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人解答!!

在中国哲学史上,许多哲学家都对认识(知识)的来源进行了探讨。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材料1“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在中国哲学史上,许多哲学家都对认识(知识)的来源进行了探讨。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摘自孔子《季氏》
材料2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摘自孟子《尽心上》
材料3 “实者,圣贤不能性(生)知,须任耳目以定情实。其任耳目也可知之事,思之辄决;不可知之事,待问乃解。天下之事,世间之物,可思而知,愚夫能开精;不可思而知,上圣不能省。” ——摘自王充《实知》
材料4 “人为已有知,由耳目有受也;人之有受,由内外之合也,”“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 ——摘自张载《大心》
材料5 “宇宙间的道理,都是先有事实,然后才发生言论,并不是先有言论,然后才发生事实”,“夫维新变法,国之大事也,多有不能前知者,必待行之成之而后乃能知之也”。
——摘自孙中山的《孙中山选集》上卷
请回答:
(1)材料1认为知识的来源是什么?
(2)材料2与材料1的共同点是什么?
(3)材料3、材料4、材料5的共同点是什么?
(4)材料3、材料4、材料5与材料2有何区别?
展开
 我来答
青栀巴蜀
2012-12-07 · TA获得超过49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39
采纳率:75%
帮助的人:146万
展开全部
材料一: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材料二:人有不学过但能做的,是人的本能;有不经考虑但知道的,是人的良知。
翻译可以看出,(1)知识的来源于自己本身。(生来就知道——本身问题,学习后知道——还是本身问题,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也是本身问题,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还是本身问题。)
(2)共同点是本身自己的问题。
(3)共同点就是是先有本质才有言论(知识)。
(4)最大的区别就是本能附有和后天认知的区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ww71217
2012-12-07 · TA获得超过5083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5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014万
展开全部
本公司愿你的新年快龙,还过龙年:
1。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没有显示,请更换显示器。成功率:20%
2。散热器的问题。您可以拆卸主机,加上小风扇,清理灰尘。注意:不要使用吸尘器清理或用大风扇。 (超过2个工作,请关闭电源后)
计算机网络完整的答案,解决问题,我祝你新年快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老气安卓
2020-01-02 · TA获得超过395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196
采纳率:25%
帮助的人:186万
展开全部
没必要打开,如果你非要冒风险打开的话,那就映射前两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