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真的没落了吗?
展开全部
97回归后,香港电影开始走向没落,真的是这样吗?这样的时间节点难免会让人产生误解,事实上从90年代中期开始,香港电影已经展现出了疲态。如果说香港电影是一种情怀,那今天他已经是过去式了,如果把香港电影看做地域发展的产业,时至今日香港电影依然是前进的。经济危机,盗版,好莱坞电影的兴起,韩国电影抢占市场,sars,本土电影票房剧降都是造成香港电影衰落的原因
香港电影的拐点,在1993年达到顶峰后,开始走下坡路,单从电影产量就开始下降了
电影市场对比
1993年发生了两件事情,一是在美国 Turner 及Disney 购并New Line 与Miramax,二是中国电影改革的关键文件3 号推出,这都推动了香港电影走向衰落
香港电影(Hong Kong Film)是华语电影的先驱者。华语电影是分割成四个地方发展的:香港电影、大陆电影、新加坡电影和台湾电影。在1997年回归之前,香港已发展成为华语世界(包括海外华人社会)以至东亚电影的制作基地之一。几十年来,香港一直是电影工业基地之一和电影出口地之一,人们把它称做“东方好莱坞”。如何走向了没落,至少有这几个原因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
1、邵氏电影公司的转型
从80年代开始,邵逸夫的电影公司把重心转移到了电视剧上面,这也是为什么80年代电视剧如此火爆,而电影开始减产。曾经出品过很多精品电影的邵氏,不知道是窥探到了时代的脉搏,还是后起之秀电影公司的压力,工作重心转移。
2、台湾市场的流失:台湾市场是香港电影的主要输出对象,台湾本地电影的崛起以及香港电影的泡沫化导致香港电影在台湾的影响力锐减,台湾民众的重心回归本地电影。这个理由十三少是不赞同的,在1989年开始推行一年一度的"国片制作辅导金",大力扶植本土电影,确实是在逐渐压缩外来影片,香港影片在短期内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由于台湾本身的电影基因不够,本土片很难盈利,香港电影拥有更强的明星号召力和电影卖埠价值,于是大量的台湾电影制作公司纷纷将资金输送到香港拍片,然后以'出口转内销"的方式将这些影片以港片的形式再进口到台湾上映,这就是所谓的"台产港片",所以总体而言,香港电影并未由于台湾的本土化政策而受到大的冲击,所以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3、电影人才的流失:90年代很多的香港导演以及明星前往美国好莱坞发展,导演有吴宇森、徐克、洪金宝、林岭东、袁和平、于仁泰、唐季礼等,演员有成龙、李连杰、周润发、杨紫琼等。我们必须弄清楚香港电影由繁华走向没落的转折点具体是在93年,而大导演,大明星的流失几乎都是在95年之后,举几个例子,95年成龙凭借《红番区》成功打入好莱坞,李连杰和徐克在96年合作的《黑侠》上映,这才引起了美国电影公司的关注,周润发的好莱坞**作《替身杀手》更是在98年才出现。吴宇森93年赴美国发展,直到97年才靠电影《变脸》正式在好莱坞站稳脚跟,这样的例子大家可以通过翻阅他们的履历来分析,所以十三少想指出的就是:不是由于大批名导和明星赶赴海外发展才导致香港本土电影的不景气,而是由于香港电影的萎靡让他们失去了信心这才选择走向国际,同时作为已经在本土达到事业巅峰的他们何尝不希望走向更大的舞台?
4、盗版横行:把盗版泛滥归结为香港电影市场萎缩的罪魁祸首更是无稽之谈。当时的电影制作公司大多有黑帮背景,很多的影迷朋友都应该清楚。盗版商部分是有些后台,但谁也不敢得罪电影帮幕后的老大,他们经常会换着地方偷偷出售,一段时间内也让电影发行商亏了不少。后来电影制作公司就找到了这些盗版商,二者商议在电影放映的前两周,不允许在香港本土传播盗版,电影制作公司给予盗版商一些钱作为补偿,那拍好的盗版碟怎么处理?那还不简单,抬头望去,对面就是大陆,直接派几艘走私船一船一船地运到大陆去卖。所以其实很长一段时间里电影制作公司和盗版商是和睦相处的,有钱一起挣,他们是利益共同体,彼此之间的利益并未受到实质性的影响,所以这种说法也是不成立的。
5、好莱坞电影的发展
90年代好莱坞的电影可以说已经波及了全球热爱电影的影迷,派拉蒙、华纳等一大批电影公司相应美国尼克松政府对电影业实行了一系列税收减免政策,电影产业逐渐恢复,1994年电影品质可以说是电影史上最好的一年
2000年后,无间道的出现似乎预示着香港电影的复苏,但这更像回光返照一样,内地电影市场的崛起,电影人的相继北上,香港电影的港片也不再有真正的港片的味道,香港电影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把更多的期待放在华语电影上或许是影迷的最好选择,当韩国电影,泰国电影,美国电影发展如此迅猛时候,我们应该坚定的支持华语电影的影人。
香港电影的拐点,在1993年达到顶峰后,开始走下坡路,单从电影产量就开始下降了
电影市场对比
1993年发生了两件事情,一是在美国 Turner 及Disney 购并New Line 与Miramax,二是中国电影改革的关键文件3 号推出,这都推动了香港电影走向衰落
香港电影(Hong Kong Film)是华语电影的先驱者。华语电影是分割成四个地方发展的:香港电影、大陆电影、新加坡电影和台湾电影。在1997年回归之前,香港已发展成为华语世界(包括海外华人社会)以至东亚电影的制作基地之一。几十年来,香港一直是电影工业基地之一和电影出口地之一,人们把它称做“东方好莱坞”。如何走向了没落,至少有这几个原因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
1、邵氏电影公司的转型
从80年代开始,邵逸夫的电影公司把重心转移到了电视剧上面,这也是为什么80年代电视剧如此火爆,而电影开始减产。曾经出品过很多精品电影的邵氏,不知道是窥探到了时代的脉搏,还是后起之秀电影公司的压力,工作重心转移。
2、台湾市场的流失:台湾市场是香港电影的主要输出对象,台湾本地电影的崛起以及香港电影的泡沫化导致香港电影在台湾的影响力锐减,台湾民众的重心回归本地电影。这个理由十三少是不赞同的,在1989年开始推行一年一度的"国片制作辅导金",大力扶植本土电影,确实是在逐渐压缩外来影片,香港影片在短期内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由于台湾本身的电影基因不够,本土片很难盈利,香港电影拥有更强的明星号召力和电影卖埠价值,于是大量的台湾电影制作公司纷纷将资金输送到香港拍片,然后以'出口转内销"的方式将这些影片以港片的形式再进口到台湾上映,这就是所谓的"台产港片",所以总体而言,香港电影并未由于台湾的本土化政策而受到大的冲击,所以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3、电影人才的流失:90年代很多的香港导演以及明星前往美国好莱坞发展,导演有吴宇森、徐克、洪金宝、林岭东、袁和平、于仁泰、唐季礼等,演员有成龙、李连杰、周润发、杨紫琼等。我们必须弄清楚香港电影由繁华走向没落的转折点具体是在93年,而大导演,大明星的流失几乎都是在95年之后,举几个例子,95年成龙凭借《红番区》成功打入好莱坞,李连杰和徐克在96年合作的《黑侠》上映,这才引起了美国电影公司的关注,周润发的好莱坞**作《替身杀手》更是在98年才出现。吴宇森93年赴美国发展,直到97年才靠电影《变脸》正式在好莱坞站稳脚跟,这样的例子大家可以通过翻阅他们的履历来分析,所以十三少想指出的就是:不是由于大批名导和明星赶赴海外发展才导致香港本土电影的不景气,而是由于香港电影的萎靡让他们失去了信心这才选择走向国际,同时作为已经在本土达到事业巅峰的他们何尝不希望走向更大的舞台?
4、盗版横行:把盗版泛滥归结为香港电影市场萎缩的罪魁祸首更是无稽之谈。当时的电影制作公司大多有黑帮背景,很多的影迷朋友都应该清楚。盗版商部分是有些后台,但谁也不敢得罪电影帮幕后的老大,他们经常会换着地方偷偷出售,一段时间内也让电影发行商亏了不少。后来电影制作公司就找到了这些盗版商,二者商议在电影放映的前两周,不允许在香港本土传播盗版,电影制作公司给予盗版商一些钱作为补偿,那拍好的盗版碟怎么处理?那还不简单,抬头望去,对面就是大陆,直接派几艘走私船一船一船地运到大陆去卖。所以其实很长一段时间里电影制作公司和盗版商是和睦相处的,有钱一起挣,他们是利益共同体,彼此之间的利益并未受到实质性的影响,所以这种说法也是不成立的。
5、好莱坞电影的发展
90年代好莱坞的电影可以说已经波及了全球热爱电影的影迷,派拉蒙、华纳等一大批电影公司相应美国尼克松政府对电影业实行了一系列税收减免政策,电影产业逐渐恢复,1994年电影品质可以说是电影史上最好的一年
2000年后,无间道的出现似乎预示着香港电影的复苏,但这更像回光返照一样,内地电影市场的崛起,电影人的相继北上,香港电影的港片也不再有真正的港片的味道,香港电影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把更多的期待放在华语电影上或许是影迷的最好选择,当韩国电影,泰国电影,美国电影发展如此迅猛时候,我们应该坚定的支持华语电影的影人。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