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死沙场的士兵尸体是如何处理的?
俗话说“士无贪生之意,将有必死之心”,对于将士们来说,马革裹尸、战死沙场,或许是他们不变的归宿。中国自步入氏族社会之后,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部落之间就出现了战争,随着国家的建立,战争规模越来越大。中国自秦始皇第一次统一中国以来,又经历了数十个朝代,割据政权就不可胜数了,期间战争频繁,将士们死伤无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由此可见一斑。那么这些战死沙场的士兵尸体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我们都知道尸体如果不处理,是会出很大问题的,最严重的就是造成瘟疫,甚至是污染水源,特别是城市作战,一旦不处理,那后果就严重了。对待士兵尸体,不外乎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则较为残酷,那就是直接不处理,曝尸荒野。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敌军全军覆没而我军又是惨胜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在草原战争中,这些尸体往往就成了天上秃鹫、老鹰和野狼的食物。
第二种就是挖坑掩埋,这是战争后最为常见的处理方式,不仅能够防止瘟疫,而且给了战死士兵们足够的尊重,即挖一个坑,把士兵尸体们搬进去,可以火化也可以不火化。在现代的考古之中,我们总能看见发现什么万人坑的,事实上很多就是尸体处理。当然比较严重的就是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就是直接赶入坑中。
第三种是筑京观。这是性质非常恶劣的,即把士兵尸体堆起来,有如埃及金字塔一般,形成所谓的“京观”,更为恶劣的是,有的是直接砍掉士兵头颅筑成京观,以此来达到炫耀战争成果和震慑敌军的目的。在隋朝隋炀帝杨广攻打高句丽时,因为隋炀帝的乱指挥,使得无数大隋将士惨死,尸体就被高句丽筑成京观,令人愤怒。
第四种则是最为恐怖的,那就是直接吃了。在五胡乱华时期,鲜卑族入侵北方后,就直接把女子绑架,晚上供他们发泄,白天就吃了,被称之为“两脚羊”。更为让人感到愤怒的是张献忠在四川时,居然还把降卒甚至是普通百姓杀掉后腌制成肉,充作军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