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展开全部
对比:
两部舞剧都是同样是以敦煌文化背景创作。
首先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在舞蹈本身。
《丝路花雨》的舞蹈是从敦煌壁画模仿而来,是把壁画中静态的人物画面拿到现实中来,再人为地把它串联起来;而《大梦敦煌》的舞蹈是为剧情创编出来的,是用舞蹈在讲述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大梦》的舞蹈是用来写人的。
当年的《丝路花雨》曾经为中国的民族舞蹈创造出一个流派――敦煌舞蹈学派,但在普通观众的心里,则留下了“反弹琵琶”和“飞天造型”的深刻印象。与《丝路花雨》较为单一的“壁画舞蹈”相比,《大梦敦煌》的舞蹈是不拘一格、多元丰富的,既有中国古典舞,也有民间舞,还有风格独特的少数民族舞蹈。
其次时代背景和环境的不同,主题也不同
很显然,不论是《丝路花雨》还是《大梦敦煌》,两个舞剧都依靠的是编出来的故事。但即便是“人造故事”,也因为时代背景和环境的不同,故事最基本的关注角度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舞剧最终带给观众的“味道”也是迥然不同的。
《丝路花雨》首演于1979年的5月,刚刚从几十年的“阶级斗争”现实中走出来的人们,还不能放弃“这个世界是由好人和坏人组成的矛盾世界的观念”,所以,即便是在强调中外友谊交流的故事中,也难免要带上阶级斗争的色彩。而比《丝路花雨》“年轻了”整整20岁的《大梦敦煌》,则刻意把所有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了人性的主题之上。陈维亚说:“我们一开始就已经确定是要写故事的,而且,一定要写最普通,哪怕是最底层的人的故事。每当我们走在沙漠上,我们都会想,也许就在我们的脚下正埋藏着一个美好的故事,一定是那个时代用生命孜孜以求创造敦煌文化辉煌的普通人,那些无名的画工。有故事就一定有情感,有情感就一定能产生戏剧的张力,最后,这些情感在艺术的加工后,能让所有观众达成共鸣。”
虽然时隔20年,但《丝路花雨》和《大梦敦煌》都分别依托敦煌文化的大背景,建立起了其自身在中国舞蹈史上里程碑的地位,并且以他们的存在,引出了中国民族舞蹈方向性的发展话题。与《丝路花雨》时代相比,现在中国的舞剧已经进入了真正多元化的时代。《大梦敦煌》中做到舞蹈或者舞剧表现的手段极大的丰富,能够把目光更多地集中在怎么让的舞蹈来表现人,怎么用舞蹈建立起真正的国际化语言,让世界通过舞蹈了解中国。用爱情这个世界通用的字眼,在敦煌的历史背景上构建起一个惊天动地的故事,用舞蹈讲故事锁定在敦煌和中国舞剧的版图上,最后,不仅仅中国观众喜欢,也是中国舞剧走向世界迈出的第一步。
两部舞剧都是同样是以敦煌文化背景创作。
首先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在舞蹈本身。
《丝路花雨》的舞蹈是从敦煌壁画模仿而来,是把壁画中静态的人物画面拿到现实中来,再人为地把它串联起来;而《大梦敦煌》的舞蹈是为剧情创编出来的,是用舞蹈在讲述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大梦》的舞蹈是用来写人的。
当年的《丝路花雨》曾经为中国的民族舞蹈创造出一个流派――敦煌舞蹈学派,但在普通观众的心里,则留下了“反弹琵琶”和“飞天造型”的深刻印象。与《丝路花雨》较为单一的“壁画舞蹈”相比,《大梦敦煌》的舞蹈是不拘一格、多元丰富的,既有中国古典舞,也有民间舞,还有风格独特的少数民族舞蹈。
其次时代背景和环境的不同,主题也不同
很显然,不论是《丝路花雨》还是《大梦敦煌》,两个舞剧都依靠的是编出来的故事。但即便是“人造故事”,也因为时代背景和环境的不同,故事最基本的关注角度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舞剧最终带给观众的“味道”也是迥然不同的。
《丝路花雨》首演于1979年的5月,刚刚从几十年的“阶级斗争”现实中走出来的人们,还不能放弃“这个世界是由好人和坏人组成的矛盾世界的观念”,所以,即便是在强调中外友谊交流的故事中,也难免要带上阶级斗争的色彩。而比《丝路花雨》“年轻了”整整20岁的《大梦敦煌》,则刻意把所有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了人性的主题之上。陈维亚说:“我们一开始就已经确定是要写故事的,而且,一定要写最普通,哪怕是最底层的人的故事。每当我们走在沙漠上,我们都会想,也许就在我们的脚下正埋藏着一个美好的故事,一定是那个时代用生命孜孜以求创造敦煌文化辉煌的普通人,那些无名的画工。有故事就一定有情感,有情感就一定能产生戏剧的张力,最后,这些情感在艺术的加工后,能让所有观众达成共鸣。”
虽然时隔20年,但《丝路花雨》和《大梦敦煌》都分别依托敦煌文化的大背景,建立起了其自身在中国舞蹈史上里程碑的地位,并且以他们的存在,引出了中国民族舞蹈方向性的发展话题。与《丝路花雨》时代相比,现在中国的舞剧已经进入了真正多元化的时代。《大梦敦煌》中做到舞蹈或者舞剧表现的手段极大的丰富,能够把目光更多地集中在怎么让的舞蹈来表现人,怎么用舞蹈建立起真正的国际化语言,让世界通过舞蹈了解中国。用爱情这个世界通用的字眼,在敦煌的历史背景上构建起一个惊天动地的故事,用舞蹈讲故事锁定在敦煌和中国舞剧的版图上,最后,不仅仅中国观众喜欢,也是中国舞剧走向世界迈出的第一步。
2013-06-07
展开全部
大概是敦煌文化背景的缘故,很多人把后天开始在北展剧场上演的《大梦敦煌》和20年前风靡全国的另一部舞剧《丝路花雨》相提并论,并简单地以“姊妹篇”来定义此两者的关系。创作于1979年的舞剧《丝路花雨》和完成在2000年的《大梦敦煌》,都是在瑰丽浩瀚的敦煌文化的大背景下,产生出来的中国近代民族舞剧里程碑式的
作品。但在完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两个作品呈现给观众的是完全不同的艺术景观。两者带给中国民族舞蹈发展的影响,都是各不相同的。
《大梦敦煌》的编导陈维亚说:“同样是作为舞剧,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在舞蹈本身,《丝路花雨》的舞蹈是从敦煌壁画模仿而来,是把壁画中的静态人物画面拿到现实中来,再人为地把它串联起来;而《大梦敦煌》的舞蹈是为剧情创编出来的,是用舞蹈在讲述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大梦》的舞蹈是用来写人的。如果非要从专业的角度审视,与《丝路花雨》较为单一的‘壁画舞蹈’相比,《大梦敦煌》的舞蹈是不拘一格的、是多元丰富的,既有中国古典舞、也有民间舞,还有风格独特的少数民族舞蹈。在剧中为了突出情节并充分考虑到观众的观赏习惯和心理,甚至还使用类似于芭蕾舞剧和歌剧的程式格局,特别是第三幕《招亲》,与著名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的第三幕非常相似,是各种风格舞蹈的集合,非常亮丽好看。但无论怎么好看,所有的舞蹈都在为一个中心服务———爱情。”
不论是《丝路花雨》还是《大梦敦煌》,两个舞剧都是编出来的故事,但即便是“人造故事”,也因为时代背景和环境的不同,故事最基本的关注角度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舞剧最终带给观众的“味道”也是迥然不同的。
虽然时隔20年,但《丝路花雨》和《大梦敦煌》都分别依托敦煌文化的大背景,建立起了其自身在中国舞蹈史上里程碑的地位,并且以它们的存在,引出了中国民族舞蹈方向性的发展话题。
中国民族舞剧的产生从中国戏曲中吸收了营养,甚至连结构和程式都有很深的亲缘关系,而《丝路花雨》对敦煌壁画的“临摹”,给中国舞剧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作为一种全新的创作方式,“仿古舞蹈”成为了“后丝路花雨”时期的主要创作模式,一时间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品,如:《仿唐乐舞》等。但不管怎样,这一时期,中国舞剧的探索还只能停留在对舞蹈语言和形式的探讨当中。
“与《丝路花雨》相比,现在中国的舞剧已经进入了真正多元化的时代,”陈维亚说:“舞蹈或者舞剧表现手段。极大地丰富,让我们能够把目光更多地集中在怎么让我们的舞蹈来表现人,怎么用我们的舞蹈建立起真正的国际化语言,让世界通过舞蹈了解中国。在《大梦敦煌》中我们做到了,我们用爱情这个世界通用的字眼,在敦煌的历史背景上构建起一个惊天动地的故事,用我们的舞蹈将故事锁定在敦煌和中国舞剧的版图上,最后,不仅仅中国观众喜欢,也是中国舞剧走向世界迈出的坚实的一步。”
作品。但在完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两个作品呈现给观众的是完全不同的艺术景观。两者带给中国民族舞蹈发展的影响,都是各不相同的。
《大梦敦煌》的编导陈维亚说:“同样是作为舞剧,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在舞蹈本身,《丝路花雨》的舞蹈是从敦煌壁画模仿而来,是把壁画中的静态人物画面拿到现实中来,再人为地把它串联起来;而《大梦敦煌》的舞蹈是为剧情创编出来的,是用舞蹈在讲述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大梦》的舞蹈是用来写人的。如果非要从专业的角度审视,与《丝路花雨》较为单一的‘壁画舞蹈’相比,《大梦敦煌》的舞蹈是不拘一格的、是多元丰富的,既有中国古典舞、也有民间舞,还有风格独特的少数民族舞蹈。在剧中为了突出情节并充分考虑到观众的观赏习惯和心理,甚至还使用类似于芭蕾舞剧和歌剧的程式格局,特别是第三幕《招亲》,与著名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的第三幕非常相似,是各种风格舞蹈的集合,非常亮丽好看。但无论怎么好看,所有的舞蹈都在为一个中心服务———爱情。”
不论是《丝路花雨》还是《大梦敦煌》,两个舞剧都是编出来的故事,但即便是“人造故事”,也因为时代背景和环境的不同,故事最基本的关注角度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舞剧最终带给观众的“味道”也是迥然不同的。
虽然时隔20年,但《丝路花雨》和《大梦敦煌》都分别依托敦煌文化的大背景,建立起了其自身在中国舞蹈史上里程碑的地位,并且以它们的存在,引出了中国民族舞蹈方向性的发展话题。
中国民族舞剧的产生从中国戏曲中吸收了营养,甚至连结构和程式都有很深的亲缘关系,而《丝路花雨》对敦煌壁画的“临摹”,给中国舞剧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作为一种全新的创作方式,“仿古舞蹈”成为了“后丝路花雨”时期的主要创作模式,一时间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品,如:《仿唐乐舞》等。但不管怎样,这一时期,中国舞剧的探索还只能停留在对舞蹈语言和形式的探讨当中。
“与《丝路花雨》相比,现在中国的舞剧已经进入了真正多元化的时代,”陈维亚说:“舞蹈或者舞剧表现手段。极大地丰富,让我们能够把目光更多地集中在怎么让我们的舞蹈来表现人,怎么用我们的舞蹈建立起真正的国际化语言,让世界通过舞蹈了解中国。在《大梦敦煌》中我们做到了,我们用爱情这个世界通用的字眼,在敦煌的历史背景上构建起一个惊天动地的故事,用我们的舞蹈将故事锁定在敦煌和中国舞剧的版图上,最后,不仅仅中国观众喜欢,也是中国舞剧走向世界迈出的坚实的一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于2017-11-25
展开全部
兰州歌舞剧院的新编舞剧《大梦敦煌》在羊城连演四场而欲罢不能,美轮美奂的布景,男女主角刘震和刘晶动人心弦的表演,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内心震撼。 《大梦敦煌》是部相当成功的舞剧,不仅获得了全国舞蹈最高奖项荷花奖,而且去年底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在一片喝采声中,《大梦敦煌》也引起舞蹈界的争议,有人为该剧的成功叫好,也有人激烈批评该剧的运作方式,并质疑《大梦敦煌》到底能跳多久。一位知名艺术团体的副团长说,《大梦敦煌》的操作方式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她说:“为了在全国拿大奖,兰州花了几百万元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编剧、导演、灯光舞美来做《大梦敦煌》,并请了最好的演员来跳。但这些演员并不属于剧院,一旦他们不跳了,整部《大梦敦煌》就完全散掉了。” 一部如此优秀的舞剧会很快“人间蒸发”?兰州歌舞剧院院长苏孝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非常气愤地反驳了这一说法。“我们已经打响了《大梦敦煌》这个品牌,绝对不可能散掉。那样看问题的人太本位了!”苏院长说,要制作好的舞蹈就必须进行全国性的强强联手,剧院投资了700多万广邀精兵强将精心制作《大梦敦煌》决不只是为了拿个全国大奖,“我们主要侧重于商业上的考虑”。现在,《大梦敦煌》在全国巡演半年多,就已经回收了一半的投资。“我们肯定会继续演下去!”据悉,过完春节该剧又将马不停蹄地前往厦门演出。 而该剧的男女主角刘震和刘晶都是国家一级演员,他们分别属于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和战士歌舞团。如果他们都不演了,是否意味着《大梦敦煌》的终结?苏院长说:“我们每组都有B角,他们上不了B组照样能演!” 据悉,B组男女主演分别来自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和兰州歌舞剧院舞蹈团,其中一名为国家二级演员。此次在羊城演出时,B组男主角没来,而女主角则担任剧中的群舞演员。不少专业人士认为B组演员很难与A组的刘震和刘晶相比,甚至有人私下表示:“如果《大梦敦煌》不是由刘震和刘晶跳,这部剧简直就没法看了!”一名圈内人士指出,《大梦敦煌》在拿“荷花奖”时,群舞演员请的是北京舞蹈学院的演员(目前是剧院自己的演员),整部剧的水准就比现在更为整齐。 也有人为《大梦敦煌》叫好,他们认为现在搞舞剧的困难很多,缺钱、缺编舞、缺好演员,《大梦敦煌》的做法其实在近两三年来非常普遍,它的成功也未尝不是一种出路。而出借刘晶的战士歌舞团副团长吴朝钢则认为:“这种做法值不值得推广还需要慎重考虑,但也不能一概否认。很多舞团都面临着生存的问题,这种做法也许更符合该团自己的建设。”不过他坦承“战歌”不会采用这种方式,因为他们的队伍相当强大,常常都会把人材“借”给兄弟单位。“舞蹈演员的舞台生涯很短,强强联手做舞剧也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机会。《大梦敦煌》需要刘晶,她本人也很珍惜这样的机会。” 《大梦敦煌》剧情介绍 四幕大型舞剧。青年画师莫高为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前往敦煌。 在穿越大漠的艰难中生命垂危,被偶然路过的巾帼女子月牙所救。不久,他们再次在敦煌相逢,萌生爱情。不料遭到月牙之父大将军反对,逼迫月牙在王公巨贾中招亲。为了爱,月牙星夜出逃,与莫高在洞窟相会,大将军率军包围。在血与火的面前,月牙再次拯救莫高,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月牙走了,化成一泓清泉,莫高以泉润笔,完成了艺术的绝唱。莫高窟千年不朽,月牙泉万代不枯,永远相守。 总编导:陈维亚 编剧(执笔):赵大鸣 舞美设计:高广健 作曲:张千一 主演:莫高—刘震 月牙—刘晶 遥想《丝路花雨》 在宣传手册上,《大梦敦煌》被称为《丝路花雨》的姊妹篇;由于都涉及到敦煌题材,观众也情不自禁地会将《大梦敦煌》跟20年前的《丝路花雨》相比。日前,记者采访了《丝路花雨》的编导之一、战士歌舞团的编导徐成华女士,她认为《大梦敦煌》确实可以称作《丝路花雨》的姊妹篇,但两者的侧重不同,后者更着重于展现斑斓的历史画卷,而前者则着力于人物的心理刻划。 1979年,年轻的徐成华参加了甘肃省歌舞团《丝路花雨》舞剧创作。近20年来,它一直是人们心目中关于敦煌题材最经典、最永恒的大型舞剧。徐成华说:“创作《丝路花雨》是70年代末,当时的思想还比较禁锢,那么《丝路花雨》就想尽力打破这些禁锢。”突破禁锢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以前总是说洋人不好,我们就突出丝绸之路跟外国人的友谊和商业文化交流;另一方面,我们想在舞蹈上创造一个新的流派。”为了创作《丝路花雨》,创作人员去了七、八次敦煌,当时的敦煌远没有今年繁华,条件相当艰苦。 《丝路花雨》以大唐为背景,整个舞剧充满了盛唐气度和大唐风范,彻底征服了当时看了十年样板戏的观众。在舞蹈上,《丝路花雨》也同样令人震惊。“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古代到底怎么跳舞,就摹仿敦煌壁画上的舞姿进行舞蹈创作,我们猜想古人的壁画应该反应了当时的现实生活。这在舞蹈史上开创了先河,被称为敦煌舞派。”“敦煌舞派”的特色之一是“三道弯”,亦即身体呈现“S”型,凸现女性的优雅妩媚。据了解,《丝路花雨》不仅当时在国内产生轰动,而且还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该舞剧曾出访过近20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敦煌热”。 《丝路花雨》是一部相当经典的舞剧,确实很难超越。徐成华认为,今天的《大梦敦煌》也相当不错,欣赏性比较强,但毕竟《丝路花雨》达到了一定的完美程度,可能在观众心目中永远是最好的。徐成华对《大梦敦煌》的评价很高,她说这两部舞剧艺术顾问都是段文杰先生,但在侧重点上,两部舞剧则大不相同。“《丝路花雨》主要是展出五彩斑斓的历史画卷,装饰性很强但缺少心理刻划;《大梦敦煌》则更进了一步,主要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刻划画工对艺术的执着,具有更强烈的情感深度。”《大梦敦煌》的舞蹈语汇也更加丰富,不像《丝路花雨》那样受到“必须是中国舞”的限制。《大梦敦煌》采用了大量现代舞的语汇,冲击性很强,许多观众在强大的情感表现力面前泪流满面。在结构上,《大梦敦煌》还融入了芭蕾舞剧的形式,“求亲” 一段就是很典型的芭蕾结构,在这个盛大的场面中,几组舞蹈轮番上阵表演。 《大梦敦煌》在羊城演出后,兰州歌舞剧院的院长还特意向徐成华征求意见。“我认为这个舞剧可看性很强,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对于《大梦敦煌》引起的争议,徐成华持理解立场。“舞剧是个大难题,除了财力、人力、物力和好的题材外,没有献身精神的人很难搞舞剧。搞音乐的不愿写舞剧,因为报酬太低,社会也不认可。演员跳得很辛苦,也没多少收入。兰州歌舞剧院想要有所作为,所以集中了全国的那么多力量来做这部舞剧。”徐最后还补充了一句:“如果是我,也会这样做的。” 《丝路花雨》剧情介绍 六场历史舞剧。在丝绸之路上,各国商旅络绎不绝。 突然狂风四起,老画工神笔张带着女儿英娘救起了昏倒在沙漠的波斯商人伊努思。但在途中,英娘被强盗劫去。数年后,在敦煌市场,神笔张找到了女儿,但英娘已沦为百戏班子的歌舞伎。伊努思为英娘赎身,父女团聚。 莫高窟中,神笔张按照女儿的舞姿画出了代表作———反弹琵琶伎乐天。掌管贸易的市曹企图霸占英娘,英娘跟伊努思到波斯避难。英娘与波斯人们朝夕相处,互授技艺。伊努思奉命率商队使唐,英娘也相随回到祖国。市曹唆使戏班拦劫商队。神笔张点起烽火报警救下商队,自己却献出了生命。 编剧:《丝路花雨》创作组 执笔:赵之洵 编导:刘少雄等 作曲:韩中才 呼延 焦凯 主演:神笔张—仲明华 英娘—贺燕云 伊努思—李为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6-07
展开全部
南拳北腿 东邪西毒 飞龙在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