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2013-06-15
展开全部
孔子的学说思想以“礼”和“仁”为核心。它指的是礼仪制度、伦理道德等。至于“仁”,也只不过是孔子为达到“礼治”的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手段性学说。因此,孔子讲:“人而不仁,如何礼?人不仁,如乐何?”他的仁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道德伦理秩序,是一种最高规格的“礼”。正是孔子极力要恢复以周礼为代表的“礼”,所以,即使孔子的学说一时不能被统治者接受,出现了他领着一群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屡遭,吃尽闭门羹的尴尬局面.孔子十五岁始志于学,熟读古代文献典籍,对三代之礼(特别是周礼)推崇备至,称不知礼,无以立也,到了周代,礼发展得最完备,因此,他最为崇奉的是周礼(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从《论语》中不难看出,孔子自己无论是在正式场合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确都是严格地依礼行事,《论语·乡党》甚至通篇都在记录孔子是如何知礼、好礼、立于礼的。而孔子对现世则持一贯的批评和不屑态度,在他眼中,各诸侯国当权者各自为政,不尊礼法,在一些诸侯国甚至陪臣执国命,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恢复三代的秩序,尊重周天子的权威,所谓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然而孔子生活的时代正值东周王室衰微,周天子形同虚设,自齐桓公始,各诸侯国迭起争霸,屡屡挟天子以令诸侯;与此同时,随着铁器、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获得显著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私有土地日趋强大,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向奴隶主贵族夺权的斗争,如田氏代齐、三家分晋等等,就是在孔子的出生之地、父母之邦-鲁国,代表鲁国新兴地主阶层的三桓势力也日渐强大,直逼国君的政权。在这种情况下,维系三代奴隶制社会的礼仪纲纪早已在统治者的自践和新兴封建势力的踩踏下崩坏了。但孔子没有考虑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趋势,一味主张恢复三代甚至上古尧舜禹时期的典章制度和道德标准,幻想把已前进了的社会再拉回去。尽管孔子也强调对三代之礼要有所损益,他对周礼也有一定的补充和发展,但它总体上毕竟还是先王之道。孔子心里其实是认为周礼可以经百世而不变的(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他一直谴责和抵制各诸侯国破坏周礼的行为,试图用周礼去匡正已经产生变化的社会现实,使得其政治主张无法迎合各国扩张争霸的实际需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齐景公想用孔子,晏婴就以孔子好礼谏阻道:······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闲。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也记有老子对孔子开历史倒车、逆时而行的批评: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2013-06-15
展开全部
战乱的年代人心惶惶 不知所措 心急为一个欲字 欲乃冲动是也更何况孔子是儒家的的代表 为政以德 治国以礼 根据人生理反应 急的第一反应 是自我保护 还那顾得上礼义廉耻昂所以还要根据当时的世纪情况来做出相应的决策比较好所以说嘛 春秋战国时期推行仁治 离走向灭亡还是比较近的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6-15
展开全部
在政治方面,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 孔子是春秋时期人物,他提倡的是仁治,主张为政以德,可当时正是战乱连年,诸侯林立,仁治适用于国家稳定的时期,外忧内患都以铲除,以仁治修生养息,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推行仁治,只能徒取灭亡。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推行仁治,只能徒取灭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