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感应是什么意思
13个回答
展开全部
众生有善根感动之机缘,佛应之而来,谓之感应。
感属于众生,应属于佛。玄义六上曰:“经中机语缘语,并是感之异目,悉语众生。(中略)应是赴义。”三藏法数三十七曰:“感即众生,应即佛也。谓众生能以圆机感佛,佛即以妙应应之。如水不上升,月不下降,而一月普现众水。”正法华经一曰:“无数世界,广说经法,世尊所为感应如是。”大日经疏一曰:“妙感妙应,不出阿字门。”金光明文句六曰:“净土三昧经云:众生亦度佛,若无机感,佛不出世,亦不能得成三菩提。”同记曰:“今从圆说始究经意,良以自他性本不二,方有能感及有能资。”因是台宗立四机四应。众生感佛菩萨灵应之善根发动曰机,应此机而垂佛菩萨之利益曰应。是有四句:一冥机冥应。于过去善修三业,于现在未运身口,籍于往昔之善根,是为冥机。虽不现见灵应而密为法身所益,不见不闻而觉知,是为冥应。二冥机显应。于过去植善,冥机已成,得值佛闻法,于现前得利益者。佛初出世最初得度之人,现在何尝修行,诸佛照其宿机而自往度之也。三显机显应。现在之身口意,精勤不惰,能感降临。如须达长跪,佛往祇洹,月盖曲躬,圣临门阃。又如今之行人,礼忏道场,能感灵应者是也。四显机冥应。人于一世勤苦,现善浓积,而不显感,冥有其利,即显机冥益也。法华玄义六上曰:“众生根性百千,诸佛巧应无量。(中略)今略言有四:一者冥机冥应,二者冥机显应,三者显机显应,四者显机冥应。”
感属于众生,应属于佛。玄义六上曰:“经中机语缘语,并是感之异目,悉语众生。(中略)应是赴义。”三藏法数三十七曰:“感即众生,应即佛也。谓众生能以圆机感佛,佛即以妙应应之。如水不上升,月不下降,而一月普现众水。”正法华经一曰:“无数世界,广说经法,世尊所为感应如是。”大日经疏一曰:“妙感妙应,不出阿字门。”金光明文句六曰:“净土三昧经云:众生亦度佛,若无机感,佛不出世,亦不能得成三菩提。”同记曰:“今从圆说始究经意,良以自他性本不二,方有能感及有能资。”因是台宗立四机四应。众生感佛菩萨灵应之善根发动曰机,应此机而垂佛菩萨之利益曰应。是有四句:一冥机冥应。于过去善修三业,于现在未运身口,籍于往昔之善根,是为冥机。虽不现见灵应而密为法身所益,不见不闻而觉知,是为冥应。二冥机显应。于过去植善,冥机已成,得值佛闻法,于现前得利益者。佛初出世最初得度之人,现在何尝修行,诸佛照其宿机而自往度之也。三显机显应。现在之身口意,精勤不惰,能感降临。如须达长跪,佛往祇洹,月盖曲躬,圣临门阃。又如今之行人,礼忏道场,能感灵应者是也。四显机冥应。人于一世勤苦,现善浓积,而不显感,冥有其利,即显机冥益也。法华玄义六上曰:“众生根性百千,诸佛巧应无量。(中略)今略言有四:一者冥机冥应,二者冥机显应,三者显机显应,四者显机冥应。”
展开全部
感应,含义比较广泛的。比如说,解决某画有效果叫有感应,修行中与佛菩萨相应,叫感应,消业中有一些特别的梦,符合经中所言,也叫有感应。总之,一般把修行中一些境界或效果,叫作感应。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字面解释是:感受到有应答。这里的“感”是切身体验到,“应”是回应、有呼有应、有求有应的意思。
实质内涵是:心心相印,心灵互通,如母子心连心,夫妻心有灵犀,师徒心意相通。这里的关键是心与心之间要有一致性,所谓有呼有应、有教有受、父慈子孝、君仁臣直即是。净土法门,念佛仗佛力往生极乐,便是佛有怜念众生之慈,众生有念佛往生之愿,所以心与心相应,因而能够感应道交,得以成功。
实质内涵是:心心相印,心灵互通,如母子心连心,夫妻心有灵犀,师徒心意相通。这里的关键是心与心之间要有一致性,所谓有呼有应、有教有受、父慈子孝、君仁臣直即是。净土法门,念佛仗佛力往生极乐,便是佛有怜念众生之慈,众生有念佛往生之愿,所以心与心相应,因而能够感应道交,得以成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指天人合一、人神合一。《中和集》:寂然而通,无为而成,无所不成,不见而知,盖道之感应也。寂然而通,无所不通,无为而成,无所不成,不见而知,无所不知。动而感通,不足谓之通;为而后成,不足知之谓之诚,见而后知,不足谓之知,此三者与感应之道远矣。诚能为之于未有,感之于未动,见之于未萌。三者相须而进,无所感而不通,无所事而不应也。无所往而非利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你有问题动了心念叫“感”,佛菩萨用某种方法帮助你解决问题叫“应”。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