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的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包括哪些?

 我来答
仲灵秋
2019-08-05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的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包括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

一、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 后来形成为官僚资产阶级 ) .一般指封建社会地主制经济下,统治阶级剥夺人民的土地所有权,主要以地租形式剥削农民的土地所有者。他们是反动势力 ( 有时称顽固势力 ) 、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先是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

二、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

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发展中国家,自身的经济发展与外资没有太多联系,资本相较于国有经济或买办资产阶级势力较弱的一类企业家团体。是由土地所有者、商人、行政官员、手工作坊主转化而来的,也是中国社会革命的动力之一,但无法充当社会革命的主要力量。

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扩展资料:

在抗战时期中国有三种政治思潮。这个时期中国能形成三种政治思潮有下列原因:首先,它是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次,它是抗战时期经济多极化发展的必然反映;再次,它是抗战时期政治部多极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抗战时期三大政治思想潮主要包括国民党的法西斯主义,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和中间党派的中间路线。三大政治思潮是各自内部发展和演变的产物,他们各自的内在性质决定了它们的最终命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民族资产阶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地主阶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工人阶级

汽车之路w
高粉答主

2019-03-04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83万
展开全部

1921年-1949年中国存在的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包括: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一、地主阶级

其政治代表现时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主张继续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二、民族资产阶级

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主张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的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三、无产阶级

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且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扩展资料

无产阶级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始终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由他们在自己的政治实践中做出选择,但是,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2、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之所以行不通,是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

(1)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2)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他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3、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

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拥护,连提出这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

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的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一起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群众的共同选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2019-08-08 · TA获得超过37.3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5.2万
展开全部

1、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他们是反动势力(有时称顽固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先是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集团主张继续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2、民族资产阶级

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其政治主张是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的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3、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动力和主要依靠。

扩展资料

尽管在长时期里,上列三种建国方案始终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由他们在自己的政治实践中做出选择,但是实际上,中国人民可选择的方案只有两种,即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和人民共和国,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这是因为:

(1)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自身存在着许多局限性,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2)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3)从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2014考研政治考前点睛:为新中国而奋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希识而2133
高粉答主

2019-06-18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6
采纳率:30%
帮助的人:7903
展开全部

1921年-1949年中国存在的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包括: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1、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治代表先是北洋军阀,后是国民党统治集团,其主张维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行军事独裁,依附于帝国主义势力。

2、民主资产阶级,政治代表为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其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但由于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夹击之下,最后破灭。

3、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政治代表为中国共产党,其主张建立人民民主专政,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扩展资料:

主要指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和民主党派的建国主张践行情况。在三种建国方案中,主要是国共的斗争:他们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而民主党派既无军队又无政权,没有抗争的资本。

1949年,国民党统治被推翻,结束独裁统治,民主党派最终和共产党合作,放弃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共产党夺取了最后的胜利,成为最终的选择。

民主党派的第三条道路——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在中国行不通,主要是因为:帝国主义不允许;国民党蒋介石不允许;人民大众不允许;加上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这条道路根本行不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耳朵爱聊车
高粉答主

2021-07-01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37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00万
展开全部

包括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1、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他们是反动势力(有时称顽固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先是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集团主张继续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2、民族资产阶级

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其政治主张是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的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3、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动力和主要依靠。

中国工人阶级的基本特点

1、中国工人阶级身受三种压迫(帝国主义的压迫、官僚资产阶级的压迫、封建势力的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

因此,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来得坚决和彻底。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没有欧洲那样的社会改良主义的经济基础,所以除极少数的工贼之外,整个阶级都是最革命的。

2、中国无产阶级开始走上革命的舞台,就在本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成为中国社会里最有觉悟的阶级。

3、由于从破产农民出身的成分占多数,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的农民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便利于他们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