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选24孔。
24孔是主流,28孔看似功能更强但其实实用性并不强。
口琴演奏家没有使用28孔的,都是使用24孔或更少孔数的。
在需要使用多把口琴同时演奏时,24孔更显出它的优势。
28孔是24孔的变种,也说28孔是24孔的不成功的改进型,这是有道理的。
1、从音符和排列方式方面来说
它的音符和排列方式与复音几乎一样,只是在复音的基础上多了四个音。这四个音分别为倍低音3、6、7和中音1,扩展了口琴的低音区,
因为28孔口琴多出了三个倍低音,为了使口琴在中音区和高音区与24孔口琴的排列方式和吹吸方式保持一致,所以就加了这个中音的1,这样就有了两个中音1,
24孔口琴本来有中音1,再加一个中音1,鸡肋鸡肋弃之可惜,又不能丢弃,这也使我们在吹奏低音区与中音区的八度与五度和音容易造成混乱。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8孔与24孔除了在低音区稍微有些区别以外,中音区与高音区完全一样,可见28孔本来就不是一种新类型的口琴,不过是24孔的变种,24孔吹好了,28孔不在话下。
另一方面,对口琴比较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我们的大部分的歌曲一般不会超过3个八度,用一般的复音口琴是完全可以解决。而28孔却多出了三个倍低音,说着也是音域宽了,但如果真要遇到一个音域比较宽的歌曲,28孔又显着窄了。
这样28孔就处在尴尬的境地:一般的歌曲用不到那几个倍低音,而比较宽音域的歌曲,仅仅多出三个音的28孔又不一定能解决。
其实,复音口琴的问题并不在于它的音域,因为我们有专门的低音口琴,专门的高音口琴,再加上中音口琴,一个人把这6、7把不同音域的口琴、不同风格的口琴叠加在在一块吹,那音域和钢琴有的一比,有些音色和技术,就是钢琴也望尘莫及。
复音最大的缺陷在于他没有半音,这使得我们在吹奏一些古典乐曲就面临这困难,因为大量的西方古典乐曲运用了半音,所以我们永远也无法在一支复音口琴上吹出《致爱丽丝》,好在我们现在半音阶口琴。
为了弥补复音口琴的缺陷,发明了升半音口琴,比如#c,#d等等,这样的音阶排列方式,和钢琴的白键与黑键类似。c调和#c调口琴一起吹,所有调的曲子都能吹,不过要达到这样的程度,必须要有较熟练的口琴吹奏技巧和深厚的乐理知识的造诣。
2、从技巧方面来说
28孔口琴是在24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吹奏方法和技巧是一样的,比如说新式单音、复音伴奏,比如说5度和音、8度和音,比如说分解和弦等等。能熟练吹奏24孔的,28孔的不在话下。
3、从教材方面来说
28孔口琴,都是用的是24孔的教材,因为它和24孔几乎没有区别。我现在还没有见到专门的28孔的教材,因为这样是没必要的,如果哪一天市面上出现了专门的28孔教材,那还真是稀罕事了。
我们说复音口琴,一般指的是24孔,而28孔、重音、回声等等类型其实就已经包括进去了。
当然28口琴,作为复音口琴的一个引申型,这样的探索也难能可贵,它丰富了复音口琴家族,使其更加的壮大,能使更多的人了解它,对推广复音其实是由好处的。
28孔口琴跟24孔口琴吹奏方式都一样,只是28孔口琴音域比较广而已。
扩展资料
比起其他正统乐器而言,口琴的沿革其实相当的短浅,而且世界各地的版本不一,这也是个人为何在此仅能浅论而难能深究的主要原因。
在参考过许多版本后,有些记载看法倒是放诸四海皆一致:「笙」为我国古乐器八音之一,是一种具有自由律动的簧乐器,也为最早的一种具有和声的乐器,所以它被认为是近代口琴的先驱。
笙在十八世纪时,流传到欧洲,经过一段不算短的时期渐渐地人们从它的结构而研究发明了口琴,簧风琴(Reed Organ)和萨克斯风 (Saxophone),因而笙也被公认是它们的鼻祖。
最早的簧片型乐器源于中国,大约数千年前,被称为笙“Sheng”。这种由竹簧片发声的乐器很快风靡亚洲,在传统音乐中占据重要地位。18世纪后期,Sheng传入欧洲,很快在音乐界流行开来。
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已有了笙的雏型。在出土的殷(公元前1401~前1122)墟甲骨文中有“和”的记载。“和”即是后世小笙的前身。《尔雅·释乐》记载:“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口琴
28孔口琴是24孔的进化版。吹奏方法和24孔没有大差别。28孔的音符和排列方式与复音几乎一样,只是在复音的基础上多了四个音。这四个音分别为倍低音3、6、7和中音1,扩展了口琴的低音区,因为28孔口琴多出了三个倍低音,为了使口琴在中音区和高音区与24孔口琴的排列方式和吹吸方式保持一致,所以就加了这个1,这样就有了两个中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