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一个卫星是什么时候发射的

 我来答
qq939441056
2019-10-10 · TA获得超过2.3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3万
展开全部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地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了太空。

“东方红一号”的诞生:

  1. 1965年10月20日至11月30日,北京友谊宾馆见证了中国航天史上一场著名的头脑风暴,这就是“651”会议。这场会议上长达42天,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内容之多,可以说是史无前例。

  2. 在这次会议上,各个领域的专家们讨论了包括:卫星的重量、卫星的尺寸、轨道的高度、轨道的倾角等等,与新中国首枚卫星有关的细节。就是在这次会议上,专家们讨论决定将这枚卫星做成72面体的球形。

  3. 这就是“东方红一号”研制完成后的样子,其实在会议上,有人曾提出要做成五星红旗上星星的形状,这样更显得意义非给,可为什么最后要做成72面的球体呢?

  4. 因为72面的球体在旋转过程中,每一个面都可以反光,容易贴太阳电池片。从测控、还有观测等等科研角度来说,72面的球体都更合适。但是在当时的中国,不仅科研基础弱,连基本的物料都很缺乏,而“东方红一号”的成功研制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5. 当时“东方红一号”的生产车间条件简陋,外国同行来工厂参观,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卫星的零件都是精密部件,特别是卫星中间的结构框,是支持卫星结构的最重要的部件,人们叫它腰带框,工艺要求极其严格,但是厂房连净化设备都没有。

  6. 硬件条件差,大家的责任心和创造力却空前高涨。为了加工这个“腰带框” 技术人员和工人在一起,想了很多办法,边干边摸索。当时,卫星总装车间工人之间,有这样一句话深深的烙在每个人心里。那就是“要做到每拧一个螺丝钉,每焊一个焊线,都要让毛主席放心。”

  7. 在卫星总装车间工人的共同努力下,“东方红一号”的零件设备终于完成了。然而,由于在太空中,所有设备都脱离大气层的保护,没有空气、没有动力,甚至还充斥着危险的太空辐射。为了保证卫星上天后正常工作,所有上星设备都必须要在地面,做各种外太空环境的模拟实验,这样才能确保上天后正常工作。振动试验、离心力实验、低温试验,一样都不能少。当时用来模拟太空真空环境的测试设备叫真空罐,测试一开始就不能间断,一次测试十天八天的不能离开,科研人员就直接抱着被子,裹着大衣日夜的守在真空罐,一刻不敢懈怠。

  8. 除了要把卫星造好送上天以外,还要兼顾卫星与地面的联系,这就需要靠精密的计算算出卫星的轨道,然后在地面建立测量站。当年,计算机没有现在这么普遍,最先进的就是图上的飞鱼牌手摇计算机。由于算盘的计算速度有限,年轻的工作人员只能一天三班倒,每天在计算机室里哗哗哗的算,有时候任务急,手摇计算机不够算,连算盘都用上了,那时候光是算出一条轨道都得花上一年的时间。

    正是用这种笨办法和土办法,“东方红一号的”测控网才陆续的建立起来。

  9. 立在发射台上的“东方红一号”和“长征一号”组合体

    1969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在研制了12年以后,终于以端正庄严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1970年4月24日这一天,“东方红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后,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

高骏(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0-04-29 广告
3颗,嫦娥一号、二号、三号。 2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高骏(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aqtree
2020-07-06 · TA获得超过472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3万
展开全部
1970年4月24日,bai“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地du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zhi一号”送入了太空。dao

“东方红一号”的诞生:

1965年10月20日至11月30日,北京友谊宾馆见证了中国航天史上一场著名的头脑风暴,这就是“651”会议。这场会议上长达42天,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内容之多,可以说是史无前例。

在这次会议上,各个领域的专家们讨论了包括:卫星的重量、卫星的尺寸、轨道的高度、轨道的倾角等等,与新中国首枚卫星有关的细节。就是在这次会议上,专家们讨论决定将这枚卫星做成72面体的球形。

这就是“东方红一号”研制完成后的样子,其实在会议上,有人曾提出要做成五星红旗上星星的形状,这样更显得意义非给,可为什么最后要做成72面的球体呢?

因为72面的球体在旋转过程中,每一个面都可以反光,容易贴太阳电池片。从测控、还有观测等等科研角度来说,72面的球体都更合适。但是在当时的中国,不仅科研基础弱,连基本的物料都很缺乏,而“东方红一号”的成功研制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当时“东方红一号”的生产车间条件简陋,外国同行来工厂参观,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卫星的零件都是精密部件,特别是卫星中间的结构框,是支持卫星结构的最重要的部件,人们叫它腰带框,工艺要求极其严格,但是厂房连净化设备都没有。

硬件条件差,大家的责任心和创造力却空前高涨。为了加工这个“腰带框” 技术人员和工人在一起,想了很多办法,边干边摸索。当时,卫星总装车间工人之间,有这样一句话深深的烙在每个人心里。那就是“要做到每拧一个螺丝钉,每焊一个焊线,都要让毛主席放心。”

在卫星总装车间工人的共同努力下,“东方红一号”的零件设备终于完成了。然而,由于在太空中,所有设备都脱离大气层的保护,没有空气、没有动力,甚至还充斥着危险的太空辐射。为了保证卫星上天后正常工作,所有上星设备都必须要在地面,做各种外太空环境的模拟实验,这样才能确保上天后正常工作。振动试验、离心力实验、低温试验,一样都不能少。当时用来模拟太空真空环境的测试设备叫真空罐,测试一开始就不能间断,一次测试十天八天的不能离开,科研人员就直接抱着被子,裹着大衣日夜的守在真空罐,一刻不敢懈怠。

除了要把卫星造好送上天以外,还要兼顾卫星与地面的联系,这就需要靠精密的计算算出卫星的轨道,然后在地面建立测量站。当年,计算机没有现在这么普遍,最先进的就是图上的飞鱼牌手摇计算机。由于算盘的计算速度有限,年轻的工作人员只能一天三班倒,每天在计算机室里哗哗哗的算,有时候任务急,手摇计算机不够算,连算盘都用上了,那时候光是算出一条轨道都得花上一年的时间。

正是用这种笨办法和土办法,“东方红一号的”测控网才陆续的建立起来。

立在发射台上的“东方红一号”和“长征一号”组合体

1969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在研制了12年以后,终于以端正庄严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1970年4月24日这一天,“东方红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后,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沐浴的黎明
撸铁爱好者

2016-03-07 · 管理身体,健康生活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7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693万
展开全部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地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了太空。此时,比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时间晚了将近13年,比加加林上天的日子晚了9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wfchenjin
2016-03-08 · TA获得超过3.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380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2087万
展开全部
1965年10月20日至11月30日,科学院受国防科委委托,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总体方案论证会,历时42天。会上,钱骥报告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总体方案。与会的军、民包括海、陆、空方面的120多位专家,对发射人造卫星的目的、任务进行了反复论证。

在这个代号为“651”的会议上确定: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为科学探测性质的试验卫星,其任务是为发展中国的对地观测、通信广播、气象等各种应用卫星取得基本经验和设计数据;发射时间定在1970年;成功的标志是“上得去、听得清、看得见。”

虽然中国卫星工程起步较晚,但专家们都认为中国的起点要高,第一颗卫星在重量、技术上要做到比美、苏第一颗卫星先进。苏联第一个卫星重量83.6公斤,美国的第一颗卫星只有8.2公斤。会议最后确定中国第一颗卫星为100公斤左右(实际上,最后上天时是173公斤)。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兴州出0D
高粉答主

2020-11-19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1万
采纳率:8%
帮助的人:6359万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