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世界在佛教即是指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娑婆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的众生忍苦的能力相当强。
根据佛教的说法,世人们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这个世界的教主即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为释迦牟尼佛教化的的三千大世界。此界众生安于十恶,堪于忍受诸苦恼而不肯出离,为三恶五趣杂会之所。
资料拓展
娑婆世界,就是影子的世界。风景很美,这风景是真的还是假的?是不是过眼云烟?是不是光影中事?都是影子!什么叫娑婆世界知道吗?就是影子的世界。娑婆世界的苦是无尽的,具足三苦、八苦,无法计算的各种苦,没有一点快乐,所以名叫娑婆世界。
我们这个世界,第一件苦事,就是最初在母亲肚里的时候,同了生出来的时候的苦。小儿在胞胎里头,他的母亲吃些冷的东西下去,小儿就像在冰山旁边一样的冷。吃些热的东西下去,小儿就像在火山旁边一样的热。母亲的肚子吃饱了,又像有一座山压下来一样的重。等到生的时候,像是有两座山把他夹住了,他在两座山当中硬钻出来,那个时候的痛苦,真是说不出,话不完的。所以小儿一生下地,总是哭的,就是这个缘故。不过等到大了会说话的时候,就记不得了,所以大家不晓得。这个叫做生苦。
第二件苦事,就是我们这些人,都是父母生的,吃的是五谷,天气又忽然冷、忽然热,所以病痛是总不能够免的。各人有各样不相同的病,就有各样说不尽的痛苦。这是人人晓得的,不过病好了,就忘记了病时候的痛苦罢了。这个叫做病苦。
第三件苦事,就是老了的苦。世界上的人,若是没有到老就死了,自然人人说他是短命人,总说是很不好的。不过人到了老,就有种种的苦了。譬如要看什么东西,眼光不清楚,看不见了。要听什么说话,耳朵也不清楚,听不到了。要吃什么东西,牙齿又脱落了,咬不动了。要跑到什么地方去,脚又走不动了。坐船坐轿,也还嫌辛苦了。种种的不能够自由自在的苦处,也是说不尽的。这个叫做老苦。
第四件苦事,就是一个“死”字。一个人到了死的时候,实在是极苦的。不过人已经死了,不能够说话,旁人不晓得他的苦罢了。你们看一个人到了临死的时候,大半舌头是很硬的,透气是很急的,手脚也是很不灵便的。要动又不能够动,在床上翻来覆去,浑身酸痛。要吃又吃不下去,要吐又吐不出来,四肢百脉,处处难过,要死又偏偏死不了。这种情形,是很多的。况且一切事情或者都还没有料理好,要交代后辈,偏偏神志不清楚了,不能够说话了。或是神志倒很清楚的,不过嘴里要说话,喉咙里头又偏偏哽住了,说不出来了,对了自己家里的人看了,心里头说不尽的难过。若是急病,或是飞来横祸死的,那更有种种不了的事情,说不尽了。这个叫做死苦。
第五件苦事,是极要好极恩爱的夫妻儿女,天天在一块儿,很有趣的。忽然为了求衣求食,要出门去了。或是碰着了刀兵灾劫,或是死了,只得硬着心肠各自分开。就是亲戚朋友天天聚会在一处,也是很有趣的。等到有了什么事情,或是我离开他,或是他分开我,也就不能够相聚了,这都是没有法子的。到了那个时候,一种难分难舍的苦处,真真觉得可怜得很哩!这个叫做爱别离苦。
第六件苦事,就是一个人,总有不要好的人,或是同我反对的怨家,巴不得不要见面的,偏偏又常常要碰着。避又避不开,逃又逃不过,碰着了又无缘无故,生出种种的烦恼苦处来。或是想出法子来破你的钱财,或是害你的性命,也是有的。这个叫做怨憎会苦。
第七件苦事,就是要东不得东,要西不得西。譬如想要一件东西,或是盼望成就一件事情,或是要到一处地方去,或是要看见一个要好的人,偏偏都做不到。我心里头要的,偏偏要不到,种种不能够称心的事情,无论什么人,都是很多的。这个叫做求不得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婆娑世界
2024-12-10 广告
1、娑婆世界是佛教的说法,世人们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这个世界的教主即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为释迦牟尼佛教化的的三千大世界。
2、娑婆共有两层意思:
一层意思是说娑婆世界的众生罪孽深重,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译为忍土,被称为五浊世间,是极乐世界净土的对立面,这里容易产生各种罪孽,因此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另一层意思,指释迦牟尼等佛菩萨很能忍受劳累,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众生,表现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3、宇宙由无数个大千世界组成,所有的大千世界都在成、住、坏、空的过程当中迁流变幻、循环不息,没有片刻的静止。每个大千世界过去、现在、未来时时有佛出世,教化着那里的众生。 我们所在的大千世界称做娑婆世界。
扩展资料:
1、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一个日月所照,称为一个小世界,相当于现代话所指的一个行星系,我们所在为太阳系。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相当于现代话所指的一个恒星系,我们所在为银河系。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一个大千世界,人们常将大千世界称作三千大千世界。
2、传道娑婆世界的佛陀出生在社会阶级十分不平等的印度,他敢于向不平等的制度挑战,不只是尊重人权,且尊重生命,更进一步肯定每位众生都同等尊贵,都具有成佛的性能,佛陀是我们人格最高的模范,是我们三界的导师、人天的师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娑婆世界
娑婆世界为释迦牟尼佛教化的的三千大世界,此界众生安于十恶,堪于忍受诸苦恼而不肯出离,为三恶五趣杂会之所。
娑婆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的众生忍苦的能力相当强 ,根据佛教的说法,世人们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这个世界的教主即释迦牟尼佛。
扩展资料:
佛经里说的娑婆世界是指“人的世界”,也便是永远存在缺憾而不得完美的世界。熙熙攘攘,
来来去去,皆为利往。
人活在这婆娑世界中就要受苦,而这苦字当头却也不见得立时就能体会。便是体会了也不等于解脱,看的破却未必能忍的过,忍的过时却又放不下,放不下就是不自在。
苦海无边,回头无岸。但凡是能叫人真正自在的东西,总是发于内心的,所以岸不用回头去看,岸无时不在。古灵禅赞禅师有一首诗偈说:“蝇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过几多难。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信平生被眼瞒。”很多人总是冀望找寻来时的路,唯恐丢失了自我的本真,却常陷落在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境地里。
从广义上讲,“娑婆世界”是指人类所在的“大千世界”:
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一个“大千世界”。
人们常将“大千世界”称作“三千大千世界”。宇宙由无数个大千世界组成,所有的大千世界都在成、住、坏、空的过程当中迁流变幻、循环不息,没有片刻的静止。
每个大千世界过去、现在、未来时时有佛出世,教化着那里的众生。 我们所在的大千世界称做“娑婆世界”。
根据佛教的说法,人们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教主即释迦牟尼
佛。“娑婆”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
共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娑婆世界”的众生罪业深重,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译为“忍土”,被称为“五浊世间”,是“极乐世界”“净土”的对立面,这里容易产生各种罪孽,因此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另一层意思,指释迦牟尼等佛菩萨很能忍受劳累,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众生,表现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娑婆世界
娑婆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的众生忍苦的能力相当强 。根据佛教的说法,世人们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这个世界的教主即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为释迦牟尼佛教化的的三千大世界。此界众生安于十恶,堪于忍受诸苦恼而不肯出离,为三恶五趣杂会之所。
拓展资料:
娑婆共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娑婆世界的众生罪孽深重,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译为忍土,被称为五浊世间,是极乐世界净土的对立面,这里容易产生各种罪孽,因此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另一层意思,指释迦牟尼等佛菩萨很能忍受劳累,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众生,表现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参考资料:娑婆世界_百度百科
“娑婆世界”有不同的解释:
狭义的说,就是指我们所在的这个苦难的世界。 佛经里说的婆娑世界是指“人的世界”,也便是永远存在缺憾而不得完美的世界。
从广义上讲,“娑婆世界”是指人类所在的“大千世界”。根据佛教的说法,人们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教主即释迦牟佛。
“娑婆”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
共有两层意思:
一层意思是说“娑婆世界”的众生罪业深重,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译为“忍土”,被称为“五浊世间”,是“极乐世界”“净土”的对立面,这里容易产生各种罪孽,因此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另一层意思,指释迦牟尼等佛菩萨很能忍受劳累,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众生,表现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扩展资料
娑婆世界又称之为五浊恶世。
因为娑婆世界,充满五浊,所以又称为五浊恶世。浊是浊恶、受污染的意思。五浊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兹将之分述如下:
劫浊:人寿本为 8万 4000岁,后来因为世人的德行越来越差,而寿命亦随之而每百年递减一岁,减至 2万岁时,便步入劫浊时期。从人寿 2万岁减至 10岁,再由 10岁增至 2万岁之间,都是劫浊时期。在此劫浊时期,世界灾难频生,无有宁日。
见浊:见即见惑,见惑即众生在知见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这五不正见,皆属见浊范围。
烦恼浊:即六根对六尘,所生起的贪、嗔、痴、慢、疑 5种思惑。这 5种烦恼令众生身心俱受其害,故名为烦恼浊。
众生浊:因有见浊和烦恼浊,使到众生的福报越来越薄,苦报越来越重,人人心钝体弱,多逢灾祸,故名众生浊。
命浊:众生因烦恼太多,心身交瘁,因之百病丛生,寿命短促,故名为命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