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在黄河流域农耕文明中的作用
黄土在黄河流域农耕文明中的作用如下:
依黄土而生,傍黄水而长,黄河流域的旱作农业自成一体,绵延不断。黄土大地孕育的农耕文明是黄河文明长盛不衰的根基,也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奥秘所在。本文在参考《中国古代农业》等著作的基础上,对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发展脉络、特点、影响等进行梳理,以增进人们对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了解和认识。
黄河流域农业的形成,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密切关系。8000~3000年前,黄河流域处于全新世的气候最佳时期,又称仰韶温暖期。夏商时期,黄河流域的气候也十分温暖,当时的亚热带北界约在今河南北部的安阳一带。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2℃~5℃,降水量也较今日多些。
黄河流域的土壤多是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土质肥沃疏松,土壤结构优良,储水和排水能力强,养分和水分易上升,为农作物所利用。与长江流域相比,黄河流域的地下水位较低,加上土壤渗水性好,方便灌溉,且不易形成长时间的洪涝。黄河流域的农耕即产生于这种有利的自然条件下。
黄土高原简介:
黄土高原(Loess Plateau)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广义上的黄土高原即黄土区,黄土面积63.5万平方千米,其中原生黄土38.1万平方千米,次生黄土25.4万平方千米,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
狭义上的黄土高原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包括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和青海东部,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本词条依据广义定义对黄土高原进行介绍。
黄土高原东西长1000余千米,南北宽750千米,包括中国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之上,海拔高度800~3000米。
2018-06-11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