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和他哥李建成的关系如何

唐太宗李世民和他哥李建成及四弟李元吉的关系如何?真的像电视里所说的因为李建成要杀李世民?所以李世民被迫的?还是李世民自己想做皇位把他哥杀了?求解!并给出相关文献或者具体点... 唐太宗李世民和他哥李建成及四弟李元吉的关系如何?真的像电视里所说的因为李建成要杀李世民?所以李世民被迫的?还是李世民自己想做皇位把他哥杀了?求解!并给出相关文献或者具体点那段的历史!谢谢! 展开
 我来答
百度网友28703ee
高粉答主

2019-02-22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632
采纳率:73%
帮助的人:70.2万
展开全部

是李世民自己太想做皇位把他哥杀了玄武门之变是秦王李世民主动的、蓄谋已久的夺权行为。

李渊起兵之前,李建成奉父命在河东招募人才,而后李建成到太原助李渊起兵,随李渊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关,攻克长安。唐朝建立后被立为皇太子,协助李渊处理政事。李建成多次率军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斩与突厥勾结的刘黑闼,平定山东。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亲手射杀李建成,时年三十八岁,五子一并遇害。

贞观二年(628年),李世民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追谥曰“隐”,贞观十六年(642年),又追赠为皇太子。史称隐太子

扩展资料

阻父灭佛

武德四年(621年),傅奕上奏《请废佛法表》,请求废除佛教,至武德九年(626年),傅奕总共上疏七次。李渊有意废除佛教,问李建成,李建成以佛教三乘、八正力谏不可,大意是说:“佛教讲究众生平等纵是儒道也难以伦比,从古至今的明君贤士无不对佛教遵崇敬仰。现在出家者未必都是好人,有行为不端的,有为了避税偷懒假装学佛的;

但也有威仪具足,严守戒律,心性志向像珠玉一样澄明高洁的。如今要不分贤愚地遏令他们一并还俗,恐怕将会玉石俱焚。这件事恐怕要损伤了德政和教化。

今天如果责令佛门自行降罚除奸,非但佛性慈悲为怀、平等无差,而且那种物我两忘、绝爱忘恨、无嗔无怒的舍己境界就像大海一样的包容一切。商均和丹朱这两位储子生长于帝舍皇宫,虽不堪大任,但还不至于亏损尧舜的圣德。今天忽然要因愚僧的过错而毁灭尊宗,我经过反复商量认为于理不可以这样做。”

小字轶事

李建成小字毗沙门,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所共同推崇的财神护法就叫毗沙门天王,李建成曾劝阻父亲不要灭佛,至于为何要取小字毗沙门,因为史料没有记载,就不得而知了。

2012年11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首都师范大学王涛著作的《唐宋时期城市保护神研究:毗沙门天王和城隍庙神为中心》中有提到李建成与毗沙门天王附会的可能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建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世民

匿名用户
2013-01-28
展开全部
当然是真的·原因如下
皇位争夺战历来是封建王朝内部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主题。围绕这个政治身份和最高权力的继承问题所发生的明争暗斗不可胜数。一部二十四史所载,酿成血雨腥风的更是不下百起之多。兄弟父子相惨,与之相关切的外戚、师生、门客、政治大员也交织进去。事件结束,无数人头落地,令人感叹政治真是一头魔兽,如不能制服它,就必受其害。以仁君著称之唐太宗李世民也不能免于其外,玄武门事变当中居然亲自动手射杀自己的兄长李建成,任由手下尉迟恭击死弟弟李元吉,而一滴眼泪也未为之流。
有人据此认为,李世民不过是个伪君子,其所谓仁政也不过是收买天下人之心。这种看法其实太过简单。综观李世民一生,许多做法并非都是政治上的权宜之计,在很多方面都能体现其为人温和仁慈之性格。如果说他是阴鹫的小人,那么在攫取最高权力之后,这种权力无限之大而基本上没有外在的压力和监督的情况下,他随心所欲必能暴露无遗。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过分的苛责其道德出发点的动机并不是一种客观的认识方法。笔者更认可一种功利主义的道德效果观,并认为观察一个历史人物必须将其还原成普通的感性人以此进行分析而非是将其抽象为一种符号进行漫无边际的推理。
这里有个问题,李世民是否非要杀死李建成不可?除此之外别的方法都不可行么? 是否可以以力量来挟持解除李建成等人的武装,将他们软禁起来,然后登上王位?这样做将避免背上弑兄杀弟的千古骂名,岂不是两全齐美?一般人认为不可能,理由是李世民尚未有足够的力量这样,玄武门事变不过是一种突然袭击式的政变,李世民尚未掌握全局,如果不杀李建成等,李建成等人很可能啸众还击,李世民登上皇位讲成为变数,这都不是李世民所愿意看到的。还有人举出斩草除根的理论。
笔者认为这些看法未必都小瞧了李世民。其实李世民登上皇位一共进行了两个连续不间断的事件,一个事件是玄武门事变,另一个事件是逼宫高祖李渊。玄武门事变的方式是采用突袭式的,但这并不代表李世民完全是力量不足只能靠偶然、闪电战来解决问题。李世民是久经沙场之人,对于兵法研究精熟,做事如无胜算绝对不会贸然行动。事变发展之顺利也证明了李世民力量之充足,准备之充分。所谓长孙无忌等人劝说李世民,让李世民下定决心之说。只不过是史官为尊者讳,来减轻李世民杀兄的道德负罪感。如果再联系后一个逼宫事件,两个事件是连续发生的,可以说李世民是同时策划了上述两个事件,他的力量大的足以同时对抗当时的皇帝李渊和太子李建成。在逼宫高祖这个事件当中,李世民所展示出来的力量之大,显示无疑。《旧唐书·卷七十二》载,“是时,高祖泛舟于海池。太宗命敬德侍卫高祖。敬德擐甲持矛,直至高祖所。高祖大惊,问曰:“今日作乱是谁?卿来此何也?”对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陛下惊动,遣臣来宿卫。”高祖意乃安。南衙、北门兵马及二宫左右犹相拒战,敬德奏请降手敕,令诸军兵并受秦王处分,于是内外遂定。”敬德就是李世民的爪牙尉迟恭。居然能够不费力气到了高祖身边。而且名说是秦王(李世民)让我来保护你,其暗示的是,如果你按照我们的要求来办,你和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下场一样。高祖只好乖乖就范。按照力量的对比来说,抓住李建成等,将其软禁而登上皇位在力量上是不存在问题的。对于一个被解除武装而幽禁起来的人,他是不可能再翻起大浪的,,也对李世民在力量上够不成威胁,斩草除根一说就显得牵强了。这里还有一个可以对比的例子,就是雍正登上皇位的问题,他的力量并不比李世民现在的力量大,而且经常受到其他继承人的逼迫,雍正为人可谓狠辣,且没有下此狠手,那么李世民为什么就非要杀了李建成呢?
笔者认为这根本的原因在于,李建成存在,李世民登上皇位的做法就不合法。他在程序上、实体上均就违背了不成文的宪法惯例。用现代行政法上的时髦说法叫做,主体不适格。所谓主体在这里就是政治身份, 政治身份在古代的重要性在于,他是一种政治地位获得的资格问题,是一种政治权利能力。不管是谁要取得一定的政治地位,都必须面临这种合法性诘问,上直最高政治权力的代表皇帝,下至准政治权力自治性群体的代表族长都有一种不成文的东西,这种惯例传统的作用在于,能够成为巩固所取得的政治权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权威性来源的一种方面。要取得皇帝的身份,一种方式是通过和平的王位继承,一种方式是通过暴力推倒一个王朝而重新树立一个王朝。力量因素在这当中的作用自然不待多言,正当理由也是必不可少的。王位继承的方式,其宪法惯例是,嫡长子继承制,具体内容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就是说在非王朝更迭的继承问题上,嫡长子才是合法的皇位继承人,他才是适格的主体,皇位按照惯例必须传给嫡长子,是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就必须将李建成制于死地,如果李建成活着,李世民以力量强迫高祖李渊废太子李建成立自己为太子,仍然是不合法的。因为贤和愚 、好和坏,这些都不是李建成被废太子的法定事由,而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李建成有违反作为一个太子的法定事由。李建成没有准备搞掉李渊,除非有这一条他才能被合乎程序的由李渊来废黜。
李世民如果当时不杀李建成,那么只能说按照他自己反动玄武门政变的说法,是制止了一场暴乱,而太子仍然安然是太子,就算被废除了也不代表李世民就是太子了。李渊如果知道李建成仍然在,必然不愿意儿子之间自相残杀,而阻止李世民再行动杀李建成,李世民要想再行动就得连李渊也一起干掉,这会让他取得王位的行动更加的不合法。毕竟李世民并非是通过暴力推翻一个王朝而进行继承的。他必须让自己的行动符合和平继承的要求。他跟雍正面临的问题不同,雍正的问题是没有太子,是通过遗诏登位的,秦王李世民面临的不是一般继承人的挑战,而是已经位列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太子的障碍。我们于是看到的是,李世民在处理这个问题上大约想了很久,最终采用了终结权利人自然生命,从而让其权利义务一起消灭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由于其他继承权人的死亡而成为唯一的继承人,而且他也不是通过造成被继承人死亡的方式获得的,被继承人李渊也没有确认这种取得的方式违法。假设存在继承问题专门的行政审判,由他们依照当时的法律来裁判这个政治继承权问题,李世民也是能够胜诉的。
在王位继承问题上总是发生不可避免的大的武力冲突,反映出来的是我们古代这种政治模式的失败,数千年的时间,我们的政治家们居然没有把这个政治问题妥善的解决,让这种武力一再重复发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新唐书 旧唐书 贞观政要等都有记载 望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缣纆
2016-11-13 · TA获得超过25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6万
展开全部
李世民和李建成在太原起兵之初关系是很好的参见《大唐创业起居注》,但后来为何会发展到如此地步呢?
首先我们先捋一捋玄武门事变前的事情:1.刘文静案已经可以看出李渊对于李世民集团的顾及,所以杀刘文静给李世民敲警钟,但他忘了自己的儿子才几岁,想法应该和现在的愤青差不多,觉得刘文静有功不但不赏还要杀,造就了和李渊的隔阂。
2.但当时李唐还很弱,边上都是虎视眈眈的其他政权,还需要李世民,所以后续李世民一直在外领兵,而太子在朝与李渊一起坐镇大后方。这更导致了两个集团的分化,而且由于军功是看得见的所以造成了太子功绩不明显,李世民功高盖主。
3.洛阳虎牢关一战后,基本奠定了李唐的江山,对于会打仗的李世民虽是军功,而且封赏很重。但是更引起皇帝和其继承人的猜忌。而且李世民在这之后由于没有十分需要他的打仗,手上的权力慢慢被夺。
4.杨文干事件进一步激化了太子秦王之争,但李渊事后还是各打二十大板。此次事件之后两人就将权力的争夺放到台面上了。
5.之后在李渊的默认下,太子进一步架空李世民,将其府中的谋士派去外地,无事不可回来其中就有贞观年间著名的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
6.玄武门之变前夕由于突厥来犯,太子一边进一步架空李世民,将其麾下的武将尉迟敬德、程咬金等派给李元吉统帅。
7.太史令的天象分析:太白见秦分,秦王当主天下
8.玄武门事变发生。
所以我认为事件发展到玄武门事变前夕其实李世民已经没有选择了,首先他手上能用人已经不多了,在武德年间和自己出生入死打下江山的兄弟境遇都那么惨,他如果不争那之后这些人会怎样呢。而且将他手下能用的武将派给李元吉,那在战场上元帅杀个武将可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再者就算李建成不想动李世民,由于太史令的天象分析,李渊基本也容不下他,现在看了好像是一个预言,但是在当时那个环境皇帝还没有死,你就是天下之主了,这算什么这就说明你有谋反之心啊(虽然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觉得很可笑,但是古人对于天象是深信不疑,还有皇帝为了天象写罪己诏的。) ,那你的下场会怎么样。好就算皇帝和太子都能容忍一个有谋反之心的人活着,但一定还会采取其他措施吧,比如圈禁。
当然那还有人要问了,李世民为什么不把太子圈禁起来,而是杀了呢?你仔细读玄武门事变的记载就会发现,李世民当时是兵行险招,他手上的人马不及太子皇帝和齐王人马加起来的一个零头。他杀了李建成之后齐王和太子的府兵就攻到了门下,如果不是以头视众,之后会这样还不得而知。何况还不杀太子,那以太宗那么点人马根本不够打,只有断了所有人的后路,才会有一线生机。
纯手打,求点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我是赵锐杰
2013-01-28 · TA获得超过62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72
采纳率:53%
帮助的人:156万
展开全部
关系太不好;”逼”、“迫”这两个词用的太不准了,只能说是李世民碰上了他哥李建成及四弟李元吉de诡计后,就将计就计先下手为强,这是因为他哥李建成及四弟李元吉太天真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Nimbus1994
2013-01-23 · TA获得超过35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86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94万
展开全部
李世民自己想做皇位把他哥 但是新旧唐史中记载的是李世民是被迫的 这个不太可信因为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 像他这种皇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的肯定要修改史书的 三国志以后史书大多不可信就是这个原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4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