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说文解字》 改变了周、秦到汉字书的编纂方法,将所收字编成四言、七言韵语的形式,开创了部首编排法,共分为五百四十部。许氏总结了先前的“六书”理论,创造了系统解释文字之法,是先解释字义,再剖析形体构造,最后注明读音。剖析字形的方法,是以前字书中没有出现过的。《说文解字》对古文字、古文献和古史的研究多做出了重要贡献。
《辞源》是一部语文性辞典。收录内容一般止于 1840 年以前的古代汉语、一般词语、常用词语、成语、典故,兼收各种术语、人名、地名、书名、文物、典章制度。全书依十二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和 214 部首为次序排列,同部首的按笔画多少为序。单字条由字头、汉语拼音、注音字母、广韵反切、声钮、释义、书证等组成。一字多音的分别注音,用“ 1 、 2 、 3…… ”表示,多义的单字或复词则用“(一)、(二)、(三) ……”分项。全书用繁体字,专于求本、重在溯源。释义简明、用浅近的文言。专供阅读古籍、解决关于语词典故和有关古代文物典章制度等知识性的疑难。
《说文解字》更注重的是字的解释,而《辞源》则更注重词的解释,各有千秋。
一、释义为主
1、《尔雅》与郝懿行《尔雅义疏》(小学专书)
2、《广雅》与王念孙《广雅疏证》
3、阮元《经籍纂诂》与宗福邦《故训汇纂》
4、《辞通》
5、《汉语大词典》
二、形义兼释
1、《说文解字》与《说文解字系传》、清代研究《说文解字》四大家著作、丁福宝《说文解字诂林》
2、《玉篇》
3、《康熙字典》,清·张玉书、陈廷敬等编撰
4、《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
5、《甲骨文字诂林》《古文字集释》《甲骨文编》《甲骨文集释》《古文字诂林》
6、《金文诂林》《金文编》
7、《战国文字》
三、标音兼释义
1、《广韵》
2、《佩文韵府》
3、丁福宝《正续一切经音义》
4、《经典释文》
四、探寻语源
1、《释名》与王先谦《释名疏证补》
2、《同源字典》
五、研究方言
扬雄《方言》与钱绎《方言笺疏》
六、研究虚词
1、《助字辨略》
2、王引之《经传释词》
3、《经词衍释》
4、《词诠》
5、《古书虚字集释》
6、《虚词诂林》
七、综合类
《辞源》 《辞海》 《中国人名大辞典》 《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
《辞源》是一部语文性辞典。收录内容一般止于 1840 年以前的古代汉语、一般词语、常用词语、成语、典故,兼收各种术语、人名、地名、书名、文物、典章制度。全书依十二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和 214 部首为次序排列,同部首的按笔画多少为序。单字条由字头、汉语拼音、注音字母、广韵反切、声钮、释义、书证等组成。一字多音的分别注音,用“ 1 、 2 、 3…… ”表示,多义的单字或复词则用“(一)、(二)、(三) ……”分项。全书用繁体字,专于求本、重在溯源。释义简明、用浅近的文言。专供阅读古籍、解决关于语词典故和有关古代文物典章制度等知识性的疑难。
《说文解字》更注重的是字的解释,而《辞源》则更注重词的解释,各有千秋。
一、释义为主
1、《尔雅》与郝懿行《尔雅义疏》(小学专书)
2、《广雅》与王念孙《广雅疏证》
3、阮元《经籍纂诂》与宗福邦《故训汇纂》
4、《辞通》
5、《汉语大词典》
二、形义兼释
1、《说文解字》与《说文解字系传》、清代研究《说文解字》四大家著作、丁福宝《说文解字诂林》
2、《玉篇》
3、《康熙字典》,清·张玉书、陈廷敬等编撰
4、《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
5、《甲骨文字诂林》《古文字集释》《甲骨文编》《甲骨文集释》《古文字诂林》
6、《金文诂林》《金文编》
7、《战国文字》
三、标音兼释义
1、《广韵》
2、《佩文韵府》
3、丁福宝《正续一切经音义》
4、《经典释文》
四、探寻语源
1、《释名》与王先谦《释名疏证补》
2、《同源字典》
五、研究方言
扬雄《方言》与钱绎《方言笺疏》
六、研究虚词
1、《助字辨略》
2、王引之《经传释词》
3、《经词衍释》
4、《词诠》
5、《古书虚字集释》
6、《虚词诂林》
七、综合类
《辞源》 《辞海》 《中国人名大辞典》 《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