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为何不支持光绪变法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李鸿章没有不支持光绪变法,确切地说,李鸿章是开明的,支持变法的。但当时的李鸿章并不在一线,因为甲午大败以后,李鸿章受到了弹劾和处罚,降了职后先是出去游历访问,后来又调两广总督,不在京。而光绪也不可能任用李鸿章来变法。我觉得光绪和李鸿章的关系是微妙的。正面冲突应该没有,毕竟李是高素质高段位的大员,不是载漪刚毅之流,也不是荣禄奕劻那种明确站队的“后党”。但是他能爬那么高,明摆的,还是慈禧的人。单凭这一点,光绪就有本能的隔阂。而李鸿章,他没有理由不忠于慈禧,而去支持一个弱势的皇帝,这是人之常情。甲午战争时,光绪主战,李主和,光绪的旨意,李鸿章经常没响应。一来二去,矛盾不可能没有。后来战败后,李鸿章被降职处罚,虽然是朝廷一致商量的,但肯定有光绪的意思在里面,因为光绪那段时间在执政。而且李鸿章和翁同龢关系也不好,翁同龢跟光绪一个阵营。所以李鸿章和光绪,谈不上情义,面上君臣而已。变法失败的原因很多,但光绪的权利不够,显然是最主要的,几乎寸步难行,因为一个真正的实力派大员帮他,只有一个翁同龢咖位高点,但变法一开始就被开缺回籍。慈禧要斩断光绪所有左膀右臂,孤立无援。光绪想变法图强救国没有错,甚至于,他想夺权也没有错,因为他本来就是皇帝,想把权拿回来,天经地义。他的错在于,没有正确评估事情的凶险,没有正视自己的权利太小,没有那么大的肩膀就不能挑那么重的担子。如果他能拉几个李鸿章张之洞这样的实力派主持,变法即使不能全成功,但也肯定能推动一些,至少不会被慈禧轻易镇压。但光绪一方面没有这种宏才大略,一方面也没有实力拉动这些封疆大吏,原因还是没权,二品以上都是慈禧任命的呀。李鸿章对光绪算不上好,没有尽力帮过光绪,这是事实,但也怪不了他,有因有果。
展开全部
实际上据考证,当时以李鸿章张之洞为首的实权地方大员在洋务运动的地方实践中已经深感体制的弊病.他们是支持变法图强的大方向的.
比如.在康有为仍在办报纸,建立强学会的时期.李鸿章就已经通过捐款等方式进行了支持.就可见他们的用心.
但是.可能因为康有为是公车上书,打倒李鸿章的旗手.所以康有为一直把李鸿章划分到需要打倒的旧势力里.反而地方督抚对变法势力一直却很友善。在维新初期。光绪发出的新法令在北京举步维艰,在地方上却执行得是比较得力的。只可惜,因为维新派缺乏执政经验,后期推出的法令越来越离谱,地方督抚才开始不再热衷执行的。
维新派没有团结这批当时最具实力而又本身支持维新的督抚,是维新派的书生意气和政治上的不成熟造成的。也是百日维新不能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而在维新失败后.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却反而扛起了变革图强的旗帜.巧妙地另立名目,继续推动变法.所以在后来"新政","预备立宪"中的法令.几乎大部分都复制于百日维新.可惜一切为时已晚.这是后话了
比如.在康有为仍在办报纸,建立强学会的时期.李鸿章就已经通过捐款等方式进行了支持.就可见他们的用心.
但是.可能因为康有为是公车上书,打倒李鸿章的旗手.所以康有为一直把李鸿章划分到需要打倒的旧势力里.反而地方督抚对变法势力一直却很友善。在维新初期。光绪发出的新法令在北京举步维艰,在地方上却执行得是比较得力的。只可惜,因为维新派缺乏执政经验,后期推出的法令越来越离谱,地方督抚才开始不再热衷执行的。
维新派没有团结这批当时最具实力而又本身支持维新的督抚,是维新派的书生意气和政治上的不成熟造成的。也是百日维新不能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而在维新失败后.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却反而扛起了变革图强的旗帜.巧妙地另立名目,继续推动变法.所以在后来"新政","预备立宪"中的法令.几乎大部分都复制于百日维新.可惜一切为时已晚.这是后话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光绪变法因为 变法的人 前期准备不够,想法有些简单,没有基础。
李鸿章历经几十年官场,看问题是 看的很透彻,所以 他不会 那么 草率的支持 光绪变法。
李鸿章历经几十年官场,看问题是 看的很透彻,所以 他不会 那么 草率的支持 光绪变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