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与中国直接交往开始于哪一世纪?

历史题呀~~... 历史题呀~~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06-20
展开全部
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欧早期交往与欧洲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理解(16—18世纪)》(批准号为01AZSOO2),最终成果为专著《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上卷)和《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观》(下卷)。课题组成员有:吴莉苇。

16-18世纪的中西文明交流实质上是传统中国与正经历着一场大变革的西方文明的一次大接触、大碰撞。一个传统的中国面对一个张扬的欧洲:传统中国仍在王朝统治的夕阳余晖中鹅行鸭步,步履蹒跚;山雨欲来的欧洲却在大踏步地走出中世纪,一路上血雨腥风。这样两种生长于不同的空间环境、又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异域文明邂逅相逢,在商业、宗教、文化和政治上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联系,从而演绎了一段久久令人寻味的活剧。那么,中西初识阶段里欧洲人眼里的中国形象是否有某种整体性的特点,是否内涵某种一以贯之的立足点与意图?这正是本研究要探讨的问题。



上卷《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一书对这个时期以传教士为主要媒介、以礼仪之争为突出特征的中西文化关系史进行系统的探索。就交往过程本身而论,16-18世纪的中西交往与此前和此后相比都有鲜明特点,因而能够自成一章。与前一时期相比,首先是路线不同。16世纪末期之前,或者中国与欧洲只能通过西亚、中亚、南亚而间接交往,或者通过欧亚大陆的陆上路线进行个别接触。16世纪末期,随着欧洲各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和海外殖民势力的扩张,欧洲人得以从海路频繁造访中国。其次是来华人数大量增加,并且其中许多人得以在地理和文化两方面深入中国。

与19世纪的中西交往相比,本期交往的显著特点则首先在于中西文化交往的媒介有别。16-18世纪诸多来华欧人中承担中西文化交流使命的主体是耶稣会士这个群体,19世纪则没有任何一个团体能承担类似从前耶稣会士的角色,谈论交流使者只能以个人而不能就群体论。其次,16-18世纪基本上是一个中学西传的单向流动过程,而19世纪中西交往的双向互动表现明显得多,且西学东渐的分量较占优势。

该成果上卷主要是讨论以耶稣会传教士为主要媒介所引发的早期中西交往,交往过程中各种渠道如何向西方传播关于中国的知识,各渠道在传播过程中又如何随着时代而发生变化,最后归结于礼仪之争所引发的东西方文明的碰撞。首先概述1500-1800年间中国与欧洲之间的交往状况,介绍这300年间中西交往中欧洲方面与中国方面的时代背景,交往的主要渠道即中西贸易、使节和传教士,以及借助这三条渠道西传到欧洲的中国知识。早期商人和使节给16世纪欧洲人塑造了一个美丽、富饶与强大的中国形象,但他们的限制在于,无缘深入中国并长期居留,不懂中国语言也看不透中国文物。16世纪末博学而又受人尊敬的耶稣会士进驻中国,他们在一个因物质文明发达而令欧洲大众目迷五色的中国形象之上又推出一个令欧洲知识分子兴奋不已的拥有高水平精神文明的中国形象。

耶稣会士的活动从源头上影响了欧洲对中国的理解,因此概述之后便着重描述作为此时中西文化交往首要渠道的耶稣会士对于向欧洲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以及对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和文化传播活动有重大影响的礼仪之争。16-18世纪的中西交往从传播内容上看是一个以中学西传为主的过程,从传播影响上看,中国文化对这时期的欧洲的影响远大于传教士介绍的西学知识对中国的影响,所以具有突出的单向交流特征。本书将注意力集中在“中学西传”,并且旨在刻画清楚这个西传的过程和对此过程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即礼仪之争。这次“中西初识”起因于西欧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需求和天主教会长期不懈地征服异教徒的愿望,国家利益与教会利益的结合与冲突在16世纪兴起的耶稣会身上有鲜明体现。并且面对半封闭的中国边境,惟有耶稣会士以其灵活的适应性传教方法得以入驻中国内地,并担当起向欧洲介绍中国文化的任务。而耶稣会士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他们介绍中国的方式引出了长达百年的既是文化冲突又夹杂利益纠纷的“中国礼仪之争”,加上其前因后续,这两百年的“初识”阶段基本上就被礼仪之争所笼罩。礼仪之争不仅是明清传教士在华活动的基本背景,也是中学西传的基本背景,还奠定了这一时期欧洲人认识和评价中国的重要知识基础。



下卷《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观》紧承上书,探讨那些由耶稣会士传到欧洲的中国知识与启蒙时代的欧洲文化碰撞后的电光石火和回响余韵。所谓“中国观”应包含两个内容,一是作为认识对象的中国是何模样,二是对这一认识对象的态度和评价。这一时期欧洲看到的“中国”主要是由耶稣会士描摹并在某些地方经其他旅行者粉饰,而且中国的模样从17世纪到18世纪没有很鲜明的出入。但这100多年里欧洲人对自己所见之中国形象的态度却因人而异、因时而别,也即中国对欧洲的意味在不断变化,因为欧洲自己在不断变化,她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在不断变化,由此而造成“中国观”前后有别。但以自己的价值观和实际需求作为形成中国观的基础,这一原则是不变的。该成果下卷旨在揭示这一点,因此紧扣欧洲社会的发展趋势来分析不同时期欧洲人对待中国的态度。

作为宗教改革以来国王与教会和地方贵族长期争权夺利的一个显著结果,17世纪到18世纪初的欧洲社会结构表现为国王与教会以相互妥协的方式共存,教会失去了政治权利,但作为国家温驯的助手继续努力履行精神控制的职责。因此,1740年以前的欧洲仍是一个宗教问题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所有思想讨论往往都要在是否具有基督教意义上的合理性的背景下进行。直到18世纪中叶,从社会结构到哲学和科学等所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教士、贵族和国王的联盟开始丧失民心,反映在思想领域就是思想家们开始直面现实社会的弊端,一方面批判之,另一方面努力阐明和确立新的社会秩序,这意味着思想或言论的宗教合理性已经让位于其政治、经济或道德上的合理性。欧洲社会对中国事物的兴趣和态度也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展开,甚至传播中国知识的耶稣会士也不得不服从这一大势所需。整个启蒙时代欧洲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17世纪中叶开始到17、18世纪之交,二是18世纪初到1740年前后,三是18世纪中后期三个大的阶段,该成果下卷就是根据这来组织内容。
匿名用户
2013-06-20
展开全部
16-18世纪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6-20
展开全部
元朝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6-20
展开全部
最早的应该是500年前的"丝绸之路"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