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xī yáng,指傍晚的太阳;也指山的西面;另外还用以比喻晚年。由于接近黄昏时,夕阳通常为橙红色。
黄昏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huáng hūn,基本意思是指日落以后到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夕阳和黄昏具体到何时是不停的变化的。每个地方的时间都不是一样的。
拓展资料:
黄昏引证释义
1、日落以后到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注:每天都有的)
《楚辞·离骚》:“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唐·李商隐《乐游原》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东周列国志》第八回:“其时黄昏将尽,孔父在内室饮酒,闻外面叩门声急,使人传问。”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一日中,自昧爽至黄昏,摇筒者恒琅琅然。”
冰心《寄小读者》七:“每日黄昏的游泛,舟轻如羽。”
2、昏黄,光色较暗。
宋·林逋《山园小梅》诗之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草名。王孙的别名。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王孙》。
4、时辰名。这是一昼夜十二时中的第十一个时辰戌时,它指晚上的19~21时。
夕阳是指傍晚的太阳。是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具体时间春夏秋冬不同,夏天一般是下午5点至6点左右,冬天一般是下午4点至5点左右。
黄昏是指日落以后到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具体时间:夏天一般是下午6点至7点,冬天一般是下午,5点至6点左右。
拓展资料:
夕阳,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xī yáng,指傍晚的太阳;也指山的西面;另外还用以比喻晚年。由于接近黄昏时,夕阳通常为橙红色。
1.指山的西面。 《诗·大雅·公刘》:"度其夕阳,豳居允荒。"
毛传:"山西曰夕阳。"
《释名·释山》:"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随日所照而名之也。"
2.傍晚的太阳。
晋 庾阐《狭室赋》:"南羲炽暑,夕阳傍照。"
李商隐《登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冰心 《寄小读者》二二:"每天黄昏独自走到山顶看日落,看夕阳自戚叩落亚的最高峰尖下坠,其红如火!"
余亚飞《晚 霞》"尽管夕阳已西下,余晖还在照云天。"
黄昏
黄昏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huáng hūn,基本意思是指日落以后到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也指昏黄,光色较暗。出自《楚辞·离骚》。
引证释义
1、日落以后到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注:每天都有的)
《楚辞·离骚》:"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唐·李商隐《乐游原》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东周列国志》第八回:"其时黄昏将尽,孔父在内室饮酒,闻外面叩门声急,使人传问。"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一日中,自昧爽至黄昏,摇筒者恒琅琅然。"
冰心《寄小读者》七:"每日黄昏的游泛,舟轻如羽。"
2013-04-08
夕阳是指傍晚的太阳。是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具体时间春夏秋冬不同,夏天一般是下午5点至6点左右,冬天一般是下午4点至5点左右。
黄昏是指日落以后到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具体时间:夏天一般是下午6点至7点,冬天一般是下午,5点至6点左右。
在东八区中,夕阳的时间是16~18时。
夕阳,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xī yáng,指傍晚的太阳;也指山的西面;另外还用以比喻晚年。由于接近黄昏时,夕阳通常为橙红色。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夕阳和黄昏具体到何时是不停的变化的。每个地方的时间都不是一样的。
扩展资料:
夕阳会产生的景色:
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都是弯曲的,接近地平线的太阳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其距离远大于高层,所以进入底层的光线迅速衰减,再加上太阳沉入地平线后所造成的地球影子,就呈现出天空中蓝灰色的暗弧;
而高层大气密度小,光散射弱,就产生了暗弧上的亮弧。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随着太阳的下落而升向天顶,随着黑暗的降临而消失。至于美丽的紫光,是因为人眼的叠合效应,使通过大气尘埃的红色光与高层大气中较纯空气的蓝色散射光叠合而产生的。
太阳变扁的幻觉,不只出现在日落,太阳跳出地平线时也是如此。这是由于光通过空气时,速度每秒减慢87千米,因而光线折射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当落日下缘接触地平线时,折射使落日的高度和宽度之比为26。5∶32,观赏者眼睛里的太阳自然就是扁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