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是什么意思,到底是什么意思? 20
推荐于2019-09-15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素养的意思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或指平素的修养。
素养:[ sù yǎng ]
引证解释:
1、 修习涵养。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八章六:“他虽然是一位经济学专家,而对于国学却有深湛的素养。”
2、平素所供养。
《后汉书·刘表传》:“ 越 有所素养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众来。”
扩展资料:
相关近义词辨析:
1、修养[ xiū yǎng ]
释义:指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或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古代儒家多指按照其学说的要求培养完善的人格,使言行合乎规矩。
刘少奇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我们的修养不能脱离革命的实践,不能脱离广大劳动群众的、特别是无产阶级群众的实际革命运动。”
2、素质[ sù zhì ]
释义: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先天特点。亦指素养。
孙犁 《澹定集·答吴泰昌问》:“按照我的身体素质,我已经活得够长了。”
3、教养[ jiào yǎng ]
释义:指文化品德的修养。
巴人 《点滴集·论人情》:“我碰到过一些长期参加革命战争的老战士,很有文化教养的。”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素养与素质同义,这一说有待商榷吧)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的素养的含意大为扩展,它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各个方面。
素质其本源为沟通的层次和传达的印象品位,分专业素质和社会素质.。
人与人沟通又分同层次沟通、跨层次沟通;单向交流、单对群交流;发展性交流、倾盖之交、利益之交;泛泛而谈,群起攻之;鸿儒之口、威逼利诱等更多 。
1、修习;
2、平素所供养;
3、素质与教养;
4、平时所养成的良好习惯。
1. [Accomplishment]∶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
军事素养
2. [Attainment]∶平素的修养
理论素养
拓展资料
素养,所谓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一种道德修养。《汉书·李寻传》:“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宋 陆游 《上殿札子》:“气不素养,临事惶遽。” 《后汉书·刘表传》:“ 越 有所素养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众来。”
礼仪之邦,首先讲的是道德,再素质。区分道德和素质是很重要的,一个把办公室收拾得干净整洁的人可能在领导面前造谣生事。一个随地吐痰,满口粗话的人可能在你旅途最困难的时候向你伸出援助之手。两者并不完全关联。衡量一个民族,素质和道德也必须分开考量,混为一谈是很愚蠢的行径 。
出处
1.修习涵养。
《汉书·李寻传》:“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宋 陆游 《上殿札子》:“气不素养,临事惶遽。”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士气不可不素养。如 明昌 、 泰和 间,崇文养士,故一时士大夫,争以敢说敢为相尚。”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八章六:“他虽然是一位经济学专家,而对于国学却有深湛的素养。”
2. 平素所供养。
《后汉书·刘表传》:“ 越 有所素养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众来。”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的素养的含意大为扩展,它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各个方面。《辞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的生理上生来具有的特点。第二,事物本来具有的性质。第三,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在本研究中,笔者采用第三个定义,即研究生从事学术科研活动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基础和能力。
希望能够帮上忙!
我们有的时候评价一个人会说这个人素养真高。其中表达的含义包括,这个人的素质真高,而且教养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