的努力,下面我来告诉大家乐感是可以培养的吗 ?
乐感是可以培养的吗1
那我们要怎么培乐感呢?
一、培养听觉
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培养孩子的乐感,听觉是关键。我们可以给孩子听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孩子用自己的耳朵去辨别节奏,培养孩子对节奏的感受力。也可以给孩子听记一些他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这样更有助于孩子对音乐作品深层次的理解与掌握。
二、重视唱谱
一般爸妈是不是以为学琴就只要会识谱并能弹奏出来就好了?其实不是,乐谱是由符号和图形组成,它是视觉性的,孩子们需要通过唱谱,才能真正的把符号变成声音。而演奏乐器就是把已唱会的“内心音乐”提取出来,变成特定的乐器声音,再通过耳朵的辨别、纠正,才能形成好听的音乐。
三、培养对曲子的欣赏能力
了解曲子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的人生经历有助于孩子更好的理解、演绎曲子。比如曲子是在表现晚上优美的月色,那么孩子就可以想象着夜晚月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的湖面安静而优美的画面,再通过演奏曲子来表达作曲者当时的情感,这也能使练琴更有趣呢!
四、注重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音乐的表现力就是要以准确的节奏、恰当的力度和速度,自然而美好、真切而饱满的感情把乐曲的艺术形象再现出来。爸妈们和孩子不要抱着练琴只是练琴,不是演绎曲子的心理,练琴时都不投入情感,还怎么能在演绎曲子的时候投入情感呢?
乐感是可以培养的吗2
一、必须多听、多看、多思考
(1)“多听”。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是依靠乐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的对比、变化有规律地组织起来,形成音乐形象,并通过器官来感受的一种艺术。人与音乐的最初接触就是听觉。所以,要引导学生通过多听音乐,在头脑中树立一个审美标准和分辨优劣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音乐时,要用心的体会,发展与建立内心听觉。并且大量的去聆听各类音乐,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反复聆听,音乐素质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产生良好的内心听觉。但在没有很好的分辩能力时,应尽量接触优秀的音乐作品。在聆听的同时,通过老师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另外,听记一些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更是有助于对音乐作品的深层次理解与掌握,它可以带来多方面的益处,起到培养乐感的目的。
(2)“多看”。是指阅读与观看。建议或指导学生多读多看音乐家传记、音乐大师访谈录、了解音乐大师是以怎样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如音乐神童—莫扎特、钢琴诗人—肖邦、歌曲之王—舒伯特等。也可以经常观摩高质量的音乐VCD。教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现场演奏作品。用各种方式来增强学生的乐感。
(3)“多思考”。就是要做有心人。平时把音乐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在有条件时不忘多听、多看、多记录自己的感受。在多听多看的过程中,如果对美的声音及音色形成了一定的内心听觉和要求,这将直接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一旦有了正确的美的概念,他们必然会去追求,并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我校有一支琵琶演出队,虽然她们演奏的技巧已较娴熟,但演奏乐曲总是不能打动人,也就是说不好听。我就注意培养她们,启发她们要多动脑做音乐的有心人,要在脑中形成美的概念。自然她们在平时的日常练习中对自己演奏有了美音的要求,避免了练习的盲目性。通过两年的培养和训练,她们的音乐素质和修养有了明显的提高。在2002年苏州市吴中区中学生乐器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所以,多动脑做音乐的有心人,提高学生的乐感,将会避免日常训练的盲目性,事半功倍,大大提高效益。
二、必须加强视唱练耳的教学。
重视视唱练耳的教学是培养乐感尤为重要的。视唱练耳包括听觉训练视唱两大部分:听觉训练通常来说应该从小抓起,但大部分学生没有条件。一般来说学前学过音乐的学生听觉能力相对较强。所以,尽早接触音乐对培养乐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听觉能力提高了才有可能促进和提高效率。听觉的提高具体来说应从音程着手,各种旋律、和弦都是由音程构成的。因而掌握音程就是掌握了视唱练耳的基本核心。而音程的训练必须从构唱、听辩着手,目的是提高和训练学生的音乐素质。视唱是视唱练耳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听觉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并不是独立的。通过科学有效的、专业化的视唱训练,能很好的促进和发展听觉的能力。因为旋律中的各类音程、各种节奏都在视唱中学习到。但要注意视唱是学生的一大难题,有的学生“五音不全”、有的学生根本没有训练过。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由浅入深的进行教学:
(1)可从节奏入手过渡到视唱。节奏相对来说比视唱要好掌握。可抓住这一特点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训练。在视唱中先掌握好节奏,再过渡到视唱,这样学生较容易掌握。(2)从唱准单音过渡到旋律。音乐教学中,学生不仅要会听,而且要会唱。唱和听缺一不可。可先唱准音阶,然后对学生进行级进、跳进的练习,使学生能从多变的音阶中更好的把握每个音的音准。其次让学生通过听辩单音,对音高、音准进行识记和巩固练习,把所听的旋律记下来进行视唱,这样听唱兼顾更好的促进了学生对音准的掌握。(3)可从律动方面着手。学生的特点是好动,遇到较难的节奏,先进行律动的训练再过渡到演唱,这样迎合了学生的特点,他们会立即感到容易并很快能贴切地表达出来。那些乐感较差的学生,大多数并不是无可救药的,正确引导他们借助于自身体态律动来表现音乐,不失为一个有效地提高音乐感觉的举措。
要唱好视唱,还必须养成从视新谱开始就把各方面做到位的好习惯。首先对自己的音准、节奏、发音都要有要求,做到精确和完美,凡是产生了错误都要立即停止重来。其次,对于所唱的旋律要有乐句的整体感,要明白旋律中的音不是孤立的,音与音之间是有联系的。总之,视唱练耳是一门较为复杂、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的课程,要很好的掌握它,必须经过不断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训练。
三、必须重视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音乐的'表现力就是要以准确的节奏、恰当的力度和速度,自然而美好、真切而饱满的感情把乐曲的艺术形象再现出来。在教学中教师根据乐曲的内容和曲调特点,在学生感受力、理解力和技术水平的范围内,适当的向学生揭示乐曲的艺术形象是十分必要的。如在欣赏法国音乐家圣桑的《动物狂欢节》这首乐曲时,教师做适当的点评学生们就兴趣大增,因为生动活泼的音乐旋律把各种不同的动物“狮子”“鸡”“大象”“鸟”等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他们感觉到非常形象,贴近生活。另外,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从中感知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可组织各种音乐培训班,在掌握了基本演奏、演唱的同时进行校内外的汇报演出,增加艺术实践的机会。通过艺术实践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针对音乐鉴赏的能力,形成由感性到理性良好外部环境的优势。去进一步实践音乐感性教育的目的,完善音乐感性教育的途径。学习不同的乐器和学习演唱不仅能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素质,而且也可以通过他们更加具体和专业化的训练来增加感性经验的储备,并随着这种感性经验的不断积累、不断提高,使得他们的感受能力更加接近艺术的实质。
不少人认为,乐感是天生的,后天很难培养。但是实践证明,乐感是完全可以经过科学的训练而获得。但勤学苦练是必须的,因为有了一定量的积累,才能产生质的飞跃。同时必须重视上述几个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并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内容的优劣、情感的健康于否、具有鉴别的本领。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以后的艺术修养具有重要意义。有了一定的修养,就可以通过长期的音乐艺术熏陶,培养高尚的情操,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绝对乐感】
指的是在听到某种声音的瞬间,就知道这种声音名称的能力。
拥有绝对音感的人,能从平时不为人注意的杂音中分辨出是何种声音。
绝对音感的能力指在没有给基准音前,听者能分辨任一音的音名及音高。这里的任一音是针对音准调律无误的音(pitch),而不包含噪音或无明确音高的声音。更甚者能分辨出一群音的个别音名及所属位置。相对音感则泛指给予一基准音,能正确分辨其他音和此基准音的音程或调性上的相对关系,换言之,重点是音和音之间的关系,而非正确听出任一音的音高和音名。不过一般没受过音乐训练,但能歌唱音准大致无误的人,也能算是浅显的相对音感,即使无法辨明音程。
相对音感的运用较为广,主要是大多数的音乐除了无调音乐或单以音色为结构主导的音乐外,都是建立于有调音乐上。而相对音感也比较容易训练,相比之下,许多具绝对音感者并没有特别受绝对音感训练,是以很多人以为绝对音感是其来自有或说天生的。但事实上并没有人是天生就有绝对音感这会事-音乐天份是自然而来,音准本身却是人为设定的结果。有些人不经意地就有,是因为从很小的时候就接触音乐,特别是要读谱的非转调乐器,如提琴、钢琴。然而绝对音感的"绝对"常让人误解,误以为是绝对,其实不然。
音乐的音高之定音,如A = 440Hz (中央C低小三度)是人为定出来的,并非自然律的。更精确地说,是每个民族于每个时代为方便或其他原因、甚至政治理由而定的。例如,西方于Mozart时代,其定音略比现在差了大约一个小二度(半音),换言之我们现在的C快要等于当时的C#。如果Mozart听到自己的曲子于现在被演奏,可以说已被转高了一个半音。至于西方定音为何越来越高,这和和提琴工艺、管弦乐的发展、歌剧院推崇飙高音等有关,有些人甚至用奇怪的宇宙论(通常是行星间的关联)、黄金分割比的论点来解释原因,并有许多论文。
中国的民乐则没有所谓真正的定音,通常是于表演前花旦吊嗓时,看当下能唱多高,胡琴乐手或伴奏乐手就定空弦的相对多高(当然在乐器能有应有效果的程度内)。历代官方则用铜铸的钟来定音,通常也称作黄钟,此名亦为一音名并有基准的意谓。但由于每一新朝代为显示当朝之新气象,往往每一代都毁掉之前一代的钟,而重新作一定音。是以并没有什么频律是一定要是什么音,重要的是相对音程是对的。以上几个论点在于,音高是被制定出来,甚且每个时代不同,是以没有人是理所当然天生就能猜到这时代用什么样的音准,而有绝对音感。
前面所言,绝对音感之"绝对"常被人误解也是在于音感并非绝对。人耳和视觉相当,有些时候看橘色会觉得有点偏红,有时觉得有点带黄,但你还是认为它基本上是"橘"色,因为在"橘的大致范围"里。音高本身亦然,一个有绝对音感的人,并不会因为听到441Hz就认为是走音的A。也有人误以为有绝对音感者听非建立于A = 440 (假设其相对音程是ok,但基音是于半音之间),会很痛苦。其实并没有这回事。于音乐中,重要的是"相对"音高,而非绝对。听者最多只是于一开始有些知觉,随后问题并不大。这样的例子也曾于Mozart的故事中提到,如有一回Mozart告知其他人,他们的弦乐器略于半音和半音之间。 Mozart并没有因略低或略高于基准音而显得痛苦。事实上于乐器中也不可能有"绝对"这回事,因我们大多数的乐器其一并不幅合自然泛音系统,而是平均律,其二是乐器本身于每一个八度也因其制作、乐器状况、故意的调律(如钢琴故意调成较宽广的高低音域)而不会有绝对的情形,但它们都是在相对上合、非走音的范围里。
有绝对音感者也不是每一个有的人都一样,之间也有能力的高低(又回到非绝对)。有些人只对自己的乐器灵敏,有些则都相当,有些人只记得自己乐器的某几音,其它则不怎么灵。这样的情形和相对音感是一样的,并非每个具有相对音感的人都是同样功力,绝对音感亦然。
当然,虽然除去绝对音感的迷思,其最奇怪的是为何绝对音感无法形成于大人,而都是不经意陪养的孩童。这点许多人做过研究,但都莫衷一是。也有人发展出教成年人学绝对音感的方法,其是听音的quality而非听"音高",有效无效则不知。就为何孩童容易陪养出绝对音感,笔者的猜想是孩童在学习音乐时并没有所谓"调" (tonal center)的概念,音高和音名本身是一个萝菠一个坑。而后学习旋律时,其重点是在于相对音程,至于用哪个调起或哪个音是哪个音名并非重点,那时也等于是相对音较重于绝对音时。是以在音本身最抽象时,最容易建立哪个音高是哪个音名的绝对概念。当然,这个理论并无法完全解释如胎教时,婴孩已听到相对的音程旋律等,是以此解释也仅止于个人意见和少数理论之一。但至少在此能清楚1)音高是被制定出来的、2)绝对音感并非天生,主要是孩童学习音乐时无形中陪养出、3)绝对音感也有一听觉上认可的范围,并非绝对无误、4)绝对音感的能力是有差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