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数据结构题怎么做?

待排序的数组为<7,4,2,9,8,5,11,3>,请分析采用快速排序算法对数组第一趟排序的详细过程。... 待排序的数组为 < 7,4,2,9,8,5,11,3 > ,请分析采用快速排序算法对数组第一趟排序的详细过程。 展开
 我来答
goodboy5201314
2013-01-23 · TA获得超过19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8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4.2万
展开全部
  快速排序是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改进。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躺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不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然后再按次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
  假设要排序的数组是A[1]……A[N],首先任意选取一个数据(通常选用第一个数据)作为关键数据,然后将所有比它的数都放到它前面,所有比它大的数都放到它后面,这个过程称为一躺快速排序。一躺快速排序的算法是:
  1)、设置两个变量I、J,排序开始的时候I:=1,J:=N;
  2)以第一个数组元素作为关键数据,赋值给X,即X:=A[1];
  3)、从J开始向前搜索,即由后开始向前搜索(J:=J-1),找到第一个小于X的值,两者交换;
  4)、从I开始向后搜索,即由前开始向后搜索(I:=I+1),找到第一个大于X的值,两者交换;
  5)、重复第3、4步,直到I=J;
  例如:待排序的数组A的值分别是:(初始关键数据X:=49)
  A[1] A[2] A[3] A[4] A[5] A[6] A[7]:
  49 38 65 97 76 13 27
  进行第一次交换后: 27 38 65 97 76 13 49
  ( 按照算法的第三步从后面开始找
  进行第二次交换后: 27 38 49 97 76 13 65
  ( 按照算法的第四步从前面开始找>X的值,65>49,两者交换,此时I:=3 )
  进行第三次交换后: 27 38 13 97 76 49 65
  ( 按照算法的第五步将又一次执行算法的第三步从后开始找
  进行第四次交换后: 27 38 13 49 76 97 65
  ( 按照算法的第四步从前面开始找大于X的值,97>49,两者交换,此时J:=4 )
  此时再执行第三不的时候就发现I=J,从而结束一躺快速排序,那么经过一躺快速排序之后的结果是:27 38 13 49 76 97 65,即所以大于49的数全部在49的后面,所以小于49的数全部在49的前面。
  快速排序就是递归调用此过程——在以49为中点分割这个数据序列,分别对前面一部分和后面一部分进行类似的快速排序,从而完成全部数据序列的快速排序,最后把此数据序列变成一个有序的序列,根据这种思想对于上述数组A的快速排序的全过程如图6所示:
  初始状态 {49 38 65 97 76 13 27}
  进行一次快速排序之后划分为 {27 38 13} 49 {76 97 65}
  分别对前后两部分进行快速排序 {13} 27 {38}
  结束 结束 {49 65} 76 {97}
  49 {65} 结束
  结束
  图6 快速排序全过程
  1)、设有N(假设N=10)个数,存放在S数组中;
  2)、在S[1。。N]中任取一个元素作为比较基准,例如取T=S[1],起目的就是在定出T应在排序结果中的位置K,这个K的位置在:S[1。。K-1]<=S[K]<=S[K+1..N],即在S[K]以前的数都小于S[K],在S[K]以后的数都大于S[K];
  3)、利用分治思想(即大化小的策略)可进一步对S[1。。K-1]和S[K+1。。N]两组数据再进行快速排序直到分组对象只有一个数据为止。
  如具体数据如下,那么第一躺快速排序的过程是:
  数组下标: 1 2 3 4 5 6 7 8 9 10
  45 36 18 53 72 30 48 93 15 36
  I J
  (1) 36 36 18 53 72 30 48 93 15 45
  (2) 36 36 18 45 72 30 48 93 15 53
  (3) 36 36 18 15 72 30 48 93 45 53
  (4) 36 36 18 15 45 30 48 93 72 53
  (5) 36 36 18 15 30 45 48 93 72 53
  通过一躺排序将45放到应该放的位置K,这里K=6,那么再对S[1。。5]和S[6。。10]分别进行快速排序。
  一般来说,冒泡法是程序员最先接触的排序方法,它的优点是原理简单,编程实现容易,但它的缺点就是--程序的大忌--速度太慢。下面我介绍一个理解上简单但编程实现上不是太容易的排序方法,我不知道它是不是现有排序方法中最快的,但它是我见过的最快的。排序同样的数组,它所需的时间只有冒泡法的 4% 左右。我暂时称它为“快速排序法”。
  “快速排序法”使用的是递归原理,下面我结合一个例子来说明“快速排序法”的原理。首先给出一个数组{53,12,98,63,18,72,80,46, 32,21},先找到第一个数--53,把它作为中间值,也就是说,要把53放在一个位置,使得它左边的值比它小,右边的值比它大。{21,12,32, 46,18,53,80,72,63,98},这样一个数组的排序就变成了两个小数组的排序--53左边的数组和53右边的数组,而这两个数组继续用同样的方式继续下去,一直到顺序完全正确。
  我这样讲你们是不是很胡涂,不要紧,我下面给出实现的两个函数:
  /*
  n就是需要排序的数组,left和right是你需要排序的左界和右界,
  如果要排序上面那个数组,那么left和right分别是0和9
  */
  void quicksort(int n[], int left,int right)
  {
  int dp;
  if (left<right) {
  /*
  这就是下面要讲到的函数,按照上面所说的,就是把所有小于53的数放
  到它的左边,大的放在右边,然后返回53在整理过的数组中的位置。
  */
  dp=partition(n,left,right);
  quicksort(n,left,dp-1);
  quicksort(n,dp+1,right); //这两个就是递归调用,分别整理53左边的数组和右边的数组
  }
  }
  我们上面提到先定位第一个数,然后整理这个数组,把比这个数小的放到它的左边,大的放右边,然后
  返回这中间值的位置,下面这函数就是做这个的。
  int partition(int n[],int left,int right)
  {
  int lo,hi,pivot,t;
  pivot=n[left];
  lo=left-1;
  hi=right+1;
  while(lo+1!=hi) {
  if(n[lo+1]<=pivot)
  lo++;
  else if(n[hi-1]>pivot)
  hi--;
  else {
  t=n[lo+1];
  n[++lo]=n[hi-1];
  n[--hi]=t;
  }
  }
  n[left]=n[lo];
  n[lo]=pivot;
  return lo;
  }
  这段程序并不难,应该很好看懂,我把过程大致讲一下,首先你的脑子里先浮现一个数组和三个指针,第一个指针称为p指针,在整个过程结束之前它牢牢的指向第一个数,第二个指针和第三个指针分别为lo指针和hi指针,分别指向最左边的值和最右边的值。lo指针和hi指针从两边同时向中间逼近,在逼近的过程中不停的与p指针的值比较,如果lo指针的值比p指针的值小,lo++,还小还++,再小再++,直到碰到一个大于p指针的值,这时视线转移到hi指针,如果 hi指针的值比p指针的值大,hi--,还大还--,再大再--,直到碰到一个小于p指针的值。这时就把lo指针的值和hi指针的值做一个调换。持续这过程直到两个指针碰面,这时把p指针的值和碰面的值做一个调换,然后返回p指针新的位置。
老师小乔
2013-01-23 · TA获得超过3680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985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679万
展开全部
假设要排序的数组是A[0]……A[N-1],首先任意选取一个数据(通常选用第一个数据)作为关键数据,然后将所有比它的数都放到它前面,所有比它大的数都放到它后面,这个过程称为一躺快速排序。一躺快速排序的算法是:
1)、设置两个变量I、J,排序开始的时候I:=0,J:=N-1;
2)以第一个数组元素作为关键数据,赋值给X,即X:=A[0];
3)、从J开始向前搜索,即由后开始向前搜索(J:=J-1),找到第一个小于X的值,两者交换;
4)、从I开始向后搜索,即由前开始向后搜索(I:=I+1),找到第一个大于X的值,两者交换;
5)、重复第3、4步,直到I=J;
我们看一下:
A[0] A[1] A[2] A[3] A[4] A[5] A[6] A[7]
7 4 2 9 8 5 11 3
1、i=0,j=7
2、X=7
3、从j=7向前找,A[7]<X,A[7]与A[0]交换,j=6
A[0] A[1] A[2] A[3] A[4] A[5] A[6] A[7]
3 4 2 9 8 5 11 7
4、从i=0向后找,A[3]>X,A[7]与A[3]交换,i=1
A[0] A[1] A[2] A[3] A[4] A[5] A[6] A[7]
3 4 2 7 8 5 11 9
5、从j=6向前找,A[5]<X,A[3]与A[5]交换,j=5
A[0] A[1] A[2] A[3] A[4] A[5] A[6] A[7]
3 4 2 5 8 7 11 9
6、从i=1向后找,A[4]>X ,A[4]与A[5]交换,i=2
A[0] A[1] A[2] A[3] A[4] A[5] A[6] A[7]
3 4 2 5 7 8 11 9
7、从j=5向前找,A[3]<X,A[3]与A[4]交换,j=4
A[0] A[1] A[2] A[3] A[4] A[5] A[6] A[7]
3 4 2 7 5 8 11 9
8、从i=2向后找,i=3,没有
A[0] A[1] A[2] A[3] A[4] A[5] A[6] A[7]
3 4 2 7 5 8 11 9
9、从j=4向前找,,j=3,没有
A[0] A[1] A[2] A[3] A[4] A[5] A[6] A[7]
3 4 2 7 5 8 11 9
10、此时i=j,结束第一趟交换。
看着算法自己理解,欢迎批评指正。
楼主也也可以自己从网上查一下这个算法,也有例题可以参考。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dd19880510
2013-01-24 · TA获得超过464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37万
展开全部
楼上那位把整个理论与实现都搬过来了...够壮观,我就针对这题给你讲一下吧,假设数组A表示为:
无 7 4 2 9 0 5 11 3 ......值
-1 0 1 2 3 4 5 6 7 ......索引号
i,j key ......初始时三个变量的初始位置,置于是指针还是啥,随意
经典快排思想如下
1:首先选取最后一个值作为键值,即将key变量指向A[7];
2:初始化遍历用的变量i,j为-1,即数组开头的前面一位;其中i是当前所遍历的数值,j+1是当前遍历过的所有数值中序号最小的比key值大的数值的索引号
3:开始从0-6逐个遍历数组:
i=0:a[0] = 7,>a[key],即发现第一个大于key值的值,j不变
i=1:a[1] = 4,>a[key],发现第二个大于key的值,j不变
i=2:a[2] = 2,<a[key],发现小于key值得值,将其与目前所知道的数值大于key中索引号最小的值交换位置,即a[j+1]=a[0],然后将j重新指向索引最小的比key值大的数,j++即j=0;
序列第一次发生变化:2 4 7 9 0 5 11 3 然后继续遍历
i=3:a[3] = 9,>a[key],j不变
i=4:a[4] = 0, <a[key],同i=2时的操作之后
序列第二次发生变化:2 0 7 9 4 5 11 3 此时j++后j=1
i=5:a[5] = 5,不变
i=6:a[6] = 11,不变
i=key:遍历结束,将key值与当前比其大的数值中索引最小的值交换,即a[j+1]=a[2]
序列第三次发生变化:2 0 3 9 4 5 11 7
返回j+1,即2,完成第一次排序,所作的事情就是将比a[2]=3小的值全放到其左边,比其大的值全在右边,所以位于a[2]的值的序号就是最终序号
楼上那位是选的a[0]作为key,不过原理是一样的,你可以结合一起来看,他就是把所有比a[3]=7小的放其左边,其余右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