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的戏剧有什么特性?
戏剧在印度也存在了很长时间,非常古老。祭礼与节庆的盛典、宗教性的游行、古帆圆差老的舞蹈、史诗的诵唱,这些综合因素造就了印度戏剧,并且赋予它一种宗教的特性。
最早的戏剧面具,距今有5000多年。不过,在阿育王之前古印度还没有戏剧的确切实据,但在孔雀王朝之后的贵霜王朝,戏剧已有重大成就。当时国王迦腻色迦的朋友、佛教宗师和诗人马鸣就是有名的剧作家。目前流传至今的古戏中就有他三个剧本保留下来,其中的九幕剧《舍利佛传》说的是释迦牟尼的两个大态皮弟子舍利佛和目键连改信佛教的故事。文学史家们认为,该剧本说明古代印度戏剧此时已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大约在公元2至3世纪,相传是首陀罗迦的作品《小泥车》,则是代表古印度戏剧成熟的不朽之作,此剧以通俗剧与幽默的完美结合,夹杂着极具诗意的热情。
丰富的戏剧实践使印度出现了戏剧理论。公元2世纪婆罗多牟尼著的《舞论》,不仅全面论述了戏剧,也兼及舞蹈和音乐。它对剧本、导演、表演、台词、角色、服饰、化妆、音乐、舞蹈、剧场等问题都有精湛恰当的论述。它把文学作品中的情调列为艳情、恐怖等8种,认为情调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灵魂。这是印度第一部重要的戏剧理论著作。
古代印度人对音乐、歌舞的痴迷、表现于他们不仅将其当作生活的必需,而且加以神化,以寄托自己腔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喜剧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