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发生地震特点 40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2010年3月17日,智利中部康塞普西翁市,一栋正在发售的办公楼因为“强柱弱梁”的设计而屹然不倒——虽然部分楼层楼板已经坍塌。
当地时间2月27日凌晨3时,一场8.8级特大地震突袭智利,地震强度之大震惊世界。有专家称,智利地震的破坏性堪比100个海地地震。
浩劫过后,智利与海地却交出了两份截然不同的灾害报告。海地政府估计,地震造成约30万人死亡——实际死亡人数难以准确估计。
3月16日,智利政府公布的死亡人数仅为507人(包括众多震后海啸中的丧生者)。这是一场世纪浩劫,也是个抗震奇迹。
智利是如何有效防范超级巨震的?智利的经验对其他国家有何借鉴意义?前往智利采访的本报记者努力地寻找着答案。
启示1防震的建筑设计
智利有效防御大地震的原因之一:建筑精巧的抗震设计和严格的工序监督
3月10日,广州日报记者乘车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机场前往市区。一路上交通顺畅,车流时速超过100公里。放眼望去,高速公路两旁看不到一栋倒塌的建筑。很难想象,这是一座刚刚经历了大地震劫难的城市。
尽管里氏8.8级大地震发生在距离圣地亚哥325公里之外,但圣地亚哥市感受到的地震强度也达到了8.2级。
地震发生在凌晨,圣地亚哥仍在睡梦中。大地震突袭时,不少人前一秒钟还躺在床上,后一秒钟就掉到了地上。极为罕见的是,这种极其强烈的晃动竟然持续了约两分半钟。
法律规定
所有建筑按抗9级地震设计
大地震后,李国伟连忙赶回家查看房屋的受损情况。李国伟是祖籍广州的智利华侨,2009年,他在圣地亚哥市西南边的卡雷拉探戈小镇自建了一栋别墅。
打开家门后的一幕,让李国伟觉得不可思议,经历了8.8级特大地震和一系列强烈余震后,屋里摆放的陶瓷器具竟然完好无损,整栋房子没有出现一条裂缝。
实际上,巨震之后圣地亚哥99%的房屋都成功地躲过一劫。圣地亚哥市有不少房屋开裂,但仅有20多栋房屋严重受损,600万圣地亚哥人有惊无险。
与李国伟的房屋一样,智利所有新房建设都有严格的建造程序和监督流程。一栋新房的建造过程,蕴藏着智利众多建筑成功抵抗大地震的秘密。
按照智利当地法律的规定,所有建筑在开建之前,都必须由专业机构进行设计。2009年年初,李国伟按照自己的想法画了一张房屋平面图,然后交给圣地亚哥市一家设计师事务所设计。“不需要自己操心地震的问题,设计师会考虑的。”
李国伟说,自1985年地震后,智利政府就要求所有建筑都按照抗击9级地震的标准来设计。1985年,圣地亚哥发生8级特大地震,只造成170多人死亡。
独具匠心:特意将楼板“断”成两块
一个月之后,新房设计完成了。简简单单的一栋私人住宅,设计师事务所拿出了几十张工程图纸,涵盖房屋结构、水电、煤气等各方面。
为了拿到这些设计图纸,李国伟共支付了2万美元的设计费——设计费按建筑面积收取,李国伟的别墅占地58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
随后,设计图纸被送到圣地亚哥市政府公共工程部审核,通过审核后,才能拿到政府颁发的建房许可证。报建后,政府公共工程部按造价的1%收取费用。
李国伟的别墅里有一个面山的庭院。坐在院子里的李国伟自豪地向记者介绍房子独特的防震设计:“混凝土楼板被特意设计成两块,中间用橡胶或是泡沫分隔开。当地震来临时,可以缓冲巨大的冲力,可以保证楼板不会因为扭曲而断裂。此外,房屋的梁柱里还加入了许多钢筋等加固材料。”
巧妙的防震设计是智利众多新建筑的共同特点之一。在地震中,圣地亚哥机场候机楼连接高速公路的一座桥梁一端塌陷,引发了外界的普遍质疑。对此,设计师的回应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原来,设计师是“故意这么设计的”。设计师的考虑是,如果连接桥的两端都固定连接,大地震来临时,强大的张力会拉垮与之相连的候机楼或是高速公路。只有一端固定,大地震来时,没有固定的一端受力后会自然塌下来,既保护了候机楼,又保护了公路。
记者在智利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康塞普西翁市区看到,一栋头部出现30度倾斜的高层建筑,有数层楼的楼板都塌了,但大楼的柱并未断裂。框架结构的建筑,虽然楼板塌陷,但只要大楼的柱不出问题,就不至于造成整栋楼倒塌。
由于经常遭受大地震的袭击,深知大地震的破坏力无法抵抗,所以智利防震设计的理念不是建造坚不可摧的建筑,而是尽可能地缓冲、释放地震能量,并最大限度地保全建筑物。
圣地亚哥的一位建筑设计师说,目前智利广泛采用“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这一设计理念是为了特大地震发生时,通过梁的断裂来缓冲地震能量——但是柱不会断,尽可能保证楼房不会整体倒塌,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减少伤亡。
此外,不要建太高的房子,也是智利的经验之一。除了首都圣地亚哥有一些散落在市中心的高层建筑外,老城区大多都是低层建筑。在康塞普西翁和塔瓦罗这样的中小型城市,大多都是一层或二层楼的建筑。
严格监管:结构工程师、力学计算师……
在圣地亚哥所有新房的建造过程中,严格的监督贯穿始终。
当着记者的面,李国伟扳着手指数了起来:“一次、二次、三次……”在他建房的过程中,设计师事务所的结构工程师和力学计算师曾先后7次查看工地。
第一次是在房屋动工前。施工人员在地基和周边区域各挖了几个1米多深的坑,结构工程师和力学计算师现场查看土质后,决定新房地基应该挖多深。
第二次是在选材时。所用水泥和低碳钢的型号以及钢板的厚度等,都要严格遵守设计标准。
倒地基时,结构工程师和力学计算师又来了,查看所用钢筋的粗度和分布的密度。
每一次浇铸混凝土前,监督人员都会拿走几小箱样品,送到智利大学去检测,查看混凝土的强度能否达到设计要求。智利政府规定,每栋房屋建设时混凝土样品都要送检。
在快完工时,设计人员又亲临工地展开全面查看,还仔细检查了楼顶金属架构的焊接是否牢固——
一系列的监督流程十分繁琐,而且耗时很长,但产生的效果也相当明显。
李国伟建房足足花了一年时间。在这期间,李国伟经常到工地,看着结构工程师和力学计算师在现场不讲任何情面的监督,他“反而感觉很满意”。
“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请另外一个设计师事务所的专业人士来监督这个设计师事务所的设计师,但我没有这样做。”
经济实用:精细设计、严格监督≠高房价
圣地亚哥市政府公共工程部除了负责审核图纸外,也负责验收。验收程序并不复杂,政府官员主要查看房屋是否按照设计图纸建造,查看建筑结构、外形及各种尺寸有没有严格遵循设计数据。
如此精细的防震设计,加上如此严格的流程监督,新房建成后的经济性如何,也是一个需要考量的问题。
李国伟的别墅造价并不算太高。占地58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的别墅总共花费102万美元,其中买地花费12万美元,建房花费90万美元。
几个月前,广东顺德的一个老板到圣地亚哥考察,看到李国伟的新房后赞叹不已:“同样的房子,在顺德至少要价1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智利的房价呈温和上涨的态势,但涨幅远低于中国的大城市。目前,圣地亚哥市中心高层建筑的房价,每平方米约为8000元人民币。
智利政府对于低收入人群购房有一系列的补贴政策:低收入者购买总价4万美元以下的住房,补贴4000美元;购买总价4万美元以上、8万美元以下的住房,补贴8000美元;而购买8万美元以上的住房,则没有任何补贴。
与此同时,智利政府禁止没有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在当地买房,这相当于把国际炒家的企图扼杀在了萌芽中。
启示2:强有力的事后监督
智利有效防御大地震的原因之二:强有力的事后监督确保了一整套制度的实施到位
河岸大厦倒塌已过去了11天,智利国家电视台的女记者莫尼卡也在楼前驻扎了11天,一辆新闻直播车就停在莫尼卡身边,只要有一丝新进展,她就会立即进行现场直播,告诉所有智利人。
河岸大厦:唯一的反面典型
大地震过后,河岸大厦成为了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市中心唯一一栋倒塌的高层建筑,是不折不扣的“楼倒倒”。50米高的建筑卧倒在地的照片传遍了全世界,成为智利大地震的另类标志。
康塞普西翁市的高层建筑总共不到1000栋,特大地震造成其中的57栋受损,7栋受损严重的高层建筑需要推倒或重建,其余50栋受损建筑仍有待评估。
记者看到,倒下的河岸大厦大部分框架依然完整,柱已折断,钢筋裸露在外。据了解,地震发生后大厦的头部首先折断,向一边歪了45度。就在这期间,52人从大厦里逃了出来。随后,大厦的底部也被“扯”断,整栋大楼倒塌。27名住户随后被营救了出来,8人不幸丧生。
倒楼之后:死者家属已启动诉讼程序
与河岸大厦的惨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邻不到50米的另一栋高层住宅楼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而只是发生了20度的倾斜。相形见绌,倒塌的河岸大厦在智利国内引发了另一场“地震”。
关于河岸大厦的报道连续多天占据着当地媒体最重要的版面。随着媒体刨根问底式的持续报道,全体智利人都盯上了这栋“完全不应该倒下的房子”。
地震后,智利政府专门聘请了美国的调查人员对建筑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展开调查。
大厦的建筑商名叫索库尔公司,大厦倒塌后,该公司对外声称,建造这栋建筑符合所有的法律规定。
智利国家电视台的记者玛塔说,目前河岸大厦的死者家属已启动诉讼程序,分别起诉建筑施工方和开发商。一旦法官确认大厦确实存在质量问题,被告可能会被判刑及面临巨额罚款。
智利当地一家华文报刊的总编辑包容说:“黑就是黑,白就是白,要让所有人都知道真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事后追究机制和强有力的舆论监督,才能保证一整套规定实施到位而不沦为纸上空谈。
启示3:骨子里的“防震基因”
智利有效防御大地震的原因之三: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普及的防震知识
相比于海地大地震,智利大地震尽管震级更高,但所幸震中位于圣地亚哥市以南325公里处,距离康塞普西翁市100公里,震源深度大约35公里。而海地地震的震中距离首都太子港仅有15公里,震源深度约13公里。
地理条件:地广人稀 震中远离大城市
智利特大地震造成伤亡人数少,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密不可分。
智利南北长4350公里,东西最宽处仅362公里,最窄处只有96公里,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全国人口1600万,地广人稀。
首都圣地亚哥是智利最大的城市,拥有600万人口,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城市;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仅有50万人口。记者在智利的国土上行进了2000多公里,途经大片无人地带,有时在高速公路急行1小时,路边看不到一户人家。
这样极其分散的人口分布,是智利大地震伤亡较少的客观因素之一。
习以为常 :防震意识深入骨髓
智利人普遍拥有防震意识,也是伤亡较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全球有记载的超级地震大多发生在智利。1960年5月22日,智利发生了有记录以来全球最大的地震,震级达到了惊人的里氏9.5级。地震引发了3次大海啸,共造成5700人死亡;1985年,智利又发生了一次8级大地震;今年再次发生8.8级地震。
据记载,智利是全世界地震最频发的国家,全球四分之一的地震能量是从狭长的智利释放出来的。“每个智利人都知道,每隔20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特大地震。”生活在智利的华人包先生说。
记者在与圣地亚哥人交谈时得知,平时4级左右的地震“经常发生”,是“家常便饭”。在他们的眼里,“这些(4级左右的地震)都不算是地震”。
由于地震频发,每一名智利人都有着天然的“防地震基因”。此次特大地震发生后,受灾最严重的港口城市塔卡瓦罗就上演了奇迹:地震后引发了海啸,但塔卡瓦罗海边的一个700人的渔村无一人伤亡,渔民们的防震意识深入骨髓。
发生大地震后,49岁的塔卡瓦罗渔民佩德罗什么也没带,叫上自己的孩子就往附近的一座小山上跑。根据以往的经验,佩德罗知道在如此大的地震爆发后,海啸会接踵而至。在海啸来临前的一刻,渔民们相互通知,全都跑到了山上。
大地震后,由于智利海军监控信号的人员不懂英语,错过了美国方面通报的海啸预警信号,致使智利政府震后一度取消了海啸预警。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村里的渔民全部成功逃生。
这让塔卡瓦罗市长热奴珞感到庆幸:“这主要是居民们的防范意识好。对他们来说,地震并不是新鲜事。”
心态平和:社会秩序迅速恢复
在经历了一场特大地震后,智利人平和的心态,使得灾区的社会秩序迅速恢复了正常。
在受灾最严重的康塞普西翁市,记者看到,震后人们心态平和,马路上看不到惊慌失措的面孔。一些市民还拿着相机来到倒塌的废墟前拍照。在倒塌的废墟对面,一对情侣在若无其事地热吻。
记者所住的酒店内,人们在开裂的墙壁旁安心地上网。凌晨时分,不时有余震发生,床不停地晃动,但没有一名住客跑出房外躲避。
地震后10天,前往复活节岛的游客又多了起来,智利人乐天的性格在一位游客的口中得到了印证:“地震这样的事情谁都可能遇到,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当地时间2月27日凌晨3时,一场8.8级特大地震突袭智利,地震强度之大震惊世界。有专家称,智利地震的破坏性堪比100个海地地震。
浩劫过后,智利与海地却交出了两份截然不同的灾害报告。海地政府估计,地震造成约30万人死亡——实际死亡人数难以准确估计。
3月16日,智利政府公布的死亡人数仅为507人(包括众多震后海啸中的丧生者)。这是一场世纪浩劫,也是个抗震奇迹。
智利是如何有效防范超级巨震的?智利的经验对其他国家有何借鉴意义?前往智利采访的本报记者努力地寻找着答案。
启示1防震的建筑设计
智利有效防御大地震的原因之一:建筑精巧的抗震设计和严格的工序监督
3月10日,广州日报记者乘车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机场前往市区。一路上交通顺畅,车流时速超过100公里。放眼望去,高速公路两旁看不到一栋倒塌的建筑。很难想象,这是一座刚刚经历了大地震劫难的城市。
尽管里氏8.8级大地震发生在距离圣地亚哥325公里之外,但圣地亚哥市感受到的地震强度也达到了8.2级。
地震发生在凌晨,圣地亚哥仍在睡梦中。大地震突袭时,不少人前一秒钟还躺在床上,后一秒钟就掉到了地上。极为罕见的是,这种极其强烈的晃动竟然持续了约两分半钟。
法律规定
所有建筑按抗9级地震设计
大地震后,李国伟连忙赶回家查看房屋的受损情况。李国伟是祖籍广州的智利华侨,2009年,他在圣地亚哥市西南边的卡雷拉探戈小镇自建了一栋别墅。
打开家门后的一幕,让李国伟觉得不可思议,经历了8.8级特大地震和一系列强烈余震后,屋里摆放的陶瓷器具竟然完好无损,整栋房子没有出现一条裂缝。
实际上,巨震之后圣地亚哥99%的房屋都成功地躲过一劫。圣地亚哥市有不少房屋开裂,但仅有20多栋房屋严重受损,600万圣地亚哥人有惊无险。
与李国伟的房屋一样,智利所有新房建设都有严格的建造程序和监督流程。一栋新房的建造过程,蕴藏着智利众多建筑成功抵抗大地震的秘密。
按照智利当地法律的规定,所有建筑在开建之前,都必须由专业机构进行设计。2009年年初,李国伟按照自己的想法画了一张房屋平面图,然后交给圣地亚哥市一家设计师事务所设计。“不需要自己操心地震的问题,设计师会考虑的。”
李国伟说,自1985年地震后,智利政府就要求所有建筑都按照抗击9级地震的标准来设计。1985年,圣地亚哥发生8级特大地震,只造成170多人死亡。
独具匠心:特意将楼板“断”成两块
一个月之后,新房设计完成了。简简单单的一栋私人住宅,设计师事务所拿出了几十张工程图纸,涵盖房屋结构、水电、煤气等各方面。
为了拿到这些设计图纸,李国伟共支付了2万美元的设计费——设计费按建筑面积收取,李国伟的别墅占地58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
随后,设计图纸被送到圣地亚哥市政府公共工程部审核,通过审核后,才能拿到政府颁发的建房许可证。报建后,政府公共工程部按造价的1%收取费用。
李国伟的别墅里有一个面山的庭院。坐在院子里的李国伟自豪地向记者介绍房子独特的防震设计:“混凝土楼板被特意设计成两块,中间用橡胶或是泡沫分隔开。当地震来临时,可以缓冲巨大的冲力,可以保证楼板不会因为扭曲而断裂。此外,房屋的梁柱里还加入了许多钢筋等加固材料。”
巧妙的防震设计是智利众多新建筑的共同特点之一。在地震中,圣地亚哥机场候机楼连接高速公路的一座桥梁一端塌陷,引发了外界的普遍质疑。对此,设计师的回应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原来,设计师是“故意这么设计的”。设计师的考虑是,如果连接桥的两端都固定连接,大地震来临时,强大的张力会拉垮与之相连的候机楼或是高速公路。只有一端固定,大地震来时,没有固定的一端受力后会自然塌下来,既保护了候机楼,又保护了公路。
记者在智利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康塞普西翁市区看到,一栋头部出现30度倾斜的高层建筑,有数层楼的楼板都塌了,但大楼的柱并未断裂。框架结构的建筑,虽然楼板塌陷,但只要大楼的柱不出问题,就不至于造成整栋楼倒塌。
由于经常遭受大地震的袭击,深知大地震的破坏力无法抵抗,所以智利防震设计的理念不是建造坚不可摧的建筑,而是尽可能地缓冲、释放地震能量,并最大限度地保全建筑物。
圣地亚哥的一位建筑设计师说,目前智利广泛采用“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这一设计理念是为了特大地震发生时,通过梁的断裂来缓冲地震能量——但是柱不会断,尽可能保证楼房不会整体倒塌,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减少伤亡。
此外,不要建太高的房子,也是智利的经验之一。除了首都圣地亚哥有一些散落在市中心的高层建筑外,老城区大多都是低层建筑。在康塞普西翁和塔瓦罗这样的中小型城市,大多都是一层或二层楼的建筑。
严格监管:结构工程师、力学计算师……
在圣地亚哥所有新房的建造过程中,严格的监督贯穿始终。
当着记者的面,李国伟扳着手指数了起来:“一次、二次、三次……”在他建房的过程中,设计师事务所的结构工程师和力学计算师曾先后7次查看工地。
第一次是在房屋动工前。施工人员在地基和周边区域各挖了几个1米多深的坑,结构工程师和力学计算师现场查看土质后,决定新房地基应该挖多深。
第二次是在选材时。所用水泥和低碳钢的型号以及钢板的厚度等,都要严格遵守设计标准。
倒地基时,结构工程师和力学计算师又来了,查看所用钢筋的粗度和分布的密度。
每一次浇铸混凝土前,监督人员都会拿走几小箱样品,送到智利大学去检测,查看混凝土的强度能否达到设计要求。智利政府规定,每栋房屋建设时混凝土样品都要送检。
在快完工时,设计人员又亲临工地展开全面查看,还仔细检查了楼顶金属架构的焊接是否牢固——
一系列的监督流程十分繁琐,而且耗时很长,但产生的效果也相当明显。
李国伟建房足足花了一年时间。在这期间,李国伟经常到工地,看着结构工程师和力学计算师在现场不讲任何情面的监督,他“反而感觉很满意”。
“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请另外一个设计师事务所的专业人士来监督这个设计师事务所的设计师,但我没有这样做。”
经济实用:精细设计、严格监督≠高房价
圣地亚哥市政府公共工程部除了负责审核图纸外,也负责验收。验收程序并不复杂,政府官员主要查看房屋是否按照设计图纸建造,查看建筑结构、外形及各种尺寸有没有严格遵循设计数据。
如此精细的防震设计,加上如此严格的流程监督,新房建成后的经济性如何,也是一个需要考量的问题。
李国伟的别墅造价并不算太高。占地58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的别墅总共花费102万美元,其中买地花费12万美元,建房花费90万美元。
几个月前,广东顺德的一个老板到圣地亚哥考察,看到李国伟的新房后赞叹不已:“同样的房子,在顺德至少要价1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智利的房价呈温和上涨的态势,但涨幅远低于中国的大城市。目前,圣地亚哥市中心高层建筑的房价,每平方米约为8000元人民币。
智利政府对于低收入人群购房有一系列的补贴政策:低收入者购买总价4万美元以下的住房,补贴4000美元;购买总价4万美元以上、8万美元以下的住房,补贴8000美元;而购买8万美元以上的住房,则没有任何补贴。
与此同时,智利政府禁止没有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在当地买房,这相当于把国际炒家的企图扼杀在了萌芽中。
启示2:强有力的事后监督
智利有效防御大地震的原因之二:强有力的事后监督确保了一整套制度的实施到位
河岸大厦倒塌已过去了11天,智利国家电视台的女记者莫尼卡也在楼前驻扎了11天,一辆新闻直播车就停在莫尼卡身边,只要有一丝新进展,她就会立即进行现场直播,告诉所有智利人。
河岸大厦:唯一的反面典型
大地震过后,河岸大厦成为了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市中心唯一一栋倒塌的高层建筑,是不折不扣的“楼倒倒”。50米高的建筑卧倒在地的照片传遍了全世界,成为智利大地震的另类标志。
康塞普西翁市的高层建筑总共不到1000栋,特大地震造成其中的57栋受损,7栋受损严重的高层建筑需要推倒或重建,其余50栋受损建筑仍有待评估。
记者看到,倒下的河岸大厦大部分框架依然完整,柱已折断,钢筋裸露在外。据了解,地震发生后大厦的头部首先折断,向一边歪了45度。就在这期间,52人从大厦里逃了出来。随后,大厦的底部也被“扯”断,整栋大楼倒塌。27名住户随后被营救了出来,8人不幸丧生。
倒楼之后:死者家属已启动诉讼程序
与河岸大厦的惨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邻不到50米的另一栋高层住宅楼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而只是发生了20度的倾斜。相形见绌,倒塌的河岸大厦在智利国内引发了另一场“地震”。
关于河岸大厦的报道连续多天占据着当地媒体最重要的版面。随着媒体刨根问底式的持续报道,全体智利人都盯上了这栋“完全不应该倒下的房子”。
地震后,智利政府专门聘请了美国的调查人员对建筑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展开调查。
大厦的建筑商名叫索库尔公司,大厦倒塌后,该公司对外声称,建造这栋建筑符合所有的法律规定。
智利国家电视台的记者玛塔说,目前河岸大厦的死者家属已启动诉讼程序,分别起诉建筑施工方和开发商。一旦法官确认大厦确实存在质量问题,被告可能会被判刑及面临巨额罚款。
智利当地一家华文报刊的总编辑包容说:“黑就是黑,白就是白,要让所有人都知道真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事后追究机制和强有力的舆论监督,才能保证一整套规定实施到位而不沦为纸上空谈。
启示3:骨子里的“防震基因”
智利有效防御大地震的原因之三: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普及的防震知识
相比于海地大地震,智利大地震尽管震级更高,但所幸震中位于圣地亚哥市以南325公里处,距离康塞普西翁市100公里,震源深度大约35公里。而海地地震的震中距离首都太子港仅有15公里,震源深度约13公里。
地理条件:地广人稀 震中远离大城市
智利特大地震造成伤亡人数少,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密不可分。
智利南北长4350公里,东西最宽处仅362公里,最窄处只有96公里,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全国人口1600万,地广人稀。
首都圣地亚哥是智利最大的城市,拥有600万人口,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城市;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仅有50万人口。记者在智利的国土上行进了2000多公里,途经大片无人地带,有时在高速公路急行1小时,路边看不到一户人家。
这样极其分散的人口分布,是智利大地震伤亡较少的客观因素之一。
习以为常 :防震意识深入骨髓
智利人普遍拥有防震意识,也是伤亡较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全球有记载的超级地震大多发生在智利。1960年5月22日,智利发生了有记录以来全球最大的地震,震级达到了惊人的里氏9.5级。地震引发了3次大海啸,共造成5700人死亡;1985年,智利又发生了一次8级大地震;今年再次发生8.8级地震。
据记载,智利是全世界地震最频发的国家,全球四分之一的地震能量是从狭长的智利释放出来的。“每个智利人都知道,每隔20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特大地震。”生活在智利的华人包先生说。
记者在与圣地亚哥人交谈时得知,平时4级左右的地震“经常发生”,是“家常便饭”。在他们的眼里,“这些(4级左右的地震)都不算是地震”。
由于地震频发,每一名智利人都有着天然的“防地震基因”。此次特大地震发生后,受灾最严重的港口城市塔卡瓦罗就上演了奇迹:地震后引发了海啸,但塔卡瓦罗海边的一个700人的渔村无一人伤亡,渔民们的防震意识深入骨髓。
发生大地震后,49岁的塔卡瓦罗渔民佩德罗什么也没带,叫上自己的孩子就往附近的一座小山上跑。根据以往的经验,佩德罗知道在如此大的地震爆发后,海啸会接踵而至。在海啸来临前的一刻,渔民们相互通知,全都跑到了山上。
大地震后,由于智利海军监控信号的人员不懂英语,错过了美国方面通报的海啸预警信号,致使智利政府震后一度取消了海啸预警。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村里的渔民全部成功逃生。
这让塔卡瓦罗市长热奴珞感到庆幸:“这主要是居民们的防范意识好。对他们来说,地震并不是新鲜事。”
心态平和:社会秩序迅速恢复
在经历了一场特大地震后,智利人平和的心态,使得灾区的社会秩序迅速恢复了正常。
在受灾最严重的康塞普西翁市,记者看到,震后人们心态平和,马路上看不到惊慌失措的面孔。一些市民还拿着相机来到倒塌的废墟前拍照。在倒塌的废墟对面,一对情侣在若无其事地热吻。
记者所住的酒店内,人们在开裂的墙壁旁安心地上网。凌晨时分,不时有余震发生,床不停地晃动,但没有一名住客跑出房外躲避。
地震后10天,前往复活节岛的游客又多了起来,智利人乐天的性格在一位游客的口中得到了印证:“地震这样的事情谁都可能遇到,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乐心仪
2024-11-21 广告
2024-11-21 广告
菲律宾沙与珊瑚沙均是我们公司热销的水族箱底材。菲律宾沙以其细腻的质感和自然的色泽,为水族箱增添了一抹异国风情,适合营造热带海洋环境。而珊瑚沙则因其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仅能美化水族箱景观,还能调节水质,为水生生物提供更为适宜的生存环境。两...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乐心仪提供
展开全部
智利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边缘,这里是全世界火山地震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巴里恩托斯解释说,根据板块移动理论,智利西部沿太平洋一侧正处于纳斯卡板块和南美板块边界上。在岩浆的沉降作用下,两板块相向运动,互相碰撞、挤压。属于海洋板块的纳斯卡板块比重较大,沉降于南美板块之下,并不断挤入南美板块。
当这一地壳运动中产生的应力超过岩层能够承受的强度,就会致使岩层断裂,骤然释放出巨大能量,形成地震。由于纳斯卡板块移动速度较快(每年向东移动约9厘米),它与同样相当活跃的南美板块碰撞形成的地震往往较为强烈。1960年,人类历史有记录以来最强烈的里氏9.5级大地震就发生在智利。
2月27日大地震正是发生在两大板块交界处,在原有断裂层上造成一段长达400公里、宽150公里的新“伤口”。巴里恩托斯解释说,这一地区近年来没有发生过大地震,因此积聚了大量能量。他说,智利地质研究机构之前就预计这一带可能发生地震,但实际发生的大地震震级之强超出预料。
另外,纳斯卡板块的俯冲沉降运动会在海下产生强烈的纵向波动,继而引发海啸。这也是本次智利地震的特点之一。
比较1960年的里氏9.5级大地震,巴里恩托斯说,当时板块间冲撞造成的断裂带长达1000公里,破坏力远超过这次地震。智利1960年、1985年、1995年均发生过较强烈地震。
与海地地震的异同
海地地震造成20余万人死亡,灾区建筑大部分损毁,整个国家陷入困境。而智利地震虽然震级更高,释放能量更大,已确认身份的遇难者却仅为500余人。
巴里恩托斯说,海地里氏7.3级地震是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碰撞所致。这一地带近250年来没有发生过大地震,应力大量积聚,所以发生强震。
虽然海地地震释放的能量仅为智利地震的八十分之一,但由于其震源更浅(距地表仅10公里),且发生在人口稠密的首都太子港周边,因此造成的破坏相当大。
另外,巴里恩托斯指出,房屋建筑标准和建造质量也是影响灾情严重性的重要因素。智利每次发生地震等灾害后,都会对建筑防震标准进行修订。而海地缺乏抗击地震经验,在建筑标准上也没有相应规定,其建筑大多不具备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以致造成重大损失。
智利地震监测网暴露弊端
经过这次大地震,智利对地震灾害的准备,受到全球许多专家的称赞。但智利人却从中看到了未来需要提高的地方,比如全国地震监测网络的稳定性。
巴里恩托斯说,地震造成大范围电力、通信中断,让全国地震服务中心无法同各地方监测站取得联系,震后两小时内该中心都未能获得任何灾情信息,也无法进行相关测算。这使得救灾工作初期信息匮乏,有关部门难以准确决策。巴里恩托斯说,这种情况暴露出地震监测网络的脆弱性。
巴里恩托斯告诉记者,全国地震服务中心计划在智利全国扩大监测网的铺设范围,并在每个主要监测站配备自主发电设备和卫星通信设备,以保证在突发状况下能够及时获得并发布监测数据。
对于未来的抗震工作,巴里恩托斯建议,除进一步完善监测工作、提高建筑标准、改进应急体制外,加强对民众的灾难教育培训更是重中之重,“因为目前没有人能够精确预测下一场大地震的时间”。
当这一地壳运动中产生的应力超过岩层能够承受的强度,就会致使岩层断裂,骤然释放出巨大能量,形成地震。由于纳斯卡板块移动速度较快(每年向东移动约9厘米),它与同样相当活跃的南美板块碰撞形成的地震往往较为强烈。1960年,人类历史有记录以来最强烈的里氏9.5级大地震就发生在智利。
2月27日大地震正是发生在两大板块交界处,在原有断裂层上造成一段长达400公里、宽150公里的新“伤口”。巴里恩托斯解释说,这一地区近年来没有发生过大地震,因此积聚了大量能量。他说,智利地质研究机构之前就预计这一带可能发生地震,但实际发生的大地震震级之强超出预料。
另外,纳斯卡板块的俯冲沉降运动会在海下产生强烈的纵向波动,继而引发海啸。这也是本次智利地震的特点之一。
比较1960年的里氏9.5级大地震,巴里恩托斯说,当时板块间冲撞造成的断裂带长达1000公里,破坏力远超过这次地震。智利1960年、1985年、1995年均发生过较强烈地震。
与海地地震的异同
海地地震造成20余万人死亡,灾区建筑大部分损毁,整个国家陷入困境。而智利地震虽然震级更高,释放能量更大,已确认身份的遇难者却仅为500余人。
巴里恩托斯说,海地里氏7.3级地震是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碰撞所致。这一地带近250年来没有发生过大地震,应力大量积聚,所以发生强震。
虽然海地地震释放的能量仅为智利地震的八十分之一,但由于其震源更浅(距地表仅10公里),且发生在人口稠密的首都太子港周边,因此造成的破坏相当大。
另外,巴里恩托斯指出,房屋建筑标准和建造质量也是影响灾情严重性的重要因素。智利每次发生地震等灾害后,都会对建筑防震标准进行修订。而海地缺乏抗击地震经验,在建筑标准上也没有相应规定,其建筑大多不具备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以致造成重大损失。
智利地震监测网暴露弊端
经过这次大地震,智利对地震灾害的准备,受到全球许多专家的称赞。但智利人却从中看到了未来需要提高的地方,比如全国地震监测网络的稳定性。
巴里恩托斯说,地震造成大范围电力、通信中断,让全国地震服务中心无法同各地方监测站取得联系,震后两小时内该中心都未能获得任何灾情信息,也无法进行相关测算。这使得救灾工作初期信息匮乏,有关部门难以准确决策。巴里恩托斯说,这种情况暴露出地震监测网络的脆弱性。
巴里恩托斯告诉记者,全国地震服务中心计划在智利全国扩大监测网的铺设范围,并在每个主要监测站配备自主发电设备和卫星通信设备,以保证在突发状况下能够及时获得并发布监测数据。
对于未来的抗震工作,巴里恩托斯建议,除进一步完善监测工作、提高建筑标准、改进应急体制外,加强对民众的灾难教育培训更是重中之重,“因为目前没有人能够精确预测下一场大地震的时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