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水灾原因

 我来答
抛下思念17
2022-11-25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463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36.6万
展开全部

对98年长江洪水的认识

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

1998年我国长江地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几百万军民英勇奋斗抗洪救灾,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伟大胜利。

在这胜利后痛定思痛,我们又会提出这样的疑问:1998年洪水是1954年特大洪水灾害后,本世纪发生的又一特大洪水灾害。

但根据初步资料证识:1998年和1954年相比洪水来量要少得多,大约少了500多亿立方米,但1998年的长江干流洪水水位,除宜昌、武汉、沙市外都高于1954年的洪水水位,这是为什么?

1998长江干流水情示意图(单位:米)

分析过程1:

造成1998年洪水灾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直接的原因是气候异常,雨水过大。

自6月份起,长江流域出现了3次持续大范围的降雨过程。

7月份长江卖冲中下游水文站的洪水量超过1954年,其中宜昌站1215亿立方米,比1954年多45亿立方米;汉口站1648亿立方米,比1954年多120亿立方米。

长江洪水主要发生在中游的江汉平原一带。

这里地势低洼,河道弯曲,排洪不畅,又是多路来水汇合的地方,如果各支流同时发生洪水,在这里相遇,必然酿成长江特大洪水灾害。

其中最关键性的还是部分蓄洪量比1954年要减少了很多。

根据资料1998年的洪水来量约为100亿立方米。

而1954年洪水的安全蓄洪量约400多亿立方米,1998年蓄洪总量约为100亿立方米,其中有效蓄洪量估计才50多亿立方米。

1954年与1998年长江全流域两次特大洪水比较

项 目 地名 1954年 1998年

降水量(毫米;6月10日~8月24日长江全流域平均) 674 577

平均流量(立方米/秒) 宜昌 66800 63600

螺山 79900 68600

汉口 76100 72300

水量(取30天最大洪水量为准,单位:亿立方米) 宜昌 1380 1330

汉口 1730 1739

平均水位(岩配明米) 沙市 44.67 45.22

螺山 33.17 34.95

九江 22.08 23.03

汉口 29.73 29.43

这时,人们又会提出问题:长江水位抬高是否是由于长江河床的淤积提高了?

分析过程2:

①关于河床淤积情况

为了开发水电资源,我国在许多主要江河的中、上游都兴建了梯级水电站和小水库,这使江河湖泊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被大大弱化,并造成河湖的天然水面受限、河道淤积加重、河床堤坝争相提高的恶性循等结果。

根据长期观测资料显示长粗告江干流河槽基本稳定,但也由于某些因素,局部河段有冲淤变化,最明显的是荆江以下的洪湖河段,这一河段受下荆江栽弯工程影响,因此栽弯河段上有冲刷,河床有淤积现象。

②关于湖泊淤积情况

近几十年来,由于通江湖泊遭盲目围垦,丧失面积达1200万公顷左右。

仅长江原有的22个较大的通江湖泊,都因不合理的围垦开发而减少了576亿立方米的容积。

湖泊容积缩小,导致在相同流量的情况下,水位抬高,这种情况下汛期洪水水位一般高于境内地面10米左右,以致险象环生,防不胜防。

例如:洞庭湖1949年以来因淤积减少了湖泊容量约为40多亿立方米,由于围垦了1600平方千米,大约减少容量近100亿立方米。

鄱阳湖的淤积量很小,但由于围垦1400平方千米,减少湖泊容量约80多亿立方米。

湖北省的长江两岸湖泊由于全部封锁,减少面积5700平方千米,1949年以来,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及安徽五省,因围垦共增加耕地约1400平方千米。

分析过程3:

根据数据统计,在长江上游100万平方千米的流域范围内,地面固体物质的年均侵蚀量为15.68亿吨,长江干流宜昌站的年均输沙量为5.3亿吨,输移比为0.33。

宜昌以下,汉口站的年均输沙量为4.3亿吨,下游大通站为4.68亿吨。

宜昌和汉口的差值,主要淤在洞庭湖区,大通站的输沙量,绝大部分流入东海。

据研究,森林植被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主要的是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森林对降水的截留率高达12.6%,与无林地相比,可减少地表水流失85.1%,减少土壤冲刷量58%。

显然,植被遭破坏的结果,必然使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量增加,洪枯比加大,径流量减少。

水土流失还造成河道和湖泊、水库淤积,使河床抬高,水库库容减小,湖泊萎缩。

但多年来,森林采伐与更新比例为11:1。

据1957年的调查统计,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22%,水土流失面积36.38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20.2%。

到1986年,森林覆盖率减少了一半,水土流失面积达到73.94万平方公里,猛增了一倍,占流域总面积的41%。

(以上数据来自当时新闻资料及课外资料)

结论:

首先,生态破坏严重,尤其是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遭受长期持续的严重破坏,导致大自然的报复。

集中表现为在人口急剧增长的情况下,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和不合理的开发,滥伐森林,使一些河流断流,泉源枯竭,雨季又造成洪水泛滥。

第二是,盲目围湖造田,其结果是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大幅度缩减。

其中盲目围湖造田和占用行洪洲滩是长江洪水水位增高的主要原因。

第三是,不合理的水利建设对江河产生的负面生态效应不容忽视。

大量水利工程破坏了江河的自然生态功能,有可能加剧水灾的危害。

建议及希望: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人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一方面固然是由于气候异常,降雨集中所致,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充分正视生态破坏严重、江湖淤积、围湖造田和水利设施薄弱等问题。

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反思。

⑴保护生态,刻不容缓。

生态破坏是洪水危机的元凶之一。

缓解洪水危机的根本措施是植树造林、保护湿地、控制水土流失。

⑵另一方面还要强调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土地利用上,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管理,在工业、交通、建设和兴建住宅时,尽量节约用地,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充分发挥现有耕地生产潜力和防治水土流失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开发利用宜荒地,沿海滩等各种土地资源,禁示糊乱围湖造田,占用行洪洲滩。

⑶在西部大开发中,保护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

结合实际情况对长江全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从而提高国土环境质量,使长江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我们把长江治理的更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