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之争时,韩信明明可以拥兵自立,为何最后却放弃了?
笔者初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时,也认为韩信最后身败名裂是因为当初没有听从蒯通的建议,但待笔者将刘邦集团夺取政权的始末弄清楚,自己开始怀疑当初的判断,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没那么简
单。
之后,笔者遍检《史记》与《汉书》中所有相关史料,在很大程度上推翻了当初的判断。私以
为韩信当时应该是做不到背汉自立,与刘项三分天下的。下面,笔者将从多个方面综合分析蒯通的谋划不具有可行性的原因。
许多人认同蒯通的建议,主要是受了所谓张良、陈平“开导”刘邦立韩信为齐王一事的影响,认为刘邦当时根本无力控制韩信,这种印象又随着黥布列传中薛公论及黥布造反的分析得到加强(薛公曰:“前年杀彭越,往年杀韩信,三人皆同功一体之人也。自疑祸及身,故反耳。” )。
进一步地,读者又为蒯通分析政治之利害之精辟所折服,更是认定了韩信彼时有拥兵自立的条件。但是许多人都忽视了两个关键问题。第一便是蒯通的“辩士”身份。《汉书·蒯通列传》记曰: 天下既定,后信以罪废为淮阴侯,谋反被诛,临死叹曰:“悔不用蒯通之言,死于女子之手!”高帝曰:“是
齐辩士蒯通。”乃诏齐召蒯通。 我们知道秦朝末年到西汉前期,游士周游四方以求见用现象并不鲜见,这种现象明显是战国时期士人游说诸侯以求富贵传统的延续。蒯通作为一个辩士,其所作所为与战国纵横家苏秦、张仪之流实际上别无二致。
而此类人物(辩士、游士、纵横家)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欢夸大其词,耸人听闻,因为非如此不足以打动人主。所以他们的话往往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不可轻信。其二便是韩信与彭越、黥布并非是所谓“同功一体”的同类人。韩信虽然军事才能出众,但他是独身加入刘邦集团的,其权力来源于领袖刘邦的授予,因而对刘邦具有依附性;而彭越、英布二人虽然加入刘邦集团,共同对抗项羽,但各自都拥有自己的部曲,对刘邦集团兼具游离性和依附性,且以游离性为主。
要言之,彼时的韩信确有政治野心,然而他并不具备与刘项三分天下的条件,其指挥军队的权威来自于刘邦,人事任免权实际上操于刘邦之手。首先,刘邦对他多有防范,疑忌很深,一方面不断削夺其麾下的精兵;另一方面有严密的人事布局(高层与中层),牢固掌控军队,使他处处受到掣肘,尤其是在汉军破齐后。其次,不同于拥有独立武装势力的彭越、英布,韩信是独身加入刘邦集团的,兼之他并不在丰沛元从集团之内,故而在军中并没有根基,也受到该集团的排斥。另外,韩信如果割据齐地自立必将遭受张耳、彭越的制约。
首先,韩信感谢刘邦。正如他自己曾经说过的:“汉王遇我甚厚,……吾岂可以乡利倍乎!”但另一方面,因为他太相信自己对刘邦的感情,直到他被剥夺了军事权力,韩信才意识到刘邦本不是一个好人。
第二,韩信虽然有极高的军事才能,但在政治上却一无所知。这可以在很多事情上看到。楚王降韩信为淮阴后,将军们崇拜他。他直接说他羞于与关江交往。这句话不仅冒犯了在场的所有将军,也让刘邦感到不快。因此,韩信适合带兵作战,但缺乏优秀政治家应有的素质。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韩信没有自己的政治野心,更不用说成为皇帝的计划了。他掌权后,相信刘邦不会虐待他,更不用说杀了他了。做一个强大的臣子比冒险自力更生要好。只有在他被剥夺军事权力后,他才意识到在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成就和感情同样毫无价值。然而,他可能没有想到,尽管他的请求很低,刘邦的怀疑还是无法消除,最终他被杀了。
提到韩信这个名字,我相信每个人都不禁为他惋惜。他的生活充满了起伏。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当他年轻的时候,他经常被欺负,不得不忍受别人腿的羞辱。好不容易取得成功,当了将军,战功卓著,成为汉初的三大杰出英雄,但最后以起义军的罪名被吕后杀死在长乐宫。当然,这种欲望很容易就能把狗打成肉酱。人们普遍认为高盖勋爵是他死亡的真正原因。
起初,楚汉之争达到白热化阶段。三个国王本可以一起接管世界,但韩信拒绝了。所谓的“三王”,除了西楚的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之外,其余都是齐王韩信,一代战神。刘邦之所以能够打败项羽,赢得楚汉战争,建立汉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与韩信的强大联盟。换句话说,韩信的立场决定了楚汉战争的方向。如果韩信没有选择刘邦,不清楚谁会杀了那只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