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打游戏上瘾中能学到什么?
要想清楚知道 游戏 为什么容易上瘾,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学习了解:
我们先来看一下王者荣耀的官方介绍:
《王者荣耀》是腾讯第一5V5团队公平竞技手游,国民MOBA手游大作!5V5王者峡谷、公平对战、还原MOBA经典体验;契约之战、五军对决、边境突围等,带来花式作战乐趣!10秒实时跨区匹配,与好友开黑上分,向最强王者进击!多款英雄任凭选择,一血、五杀、超神,实力碾压,收割全场!敌军即将到达战场,王者召唤师快来集结好友,准备团战,就在《王者荣耀》!
分析一下 游戏 王者荣耀的特征,或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1、有宏大的目标:
向最强王者进击
2、清晰的规则
所有的 游戏 ,都有一套清晰明确的规则。当有一个完美规则时,你会发现这个东西能自动运转。
3、反馈系统
游戏 通过点数、级别、得到、进度条等形式来反映距离目标还有多远,很多孩子打 游戏 停不下来?因为打完之后,有及时反馈,你打 游戏 的时候,冲到场景里砍人,每砍一下,那个人就会流血,砍死以后会掉装备,差不多几十秒钟之后,就有一个装备掉下来,现实生活中很少有做一件事就可以立马获得反馈的,每天认真学习,可能需要很多,只有到考试的时候才可以得到一个反馈。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通过加大考试频率来提高成绩是有依据。
4、自愿参与
游戏 要求所有玩 游戏 的人愿意接受目标、规则和反馈,这是建立 游戏 的基础,真正优秀的 游戏 在定义上始终都是自愿参与的,它始终都是我们自由选择的结果,我们通过朝着目标前进,让我们拥有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力量感。
从心理学来看,上瘾是有触发机制的,具体可以理解为四个步骤:
(1)触发
触发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外部触发和内部触发,外部触发常见的有广告宣传触发、应用推荐触发、朋友推荐触发等,内部触发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内心特别喜欢,和个人的成长经历、情绪、环境等有关,天生就是喜欢。
(2)行动
行动是上瘾模型的第二个阶段,根据福格博士的模型,要想促成某种行为,触发、动机和能力缺一不可,人类行为主要有三种动机:
能力主要包括时间、金钱、体力、脑力等,这个不难理解,例如一个小学生想玩 游戏 ,但是他没有钱,手机在父母手里,就阻断了玩 游戏 这种行为
(3)多变的酬赏
在心理学界,有一位心理学家非常著名,他就是斯金纳。
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设计了一个带有机关的箱子,机关的一头,是一个杠杆,另一头,则连接着一个释放食物的小孔。
在箱子里,斯金纳还放进去了一只小老鼠(也有的说是鸽子,我们就按小老鼠来说)。这只小老鼠四处乱窜,偶然间压到了这个杠杆,食物随即落下。小老鼠不明就里,自然不知道是自己压下杠杆这个动作换来了食物,它只是享受着 美食 。
吃过 美食 后,小老鼠似乎非常愉悦,它继续到处跑。不一会,它又不小心压到了杠杆,同样的,它又吃到了 美食 。
老鼠也很聪明,在这样的“训练”下,它们也明白,只要去压杠杆,就会有食物作为奖励被放出来。
然后,斯金纳改善了实验内容,设定了一些装置,让老鼠不会在每次压杠杆的时候都会得到奖励,而是压三次才会得到奖励。在这种情况下,老鼠依然乐此不疲地去压杠杆。
接下来,他又改变了设定:按压多少次杠杆能得到奖励,完全随机。结果,老鼠更加疯狂地去按杠杆。
多变导致上瘾行为产生的强化剂,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上瘾都可以以此来解释,比如刷抖音,盲盒,扭蛋, 游戏 抽卡。
(4)投入
在人类行为中,我们会有一些有趣的现象发生,例如:
类似的观点在《影响力》一书中也有提到,承诺一致原则,我们对一件事情投入有一点投入以后,总是希望能够和自己的认知保持一致,很多公司的产品都有免费试用,就是希望我们投入时间或者其他有价值的内容,增加我们上瘾的可能性。
知识付费从2015年发展至今,各家最明显的感受就是课程不好卖了,各个平台纯课程的投入越来越少,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单纯的知道还是做不到,也没有得到,用户买了课程,有两种情形:
上周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开业,他们做了一个学习店的新模式,创始人在发言中有一句话让在座的很多人都很有触动,他说他们做商科教育5年了,发现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学习和健身一样,真的是反人性的,大多数的学员内心的真实感受就是:阿姨,我不想努力了。这和很多职场人的想法是一样的,总想找一个活少钱多离家近的工作,很显然这不现实,作为知识服务的公司而言,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怎样先让用户学起来,更考虑学习效果的问题。从 游戏 中得到的启发,在做知识服务课程内容设计的时候需要设计完整的闭环,我们同样用上瘾模型来说思考:
(1)触发-有趣有料
天生就喜欢学习的用户就不再我们这个范畴里了,我们更多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更加有效地从外部触发,让用户参与其中。学习不应该那么枯燥,虽然我个人抖音用的不多,但是不能否认抖音是能够有效出发用户在上面学习的,例如身边就有很多朋友,在抖音上学着做菜,做出来的菜品也是有模有样的。在有效触发用户上,有两个方向还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一是:剧本杀,身边真的有朋友为了玩剧本杀,把原著读了很多遍的事例,二是脱口秀,脱口秀的形式寓教于乐,同时个人也可以很好地参与互动。
(2)行动-找到学习的动因
希望和认同是大多数人学习的动因,如果不能有效地帮忙用户找到他自己学习的动因,学习也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3)明确学习目标
目标可以是阶段性的也可以是长周期的,短期目标帮助用户树立信心,长期目标帮助用户提升能力,目标是越具体越好,例如读书来说,我要每天读10页书比我要多读书的目标就具体很多,在实际的落地执行中也更加容易执行。
(4)及时反馈互动
没有人不喜欢及时的有效反馈,例如boss直聘早起的产品体验就通过这一点很好地差异化,聊天式地求职,不仅可以和老板沟通,关键是可以及时反馈,再也不用简历石沉大海。
(5)有输出的学习
教就是最好的学,说到这就不得不学习金字塔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翻转课堂的形式可以有效地将教和学结合在一起,推荐知识服务类的朋友们深入了解,有机会的话我也会在后续的文章中给大家拆解。
各家也都在积极的 探索 新的模式,各种训练营开始兴起,课单价相对较高,陪伴和监督用户完成,用户真学了,也就有了后面一系列的后续转化。
知识服务还是要回到价值本身,是不是给用户创造了价值,给用户解决了问题,我长期看好知识这个赛道,尤其是读书,形式可以有变化,但用户的需求一直存在。
如何将学习 游戏 化是值得一直思考的话题,期待你与我一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