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见两牛打架,要求曹植作诗一首但不能有牛字,结果流传上千年
展开全部
曹植的这首《七步诗》名传千古,既阐述了兄弟之情,让曹丕闻之惭愧,也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但是这首诗也同样反映出了古代皇权斗争的残酷。事实上,这也并不是曹丕第一次为难曹植了,早在曹植写《七步诗》之前,曹丕和曹植就因为继承人的问题而互相倾轧。
曹植出生于192年,比嫡长子曹丕小了5岁。虽然当时的嫡长子继承制仍然盛行,但礼制对于天生霸气的枭雄曹操来说却没有太大的约束力。他的天下是打出来的,他的继承者也必须是最有才干的儿子。
曹丕作为嫡长子,的确从小就受到了父亲严格的训练,5岁时就学射箭,8岁时就会骑马,10岁的时候就上了战场。但饶是如此,曹丕依然得不到父亲的喜爱,他在父亲的心目中只排到第三。
第一是曹操的庶长子曹昂,他骁勇善战,但却在197年为救父亲死于乱军之中。第二是曹冲,比曹丕小了9岁,十分聪慧,在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用计称象。所以,曹操是想将太子之位给曹冲的,但奈何曹冲年仅14就去世了,曹丕才终于入得了父亲的眼。
但是曹丕依然十分尴尬,因为他虽然是个全才,但武力不如曹昂,谋略不如曹冲,就连才学也比剩下的曹植要弱上一筹。曹植虽不善战,但却聪慧无比,十岁出头就能写文论天下事。曹操因此惊喜无比,差点以为曹植是请人代笔来讨好他的。
此外,曹植身为文人,性情孤傲,不喜奢华和排场,淡然雅致。这点也使得曹操爱极了曹植,他将原本培养曹丕的精力分出了一大半给了曹植,并且在206年出征的时候也带上了曹植。
在征战期间,曹植写了不少文章,令曹操大感惊奇。公元210年的时候,铜雀台完成,曹植凭借着《登台赋》从曹操的众多儿子中脱颖而出,让曹操定下了换太子的心思,曹丕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但曹植身为文人,也有文人的“硬伤”——好饮酒纵欢,自视甚高。曹操曾有心让他随军征战,让他去获得战功,结果他却常常喝得酩酊大醉,行为检点,破坏军规,引得曹操大怒,将其心腹都给斩了。
反观曹丕一直隐忍,把父亲所有交代的事情都尽量办好,又取了众多大臣们的支持,终于登上了皇位。曹植本来就失去了父亲的宠爱,哥哥登基后他又不甘心,还联合大臣穿上丧服,为汉朝哭丧。
曹丕本没有杀心,听闻此事后大怒不已,打压曹植,并杀了他的近臣,给曹植分封到远地做王侯。曹植郁闷不已,便接连写了《野田黄雀行》和著名的《洛神赋》,表达自己怀才不遇、遭受打压、理想破灭的悲愤之情。
曹丕也是心大,才没有狠下心处决了自己的这个弟弟。但曹植如此三番挑战皇权的威严,曹丕不可能饶得了他。虽然《七步诗》的成诗年代已经无从考证,但在这之前,曹丕还刁难过曹植,让他做了一首《百步诗》。
当时魏文帝曹丕和陈思王曹植见面郊游,看见农户家的田埂里有两头牛在冲撞斗架,其中一头势弱,不小心绊倒摔进了井里死了。曹丕便让文采斐然的曹植以此事为题材,写一首诗,但这首诗中不能有“牛”、“井”、“死”、“都”等字。而且曹植还得坐在奔跑的马背上书写。若马跑完100步,曹植还没写完,他就会被杀头。
曹丕见这一次没有得逞,后来才让曹植做了那首著名的《七步诗》。不过,曹植虽然在曹丕的手底下保住了性命,但他因性格和行为等问题,终究注定了悲惨的结局。226年,曹丕去世后,曹叡即位,曹植赶紧上书,表达了自己施展才能、辅佐君王的急迫心情。
但冷静的曹叡怎么敢重用一个曾经为汉朝哭丧,还和自己的父亲处处针锋相对过的人。更何况,曹植还是曹叡的叔叔,比起重用,他想得更多的反而是压制和限制。最后,公元232年,曹植在郁郁不安中去世,年仅41岁。
曹植出生于192年,比嫡长子曹丕小了5岁。虽然当时的嫡长子继承制仍然盛行,但礼制对于天生霸气的枭雄曹操来说却没有太大的约束力。他的天下是打出来的,他的继承者也必须是最有才干的儿子。
曹丕作为嫡长子,的确从小就受到了父亲严格的训练,5岁时就学射箭,8岁时就会骑马,10岁的时候就上了战场。但饶是如此,曹丕依然得不到父亲的喜爱,他在父亲的心目中只排到第三。
第一是曹操的庶长子曹昂,他骁勇善战,但却在197年为救父亲死于乱军之中。第二是曹冲,比曹丕小了9岁,十分聪慧,在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用计称象。所以,曹操是想将太子之位给曹冲的,但奈何曹冲年仅14就去世了,曹丕才终于入得了父亲的眼。
但是曹丕依然十分尴尬,因为他虽然是个全才,但武力不如曹昂,谋略不如曹冲,就连才学也比剩下的曹植要弱上一筹。曹植虽不善战,但却聪慧无比,十岁出头就能写文论天下事。曹操因此惊喜无比,差点以为曹植是请人代笔来讨好他的。
此外,曹植身为文人,性情孤傲,不喜奢华和排场,淡然雅致。这点也使得曹操爱极了曹植,他将原本培养曹丕的精力分出了一大半给了曹植,并且在206年出征的时候也带上了曹植。
在征战期间,曹植写了不少文章,令曹操大感惊奇。公元210年的时候,铜雀台完成,曹植凭借着《登台赋》从曹操的众多儿子中脱颖而出,让曹操定下了换太子的心思,曹丕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但曹植身为文人,也有文人的“硬伤”——好饮酒纵欢,自视甚高。曹操曾有心让他随军征战,让他去获得战功,结果他却常常喝得酩酊大醉,行为检点,破坏军规,引得曹操大怒,将其心腹都给斩了。
反观曹丕一直隐忍,把父亲所有交代的事情都尽量办好,又取了众多大臣们的支持,终于登上了皇位。曹植本来就失去了父亲的宠爱,哥哥登基后他又不甘心,还联合大臣穿上丧服,为汉朝哭丧。
曹丕本没有杀心,听闻此事后大怒不已,打压曹植,并杀了他的近臣,给曹植分封到远地做王侯。曹植郁闷不已,便接连写了《野田黄雀行》和著名的《洛神赋》,表达自己怀才不遇、遭受打压、理想破灭的悲愤之情。
曹丕也是心大,才没有狠下心处决了自己的这个弟弟。但曹植如此三番挑战皇权的威严,曹丕不可能饶得了他。虽然《七步诗》的成诗年代已经无从考证,但在这之前,曹丕还刁难过曹植,让他做了一首《百步诗》。
当时魏文帝曹丕和陈思王曹植见面郊游,看见农户家的田埂里有两头牛在冲撞斗架,其中一头势弱,不小心绊倒摔进了井里死了。曹丕便让文采斐然的曹植以此事为题材,写一首诗,但这首诗中不能有“牛”、“井”、“死”、“都”等字。而且曹植还得坐在奔跑的马背上书写。若马跑完100步,曹植还没写完,他就会被杀头。
曹丕见这一次没有得逞,后来才让曹植做了那首著名的《七步诗》。不过,曹植虽然在曹丕的手底下保住了性命,但他因性格和行为等问题,终究注定了悲惨的结局。226年,曹丕去世后,曹叡即位,曹植赶紧上书,表达了自己施展才能、辅佐君王的急迫心情。
但冷静的曹叡怎么敢重用一个曾经为汉朝哭丧,还和自己的父亲处处针锋相对过的人。更何况,曹植还是曹叡的叔叔,比起重用,他想得更多的反而是压制和限制。最后,公元232年,曹植在郁郁不安中去世,年仅41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