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弄明白这部影片的“游戏规则”。
《盗梦空间》开篇的2分钟镜头:柯布在海边苏醒,远处有两个孩子在玩耍,一个士兵过来把他带进一个满脸皱纹老男人的大殿,有了一系列对话——其实这部分只是颠倒蒙太奇,起吸引观众注意力的作用, 把精彩的画面震撼人心的情节放在最开篇,在片尾有随之照应的情节来呼应。
直接从第二段小故事来看就能明白这部电影的游戏规则——盗梦。柯布和斋藤在一艘大轮船上,柯布想盗取斋藤思想中的秘密文件,但是却被柯布的潜意识,他去世的妻子Mal出卖,行动失败。斋藤醒后又看出来地毯材质不同,所以发现这是梦中梦,柯布行动失败。
这些造梦师可以进入他人的梦里,偷一些商业机密,或者种植某种思维。而斋藤的能源公司,快被费舍老爸的公司挤垮了,所以斋藤想聘用柯布来帮他。
扩展资料:
幕后花絮
本片的拍摄计划诞生于《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的拍摄期间,克里斯托弗·诺兰曾经考虑再度和亲密无间的搭档克里斯蒂安·贝尔合作,但克里斯蒂安·贝尔因为要拍摄《终结者2018》,以及之后克里斯蒂安·贝尔有自己其他的拍摄计划。
所以他建议克里斯托弗·诺兰寻找其他他中意的演员来担任男主角。这时候克里斯托弗·诺兰想起另一位自己很喜欢但一直未曾正式合作的演员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只知道本片是由克里斯托弗·诺兰写剧本和导演时,他就确定出演本片,甚至那时候他都不知道本片题材究竟是什么样子。
Inception就好象是玄幻小说,你必须接受它里面的无数天马行空的设定;但是它是最好的玄幻小说,因为在它的设定下情节无懈可击。所以首先要解释片中提到的所有设定:
1. 首先,片中一共有六层世界。如果我们把片子中小组计划的现实世界作为参照物的话,按照做梦依次向上分别是:现实世界,第一层梦境,第二层梦境,第三层梦境,第四层梦境,limbo(迷失域)。
2. 正常人活动在现实世界,做梦的时候在第一层梦境。如果要进入第二层梦境,也就是梦里的梦,必须要服用一般性药物。在服用一般性药物的情况下,要从梦中醒来(不管是第一层还是第二层)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所谓的‘kick’,也就是重力下坠的冲击。第二种就是被杀死。当然,等药物效果过期也是一种不是办法的办法。
3. 如果要进入第三层梦境,也就是梦里的梦里的梦,一般性药物就无效了,必须要加强型药物。但是加强型药物的副作用是如果在梦里被杀死不能醒来,而会进入Limbo(后面解释什么是limbo),所以只能用 Kick的方式来苏醒。
4. 所谓的Synchronize a kick (协同刺激),也就是说要在各层同时刺激才能把梦中人唤醒。比如说对于在第四层梦境活动的人需要在第一至四层同时Kick(刺激)才能使其在第一层苏醒;如果只在第三和第四层Kick(刺激)则其会在第三层苏醒;而如果中间有某层没有同时Kick(刺激),比如只在第一,第二和第四层Kick(刺激)或者只在第一和第二层Kick(刺激),则活动在第四层的梦中人不会苏醒,这也就是所谓的Miss a kick (错过刺激)。所以当片中小组计划侵入深层梦境的时候,每一层必须留人醒着负责Kick(刺激),而且用音乐的结束来协调同时Kick(刺激)的时刻。
5. 层与层之间的时间以大约二十倍的数量延缓。在台词中给出的约数是现实世界十小时的航班,在第一层梦境是大约一个星期,在第二层梦境是大约六个月,而在第三层梦境是大约十年。
6. Inception的片名,直译是开启,在电影里面是一个盗梦术语,不是指在梦中偷窃情报,而是指把某种想法植入目标人物使得他觉得这想法是自己本来就有的。而Inception必须至少要在第三层完成。这是有原因的,我们可以在片中目标人物的梦中看到,第一层梦境很浅,意识很多,是整个城市,第二层是一个酒店,到了第三层只有白茫茫大雪里的一个堡垒。在意识越少的梦境里面植入效果越强。
7. 每个梦都有一个梦主(Dreamer),他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梦境。梦境中的场景可以由专门的设计师设计然后告诉梦主的,所以设计师不一定是梦主。理论上来说进入这个梦境的人都会带来自己的一些意识投影,但是除了目标人物之外其他人都知道自己在做梦所以意志不会被迷惑。而设计师设计的梦境不能太离谱有不现实的场景,否则目标人物就会意识到自己在做梦,他的投影会对侵入到他梦境的其他人发动进攻。当然,如果目标人物的投影是经过特殊防盗梦训练的话,即使梦境场景很真实侵入者也会被投影围攻。
8. 迷失域(Limbo)不是一个梦境,也不因人而异。只有在服用加强型药物而且又在梦境中死去时才能进入。Limbo里面时间无穷尽。而且这个世界里只有之前到过这里的人留下的一些场景碎片,在日本人去之前只有leo夫妇到过,所以开头结尾日本人的迷失域里的房子和之前leo对他进行盗梦时给他造的一样。进到迷失域里面如果死亡会回到现实,但是问题是在迷失域记忆会丧失记不得这种方法,所以进入迷失域是不得已的选择。
9. 梦可以嫁接。也就是说A,B进入C的第一层梦境(这一层的梦主为C)之后B可以带A进入B的第二层梦境(这一层的梦主为B)。
电影随着Cobb(Leo演的)和Saito(斋藤)在梦境中开始,他戴着一个戒指。倒退回最开始时,他正努力说服Saito让他进入他的意识去保护他,这发生在2层深的梦中。他戴着一个婚戒。事情黄了然后我们在公寓中醒来,现实中有一群暴民正沿着街道行进。他们威胁Saito相信这是现实。在这个全部场景中,Cobb戴着一个婚戒。在列车中醒来,没有婚戒。在饭店房间打电话给孩子时,没有婚戒。在屋顶和Saito说话时,没有婚戒。法国,建筑大学,没有婚戒。在Ariadne的第一个被分享的梦中的咖啡店里,Cobb戴着他的婚戒,她吓坏了。他们在工作间里醒来,没有婚戒。他们回到梦中,Ariadne发现梦中世界的物理学时,Cobb再次戴着他的戒指。
所以最后,《盗梦空间》。我们在飞机上,我们清楚看到没有戴戒指。第一层,戴着,第二层,戴着,第三层,戴着,梦境中他一直戴着婚戒。在他看到已是老头样的Saito之后,会谈继续经过我们在一开始看到的,在那时他仍然一直戴着婚戒。然后,当Saito去够枪,我们就在飞机上了。在那里,他一直没有带婚戒。
这里就是关键。当他穿过过航站楼,没有戒指,当他的岳父欢迎他时,没有戒指,当他到家和旋转他的图腾时,没有戒指。 在他的梦中他仍然和Mal结婚,她可以仍旧存活在梦中。在现实里,他知道她已经死了,没有戴婚戒表示他已经不再结婚。一个简单而容易忽视的方式去推测哪段是真实的。
当Cobb在Mal身上用了inception时,它在继续着没有停。在酒店那Saito失败的任务后,它停下来了。一个有趣的发现:每个陀螺无休止旋转的场景里他总是戴着婚戒。在它倒下的场景里,他就没戴。
现在说说那个唤醒的场景。看到那帮傻货很像一场梦是吧?不见得。他在飞机上意外地醒来,但是每个人都在微笑。他们从镇静剂中醒来,但是Cobb和Saito还深处梦境。当他们回来时,所有人都很开心看到他做到了,Saito看起来震惊地接受这个突然回到现实的事实。他们一起拿箱子,过了海关,等等。每个人看对方露齿而笑因为他们知道inception成功了,Cobb最终回家了。若不是如梦一般,这真似梦成真。在他和Saito够枪之后在他家的场景以及他回家的路上等等的场景,我想它是一个梦。不,他醒来时的确回到了那个他睡去去展开inception的地方。你永远不知道你怎么去你梦中世界的,对吧?然后他怎么知道他在一架飞机上,而且成功地在那个坐在他前面的Robert Fischer身上完成了inception?
《盗梦空间》是著名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重要作品。如果说每个演员都在充分扮演一个角色的话,这样的判断也同样适用于导演。诺兰被影迷誉为未来的电影大师,对他充满期待,并且喊出了“诺兰出品,必属佳片”的口号。
那么诺兰的风格各是什么呢,又怎么体现在《盗梦空间》这部电影里呢?
简单说,诺兰最乐于的就是采用非线性叙事的手法,而且他的非线性叙事与昆汀的分段打乱不同,诺兰最喜欢的就是编麻花似的非线性叙事,也就是将事件的前因后果,多条线索多个人物交叉混杂在一起。在外在上貌似混为一团,在观众绕在里面之后,采用一些迷幻手段,让人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幻,一觉醒来觉得高妙无比,也让影迷有了多重解读的空间。
如果这样说还不够具体的话,可以给大家一个钥匙,就是诺兰的处女作长片《追随》,以及成名作《记忆碎片》。这两部电影可以说展现了非常典型的诺兰风格。
《追随》的手法是连环套,明明就那么几个人物,几件小事,却剪辑摆布的错综复杂,让观众不知道起点在哪里,重点在哪里,线性扭曲成毛线团,故事看完了慢慢解扣。而《记忆碎片》更夸张,由于主人公头部受创,只有短暂记忆,所以他的痛苦也在折磨着观众。诺兰将真实和虚幻交叉混剪在一起,只给你片面的信息,观众也像主人公一样时时在判断,像在走迷宫一样。诺兰更在电影的处理上采用了黑白和彩色影像的结合,给出了走出迷宫的线路,实在是非常高妙。
有了这两把钥匙,可以说作为商业大片的《盗梦空间》的欣赏来说,简直是太容易不过了。《盗梦空间》采用的套圈的方式,简单明了,一层梦境套着另一层梦境,时空之间又存在着关联,这些规则在片子的前半部分已经解释的非常清楚,这也是诺兰为了便于观众理解相当于把规则明着说了,后面的手法基本上就是炫想象力。
最后,诺兰还是用一层亦真亦幻可以多重解读的面纱罩在整体故事上,让观众觉得意味隽永,难以描摹。
《盗梦空间》最烧脑的地方在于它的几个设定,如果弄明白了下面这两个主要的设定,想要看懂电影就会容易很多
1、世界观的设定
《盗梦空间》的故事发生在不远的将来,人类发现了可以让人自由进入梦境的方法,在梦境中,只要是能想象的出的东西,都能具现化为实物。
而梦境也不止一层,当造梦师进入梦境之后,还可以在梦境中再次睡去,进入第二层梦境,按同样的方法可以进入第三层、第四层,最后到危险的第五层——迷失域
在梦境中时间的流速跟现实中也有不同,而且每一层的时间流速都有不同,第一层的时间跟现实的时间流速大概是:现实5分钟,第一层梦境1个小时
而第二层的时间流速差异就更大:现实1小时,第二层梦境大概1个周
第三层、第四层的时间就会更久,而在迷失域中的时间流速更是称得上“黄粱一梦”,在现实中的一小时,在迷失域中可能已经度过了一生
2、故事背景的设定
电影的主线并不复杂:
莱昂纳多饰演的男主及其团队,受日本人的雇佣给公司竞争对手的继承人“造梦”,使其产生放弃继承公司的想法,最后在一番惊险刺激的“脑洞大战”中,主角及其团队成功植入想法
除了这条主线外,还有一条关于主角与他妻子的暗线,曾经主角跟他的妻子都是很优秀的造梦师(也即筑梦师),但两人不小心沉沦在了迷失域中,主角为了让妻子认清现实就给她【植入】了一个想法,却没想到这个想法让妻子分不清现实跟梦境,最后当着他的面自杀身亡。
主、暗两条线同时进行,早就死去的主角妻子一次次出现在主角的梦中进行破坏,到最后再把真相全部展开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产生一种“哦~原来是这样”恍然大悟的感觉
其实看电影的时候只要弄明白上上面所述的两个大的设定,其他的诸如时间流速、梦境层数这样的小设定自然能轻松get,看懂这部诺兰大神的电影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额,怎么才能看懂,那多看几遍?看看网评分析揭秘,然后……再多看几遍?
确实这部剧挺烧脑,第一遍看完可能觉得,嗯,这是一部烧脑科幻剧,然后很多地方不理解看不懂,但是这个时候看看网友们的讨论,回过头来再看一遍的时候,应该能发现很多没注意到的地方,解答不少疑惑。
可能有些隐喻的细节比较迷惑人,所以我觉得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再关注一下:
一、转动陀螺表示在梦境中,不转表示在现实
二、每个盗梦者都要有一个自己的图腾,用来分辨现实跟梦境,小李子的图腾是他的戒指,凡是进入梦境中的小李子,手上全都戴着戒指;而回到现实中的他,手上是没有戒指的
三、孩子的背影表示在梦境中,影片中凡是在梦境中出现的孩子,都是背影,一共出现了11次孩子的背影。只有在电影结尾最后的这一次中,孩子回头了,由此判断应该是回到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