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感悟精选一: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某老太太,两个女儿一个儿子,老伴几年前过世,毕生的积蓄给儿子买了楼房。几年后,她最后在跟儿媳妇的多年斗争中败下阵来,被迫搬到小女儿家居住。小女儿家境窘迫,一家三口租了一个插间(一套房子中的一间屋子),房间小且乱。儿子和大女儿每月给三百块钱,小女儿负责照顾,老太太租下了小女儿隔壁的另一间屋,拼拼凑凑总算租下了一个简陋的两居室。老太太和14岁的外孙子一间,小女儿和女婿一间。
老太太总是絮叨,说这六十几年来的辛酸,埋怨老伴儿把钱都给儿子买了房子,结果儿子不养活她。老太太总是掉眼泪,说如果没有这一身病,找个农村老头,好歹给她一口饭吃。老太太宗是委屈,说一辈子都是自我当家作主,此刻要看小女儿的脸色过日子。老太太总是期许,有一天能有个自我的房子,遮风挡雨就好。
这个老太太,68岁,属鸡,是我母亲养父的弟弟的媳妇,我小时候在她家里长大,叫她姥。我五个半月的时候,由于我母亲打麻将过于认真,我数次从炕上掉到地上,家里决定给我找个人家照看我。机缘巧合,老太太再四十二三岁的时候,荣升为姥姥,开始带着我生活。最初的那段时刻,我母亲出手阔绰,一个月五十块的生活费能够养活一大家子人。然后,我父母的商人本性就显露了出来,生活费不按时给不说,连牛奶也不肯买了,姥姥姥爷买不起昂贵的奶粉,我不到一岁就开始喝粥吃面条,开始了有滋有味的生活。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每个假期都在姥姥家度过,开学的时候打都打不回去,有时候都开学一个星期了,我还赖在姥姥家的炕上不肯走。在每个假期都写保证书,早去早回,在每个开学的时候都被暴打N次才能扯回家里。我那时候都不肯睡觉,怕在睡梦中被扔上车带回家。这样的惨剧确实发生过,我一觉醒来发现已经不在火炕上,而是在家,嚎啕大哭一个星期都是常见的。
对于我来说,姥姥家是天堂,自我家是地狱,即便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是天堂和地狱。然而如今,姥跟我说,她老无所依。每次回去,都大包大包的买东西,也塞些钱给她,她舍不得花,我再塞给我老姨,让给姥买东西。可这些,都不解决根本的问题,我跟她说,要不就来北京跟我一齐过吧,我养活你。老太太哭着说,我不好你养活,你也不是我什么人,我自我儿子都不养活我,我不好你养活。我看那么多孩子,就你一个有良心,我自我儿子都没有良心……
落泪。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感悟精选二: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匆匆那年经典语录)
这是我在《中国人的一天》2011年第76期看见的一张照片,名字叫做远征军老兵周井玉的晚餐。
这张照片存在我的电脑里已经两个多月了,看过之后一向舍不得删除。老人脸上的每一丝像刀刻的皱纹都能够牵动我的心里最柔软的神经。
画面上的是一个为祖国奉献了整个青春的已经不再年轻的人,我不知道当初他在炮火中爬起来的时候会不会想到这天如此凄凉的晚年生活,老人就是家住在丘陵地区已经86岁高龄的远征军老兵周井玉。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 *** 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派遣的出国作战部队。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的反攻胜利,重新打通了国际交通线,使得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入中国;把日军赶出了中国西南大门,揭开了对日反攻的序幕;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日军,为盟军收复全缅甸创造了有利条件。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中国远征军用鲜血和性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
老人自述说:1942年从四川老家金堂到什邡去摘烟叶打工时被抓壮丁,参加当地部队。之后抗战需要,组建滇西远征军,在当地部队每连抽10人去验,验起后从成都九眼桥坐船到泸州蓝田坝,再经贵州赤水、毕节等地到云南曲靖,在曲靖坐火车到昆明,还记得当年的火车是闷罐车,没有座位。在昆明住了大概1—2周后又出发经楚雄、下关等地到姚关、酒坊,记得有热水塘,水是热的。
在姚关编入71军261团(后查证是71军87师261团),记得是先分到战车防御排,老人说后又到是步兵连队,前前后后在龙陵的时刻大概一年多左右。记得最清楚的长官名字是宋希濂。岁月流沙磨砺著老兵的记忆,战争中具体的人和事大多淡忘,只有那些刻骨铭心的事还记得。在老人支离破碎的回忆中,渐渐复原了当年经历过的一些状况。
在滇西战争中,攻打龙陵尤为深刻的是老东那一战,老人在老东坡与日军拼刺刀负伤,肩膀被刺刀捅穿,但没有伤及骨头。在老东坡一战,老人说捅死过两个日本兵。周井玉在老东坡负伤后先抬到前方医院包扎,前方医院设在树林里。再送到后方医院黄草坝,后方医院设在一个庙子里。在黄草坝医院住了一个月,因伤口长期不能愈合,后又转到在芒市的美国医院。医生用布条穿过伤口,反复拉动,把伤口里的朽肉拉出来再上药。在美国医院学到了一些简单的英语,至今还能说出一些简短的英语词汇。在芒市伤好后找不到部队了,那时日本已经投降,就和伤兵一齐坐车到遵义。在一路走路讨饭回到四川老家金堂。:
老人家住丘陵地区,老伴于三年前去世,两个女儿已远嫁外地。女儿夫家也是丘陵地区,没有闲钱玉米供养老人,根本顾不上老人的日常生活。现年已86岁的老人还要爬坡上坎,挑担施肥。老人说,地里的庄稼也就勉强够吃,不干活怎样行,挑担挑不动就半担半担地挑。
四川金堂所处的位置是成都旱情最重的地方。老人透过直径约一米的水窖口子,能够看到水面距离地面约有2米多深。这个水窖是专门用来储存饮用水的救命池子,深3米,此刻只剩下不到1/4的水了。水窖离家还有一段距离,下雨天更加难走。这就是老人的家,但是这算是一个家吗!遇上刮风下雨的天气怎样办?
然后老人就去菜窑子里取红薯,菜窖在菜园子边的地下一米五深处,里面贮藏的是去年的红薯,从窖里取出红薯,86岁的老人要艰难地爬上这个齐腰深的地方。
老人先在锅里加了一把米,今春剩下的粮食不多了,手上装粮食的袋子已经快要空了。老人再把红薯去皮切片和大米放在一齐,大米不多,加些红薯配合著吃。然后开始烧火做饭,柴草是去去年的玉米杆,玉米杆火力不行,主要用来点火,还要节约著用,厨具就挂在50年代打垒的土墙上。厨房每到冬天,风会从各个缝隙里刮进来。(关心的话)
锅里的红薯饭已经熟了,薯多饭少,就著红薯饭的是前几天剩下来的辣椒酱。这就是远征军老兵的晚饭!能吃饱就算好的,更别谈什么营养。独居的老兵周井玉除了一份新农合医疗保险外,没有任何其他经济来源,生活十分拮据,家里还住着50年代干打垒的土房子,下雨天常漏雨,生活在都市里的咱们怎样去想象那样的一种生活!
龙陵血战,抗战老兵,民族英雄!这天,就是这样老无所依吗?已经是21世纪了,竟然还有这样的生活。咱们就应感恩的一代人,竟这样凄凉地度过晚年!咱们倡导关注民生的 *** 是不是要做出些实际行动,去关心这一类人,给他们本就应得到的人情温暖。
咱们亲爱的老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你独自一人,还记得当初作为英雄的荣耀吗,还是心酸地回忆著那段逝去的往事,泪水就从你衰老的脸上顺着岁月的沟壑滑下。
感悟精选三:
若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若有一天你会不会记起
咱们以前那么的发奋
就是为了用力在一齐
但是有一天连你也将要离去
你会不会依然无缘无故受委屈(做人)
你会不会依旧在书桌旁哼著小曲
念叨着我不好嫁我要娶
你会不会还是那么霸道
跟着大家一齐哭一齐闹
那年的嬉笑
是否已经烟消
你会不会还残留着那些骄傲
以前爱着你的我爱着我的你
我是真的很害怕会离开
但是时光终会把那么相爱的两人分开
咱们就像无能为力的蠢材
若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你会不会依旧如天使
笑眯眯地告诉我其实咱们都不曾忘记
那些以前在一齐的痕迹
《献给所有爱过被爱过的深情的少年们,咱们都以前爱过或者被爱过——无论是友情、感情或是亲情。正因我曾说过,友情,有点像亲情,又有点像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