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学对日本江户时代“孝”思想的影响有哪些?
“孝”是人类社会得以繁衍延续的道德伦理范畴。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更是“孝”文化的摇篮,周边其它国家尤其是日本受到了中国“孝”文化的巨大影响,以致在江户时代日本“孝”思想在中国儒学孝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了本土化。那么中国儒学对日本江户时代“孝”思想的影响具体有哪些呢?
从江户时代日本儒学各派发展及“孝”思想本土化的过程来看,中国儒学及其经典无论是早先的《论语》《孟子孝经》,还是理学和心学中的著述,抑或是后来传入的“二十四孝”故事及各种版本的《孝经》注解,都对其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虽然在“孝”思想本土化阶段起到重要作用的是阳明学派和后期水户学派的学者,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儒学知识背景尤其是朱子学背景。因此,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及其“孝”思想正是在中国儒学之沃土上结出的独具特色的果实。
具体来说,在朱子学派“仁体孝用”的框架内,孝乃“仁之本”,孝因为在仁中占据重要地位而重要,此时的孝还只是中国孝思想的支流;在阳明学派的“至孝”中,受晚明心学的影响,孝开始具有宗教性,在与神道结合后,孝被提升到本体性和至德的重要地位,由此形成“孝体仁用”的体系,成为孝思想日本化的发端;发展到后期水户学的“忠孝合一”之时,孝之依据看似沿用了朱子学大义名分的架构,实则只是借用了儒学的外衣,几乎完全脱离了儒学道德的范畴,并在神皇体系与神道的作用下发生了异化,与忠结为了一体,此即江户时代日本型孝思想发展的最终形态。
综上所述,中国儒家思想在上述三阶段中从“被移植”“被改造”发展到“被克服”,这一演进过程恰好反证了接收方的文化创造活力。历经从“仁体孝用”到“至孝”再到“忠孝合一”的发展演变,日本的“孝”思想从中国的孝思想中独立出来,最终发展出具有神道宗教性和行动实践性的独特孝伦理和孝实践。嬗变之后的日本型孝思想在特定的时代中被改造成一种知识信仰和文化风尚后,成为了一种强有力的国家粘合剂。尽管其在倒幕维新及国家独立的历史阶段起到过一定积极作用,却也孕育了皇国中心主义与天皇家长制的国家意识,并成为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的思想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