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救命啊

练习题3一、填空题1、_______是中国史学的奠基时期。_______是我国史学的确立时期。_______是我国古代史学的繁荣时期。_______是我国史学的嬗变时期。... 练习题3
一、填空题
1、_______是中国史学的奠基时期。_______是我国史学的确立时期。
_______是我国古代史学的繁荣时期。_______是我国史学的嬗变时期。
2、_______和_______中的一些作品,便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
3、《史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代著名史学家_______所著的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
5、唐人杜佑所著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记述历代______________沿革变迁的通史著作。
6、五代宋元时期民族史得到了大发展,这一时期写成的民族史著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黄宗羲的-----------------、----------------开我国学术专史之先河。
8、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了先秦编年体史书的最高水平。
9、先秦散文早期多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
10、《史记》的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唐代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胜利,是我国散文发展的转折点。
12、李白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3、宋初的“北宋四大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中国小说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以后,到明代,在艺术上已日趋成熟。
15、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的关系,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中心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春秋》 B.〈史记〉 C.〈左传〉 D.〈汉书〉
2、〈汉书〉是我国第一本( )史书。
A.纪传体 B.断代史 C.通史 D.官修
3、( )是记述学术源流的史书体裁,接近于今天的学术思想史。
A.学案体 B.史评体 C.政书 D.纪传体
4、( )是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的最好继承者。
A.苏轼 B.王安石 C.欧阳修 D.梅尧臣
5、( )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
A.李白 B.曹操 C.白居易 D.屈原
6、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除柳永、秦观、周邦彦外,还有( )。
A。李清照 B。苏轼 C。辛弃疾 D。晏殊
7、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  )。
A。〈左传〉 B。〈楚辞〉 C。〈诗经〉 D。〈史记〉
三、名词解释
1、编年体:
2、通典:
3.楚辞:
4、“诗界革命”
5、司马迁
四、简答题
1、简述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特点。
2、纪传体史书有何特点?
3、列举明清小说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4、简述中国建筑艺术的特点。
五、论述题
1、传统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何重要地位?
2、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精神包括哪些内容?
展开
 我来答
wolf0049
2012-12-03 · TA获得超过1.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7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831万
展开全部
这本书是系列教材的大学之一

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原因和背景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儒家思想和儒家经典,主要思想?中国文化

[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帛颖4Q
2012-12-04 · TA获得超过303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3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33万
展开全部
【原文】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2〕。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3〕。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4〕。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5〕。鲍叔遂进管仲〔6〕。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注释】 〔1〕 管仲(?—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谥敬,也叫管敬仲。 颍(yǐng)上,今安徽颍上县南。颍是水名,颍上是地名。
  〔2〕 鲍叔牙,也叫鲍叔,齐国大夫。 贤,有杰出才能。
  〔3〕 不以为言,不以此为话柄,不因为这个而说坏话。
  〔4〕 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姓姜,名小白,齐襄公之弟。 公子纠,齐襄公之弟。
  〔5〕 襄公无道,鲍叔奉小白奔莒,管仲、召忽二人奉纠奔鲁。襄公死后,小白抢先回齐,取得政权,称齐桓公,并使鲁国杀死企图争位的公子纠,把管、召二人押送回齐。召忽自杀,管仲请坐囚车回到齐国。 焉,兼词,代齐,又表句末语气。
  〔6〕 进,推荐,保举。
  【译文】 管仲,名叫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时常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很有才干。那时管仲家境贫寒,(分财利时)他时常欺负鲍叔牙,而鲍叔却始终好好地对待他,并不因此而说他的坏话。后来,鲍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立为桓公以后,公子纠死了,管仲被囚车送到齐国。鲍叔牙就向桓公举荐管仲。管仲被重用之后,在齐国执政,桓公以此成就霸业,多次会合诸侯,一举匡正天下,都是管仲的计谋。
  【原文】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1〕;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3〕;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4〕;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5〕。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6〕。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7〕。
  【注释】 〔1〕 贾(gǔ),坐地经商。
  〔2〕 谋事,谋划事情。 穷困,窘迫,困窘。
  〔3〕 仕,做官。 见逐于君,被国君免职逐退。 不肖,没有才干。 遭时,遇到好时机。
  〔4〕 走,逃跑。 怯,胆小。
  〔5〕 死之,为之死。之,代公子纠。 无耻,没有羞耻之心。 羞小节,以小节为羞。小节,小的操守。 耻,意动用法,认为……可耻。
  〔6〕 以身下之,把自己的职位放在他的下面。
  〔7〕 多,称赞,颂扬。
  【译文】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钱财时,往往自己多分,鲍叔却并不认为我贪财,因为他知道我家里穷。我曾经为鲍叔谋划事情,结果却弄得更加困窘,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愚笨,因为他知道时运有顺利和不顺利的时候。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免职,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没才干,因为他知道我没遇到好时机。我曾经三次参加战斗三次逃跑,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怯懦,因为他知道我有个老母。公子纠败亡,召忽为他而死,我却宁愿被囚禁,甘心受屈辱,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没有羞耻之心,因为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可羞而以不能在天下显扬功绩和名声为耻辱。生养我的人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人是鲍叔啊。”
  鲍叔推荐管仲担任宰相以后,自己情愿位居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受俸禄,得到封地的人有十几代,常常是有名的大夫。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赞鲍叔能够了解人。
  【原文】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1〕。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2〕。”“四维不张,国乃灭亡〔3〕。 ”“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4〕。
  【注释】 〔1〕 任政,执掌国政。 相齐,当齐国宰相。 以,凭借。 区区,小小的。 通货积财,流通货物,积聚钱财。 俗,民俗,这儿指老百姓。
  〔2〕 称,说。 仓廪(lǐn),谷仓叫仓,米仓叫廪,泛指粮食仓库。 上,君主。 服度,遵守法度。 六亲,父、母、兄、弟、妻、子。 固,这儿指和睦安定,互相团结。
  〔3〕 四维,礼、义、廉、耻。 维,本是大绳,这儿引申指国家的纲纪。 张,伸张,发扬。
  〔4〕 论,论述的道理。 卑,浅显。 俗,民俗,指老百姓。 因,顺着。 去,废除。
  【译文】 管仲执掌国政担任齐国的宰相以后,他凭借着地处海滨的小小齐国,流通货物,积贮财富,使国家富足,军队强盛,处理事情能跟老百姓同好恶。所以他说:“仓库储备充实了,老百姓才能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老百姓才能分辨荣辱;国君如果能遵守法度,六亲就会和睦团结。”“礼、义、廉、耻这四大纲纪不能发扬,国家就要灭亡。”“发布命令要像流水的源头,让它顺应民心。”所以管仲所讲的道理很浅显,但很容易实行。老百姓所要求的,管仲就顺应民心给予他们;老百姓所反对的,管仲就顺应民心废除它。
  【原文】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1〕。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2〕。桓公实北伐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3〕。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4〕。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5〕。”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6〕。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7〕。
  【注释】 〔1〕 其为政也,管仲处理国家的政事。 因祸而为福,利用祸事而转变为好事。 轻重,指事情的轻重缓急。 权衡,斟酌比较。
  〔2〕 实,事实上,实际上。 怒少姬,因少姬之事而发怒。少姬,齐桓公的夫人,蔡国人。公元前657年,齐桓公曾与少姬在苑囿的鱼池中乘舟,少姬故意摇晃小舟,齐桓公很害怕,脸色都变了;桓公叫她不要摇,她不听。桓公大怒,就把她送回了蔡国,但没有断绝关系。蔡国却让少姬改嫁他人。齐桓公十分恼火,就在第二年发兵攻蔡。此事《左传·僖公三年、四年》有记载。 因,乘机。 包茅,成束的青茅,楚地特产,是周王室祭祀时的必需之物,一向是楚国所贡。管仲利用攻蔡的机会去攻打楚国,而以“包茅不入贡于周室”为理由,是为了表示齐国不是为了少姬之事、而是为了周王室的利益才用兵的(蔡国在今河南省,是楚国的盟国),表现了管仲的智慧。
  〔3〕 山戎,又称北戎,在今河北北部。公元前663年,山戎伐燕(yān),齐桓公救燕,北伐山戎。 修,整治实施。 召(shào)公,又称召康公,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姓姬,名G8A5D(shì),周成王时任太保,封于召,是燕的始祖。 政,政令。
  〔4〕 柯之会,公元前681年,齐桓公与鲁庄公在柯(今山东阳谷县东)会盟。 曹沫(huì)之约,曹沫(又作曹刿)是鲁将,在柯之会上,他以剑劫持齐桓公,迫使桓公允诺归还被齐侵占的汶阳之田。《公羊传·庄公十三年》对此作了详尽描述。后来,桓公想背约,管仲劝他实践诺言以取信于世人,终于使“桓公之信,著于天下”。
  〔5〕 知与之为取,懂得给予是为了取得。之,结构助词(也有人看做连词),用于主谓之间,起“取消独立性”的作用,使主谓词组成为动词“知”的宾语。
  〔6〕 拟,比,类似。 三归,即管仲所筑的三归台,是供游览的台观。 反坫(diàn),反爵之坫。坫是放置酒杯的土台,在堂中两个柱子之间。互相敬酒后,把空爵反置在坫上,是周代诸侯宴会之礼。《论语·八GD9AB》:“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管仲)亦有反坫。”
  〔7〕 晏子(?—公元前500年),即晏婴,字仲,谥平。
  【译文】 管仲处理国家的政事,善于利用祸事而变为好事,使失败转化为成功。他重视事情的轻重缓急,慎重地进行权衡比较。齐桓公的确是因少姬之事发怒才南下袭击蔡国的,而管仲却趁机去攻打楚国,责备楚国不向周王室进贡包茅。桓公确实是向北出兵攻打山戎的,而管仲却趁机责令燕国整治实施召公时的政令。齐桓公在柯地与鲁国会盟,后来又想背弃亲口允诺曹沫归还汶阳之田的盟约,而管仲却趁机规劝桓公履行条款从而使天下人都相信齐国,因此诸侯都归附齐国。所以说:“懂得给予就是为了更好地取得的道理,这是治理国家的法宝。”
  管仲的富有可以同国君相比,他建筑了三归台,堂上设立了放置酒杯的坫,可是齐国人并不认为他奢侈。管仲死后,齐国继续推行他的政令,时常比别的诸侯都强大。此后过了百余年齐国又出了个晏子。
  【原文】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1〕。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2〕。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3〕。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4〕。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5〕。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注释】 〔1〕 莱,古国名,在今山东省黄县东南,公元前567年被齐所灭。 夷维,即今山东省高 密县。
  〔2〕 力行,努力做事。 重于齐,为齐所重,受齐国人敬重。
  〔3〕 重(chóng)肉,有重复的肉食,即有两种肉菜。
  〔4〕 危言,不畏危难而直言。 危行,正直行事。
  〔5〕 顺命,遵命行事。 衡命,权衡利弊斟酌办事。
  【译文】 晏平仲,名婴,是齐国莱地夷维人。他侍奉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凭着他的节省俭朴,努力做事,为齐人所敬重。他当了齐国宰相以后,吃饭从来没有两盘有肉的菜,侍妾不穿绸缎衣服。他在朝上时,国君有话问到他,他就直言回答;无话问到他,他就正直地做事。国家的政治清明,他就遵从政令行事;国家的政治不清明,他就权衡利弊斟酌办事。因此,他能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名扬诸侯。
  【原文】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1〕。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2〕。晏子G91DD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3〕?”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4〕。”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注释】 〔1〕 越石父,齐国的贤士。 缧绁(léi xiè),捆绑犯人的绳子。 左骖(cān),马车左边 的马。
  〔2〕 弗谢,没有告辞,主语“晏婴”省略。谢,告辞。 闺(guī),内室的小门。 久之,很长时间,“之”是助词,凑足音节。 绝,断绝交往。
  〔3〕 G91DD(jué)然,惊异的样子。 摄,整理。 谢,道歉。 厄(è),危难。
  〔4〕 诎(qū),屈;信,通“伸”。 感寤,有所感而觉悟。寤,通“悟”。
  【译文】 越石父是个贤能的人,他因犯罪而被绳索捆绑押送。晏子外出,在路上遇到了他,晏子就解下车子左边驾车的马为他赎罪,同他一起坐车回家。晏子没有向越石父告辞,就走进内室好长时间,越石父就请求同他绝交。晏子大吃一惊,急忙整好衣冠道歉说:“我虽然没有仁德,可是我把您从危难中解救出来,您为什么提出绝交这么快呢?”越石父说:“不是这样。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屈辱,但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受到尊重。当我处在绳索捆绑之中时,那些人是不了解我的。你既然觉悟到了并赎我出来,这就是我的知己;知己而待我无礼,那我还不如被捆绑好呢!”晏子于是就请他进来待为上客。
  【原文】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NFDA3其夫〔1〕。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2〕。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3〕。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4〕。”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5〕。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 〔1〕 御,驾驭车马的人。 门间,门缝。 NFDA3(kuī),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看。
  〔2〕 拥,持。 大盖,大的车盖。 策,马鞭,用作动词,挥鞭赶车。
  〔3〕 去,离开,离去。 志念,思虑。 自下,使自己处于别人之下。
  〔4〕 乃,却。
  〔5〕 抑损,谦卑。 怪,感到奇怪。
  【译文】 晏子做齐国宰相,有一天坐车外出,他的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的丈夫。只见她的丈夫给宰相驾车,支起车上的大伞盖,挥鞭赶着驾车的四匹马,神气十足,非常得意。不久,车夫回到家里,他的妻子要求离去。丈夫问她离去的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却做了齐国的宰相,名扬诸侯。今天我看他外出,思虑深沉,常常表现出谦卑的神态。而现在你身高八尺,却给人家做车夫,可是你的心意反倒自以为满足了,我因此要求离去。”从此以后,她的丈夫自己就谦虚谨慎了,晏子觉得很奇怪,便问他,车夫如实相告。晏子便推荐他做了大夫。
  【原文】 太史公曰: 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1〕,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2〕。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3〕。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4〕。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5〕?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6〕。”岂管仲之谓乎?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7〕,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8〕?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9〕!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10〕。
  【注释】 〔1〕 《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都是《管子》中的篇名。《晏子春秋》,后人托名晏子作,内容是记载晏子的言行事迹。
  〔2〕 其著书,即“其所著书”,他们所写的书。 行事,所做的事情,事迹。 次,编次, 编写。
  〔3〕 轶(yì)事,同“逸事”,不见于记载的事情。
  〔4〕 孔子小之,“小”用作意动,意即看不起。《论语·八佾》:“子曰:‘管仲之小哉!’”
  〔5〕 王,指王道,即以仁义治天下,与以武力征服天下的“霸道”相对。
  〔6〕 这三句引言见《孝经·事君》,原文是:“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7〕 “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一事,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庄公与齐大夫崔杼的妻子棠姜私通,崔杼杀了庄公。晏婴进了崔家之门,把庄公的尸体枕在自己的大腿上痛哭,然后站起身来,连跺了几次脚,尽了君臣之礼,才离开。
  〔8〕 “见义不为,无勇也”是《论语·为政》中孔子说的话。
  〔9〕 犯君之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是《孝经·事君》中的话,参见本文注〔6〕。
  〔10〕 虽,即使。 执鞭,拿着马鞭子赶车,也就是做驾马车的车夫。 忻慕,高兴钦慕。
  【译文】 太史公说:我读了管子的《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又读了《晏子春秋》,他们的言论记载得很详尽啊。读了他们的著作以后,还想观察他们的行为,所以就编列了他们的传记。至于他们的著作,社会上已有很多,所以不再论及,只记载他们的逸事。
  管仲是世人所说的有才干的大臣,可是孔子却小看他。难道是因为孔子认为周朝政治衰微,桓公既然贤明,而管仲并没有勉励他行王道,竟然辅佐他成了霸主吗?古语说:“顺从君王的美善之举,匡正君王的过失错误,就能使君臣相亲。”这难道就是说的管仲吗?
  当晏子伏在庄公的尸体上大哭,尽了君臣之礼离开的时候,难道就是人们所说的“遇见坚持正义的机会,却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的人吗?至于他的进谏,敢于冒犯君主的威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上了朝就想竭尽忠心,退了朝就想弥补过失”的人啊!假使晏子还活着,我就算是给他拿着马鞭赶车,也是高兴钦慕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Zendvrgan
2012-12-06 · TA获得超过2580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924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542万
展开全部
书的变化,道德经,孙子兵法,是指这方面的问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别再被盗号
2012-12-01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936
采纳率:75%
帮助的人:1600万
展开全部
你自求多福吧。这么多问题,你给100分我帮你答答,给200分我好好给你看看。问题倒是蛮有吸引力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幸福宝妈1125
2012-12-21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43
展开全部
6 《辽史》《金史》《契丹国志》《大金国志》《蒙古秘史》
11 古文运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