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2013-06-25
展开全部
蜥臀目 具类似蜥蜴的三射状腰带。头骨的脸面部短,有1~2个眼前孔。颞颥孔发达,腭骨孔形状各异,方骨垂直,脑颅短深。下颌较低,无前齿骨,牙齿数目不定。脊椎数目也不等;颈椎9~10、背椎10~15、荐椎3~6。椎体呈平凹型或双平型,背肋发达;荐肋与肠骨及荐椎愈合。掌骨短、前足退化程度不等,腰带极壮,肠骨短高,坐骨长,进步类型耻骨与坐骨紧密贴靠,甚至愈合。股骨长阔并呈前后弯曲状。趾行式。原始类型为后足行走,而进步代表又有四足行走者。根据肢骨构造、生活方式,蜥臀目又分为两个亚目:兽脚亚目和蜥脚形亚目。
兽脚亚目 双足行走,头骨高耸、侧扁、侧颞颥孔硕大,下颌发育,牙齿粗大侧扁,齿尖向后倾斜,齿冠前后缘有锯齿构造。颈部显短,躯干较长,尾巴粗壮,荐前椎23~25;腰带侧扁,肠骨伸长,耻骨远端加厚,坐骨细长,前肢不发达,后肢粗壮,Ⅱ、Ⅲ、Ⅳ趾皆具发达利爪。兽脚类含3个次目。
蜥脚形亚目 恐龙中最大、最长的类型,四足行走、植食性,较原始代表也有双足行走和杂食性者。头骨较小,颈部较长。荐前椎可达33个,荐椎3~6个,尾极长。前肢短于后肢,肠骨突发达,耻骨扭转,胫骨短于股骨,距骨与跟骨不愈合,前后足的第Ⅰ指(趾)的末爪皆很发达,而第Ⅴ指(趾)退化。分2个超科。
鸟臀目 腰带为四射型结构,与鸟类者相似。植物食性或少量杂食性,鸟脚亚目双足行走,其余四足行走。该目各类身体差异较大,出现于晚三叠世或中三叠世。共有5个亚目:鸟脚亚目、剑龙亚目、甲龙亚目、角龙亚目和肿头龙亚目,分布于欧洲、北美、南美、非洲及亚洲的中生代地层中。
鸟脚亚目 双足行走的恐龙。头骨吻部较长,眼前孔较小,外鼻孔大,上、下颞孔发育好。牙齿变化大,荐前椎多达28个。耻骨的前后突发育,前足外指退化,后足与鸟类相似,Ⅴ指退化,末端发育蹄形爪。鸟脚类从中三叠世至晚白垩世皆有代表属种。最早的代表是中晚三叠世的畸齿龙科,皮萨龙科的属种。侏罗纪、白垩纪有棱齿龙科、禽龙科和鹦鹉嘴龙科(见鹦鹉嘴龙),最进步的为晚白垩世的鸭嘴龙科(见鸭嘴龙)。
剑龙亚目 背部具有各式甲板的恐龙,植食性,前肢短于后肢的四足行走动物。最长的达10米。头骨狭长、细小,前上颌骨无齿,上颞颥孔明显退化。下颌低长。牙齿单列,每列不超过25个,齿冠成叶状,其边缘具锯齿。躯体高耸侧扁。前肢短,前足Ⅰ、Ⅴ指退化,末端为蹄型爪。后肢硕长,趾末端为爪蹄型。剑龙类出现于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绝灭,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及东非等地。
甲龙亚目 四足行走,植食性,躯体扁平,被骨甲所覆盖。头骨大,上颞颥孔封闭,侧颞孔亦小。下颌较高,牙列单行,扁平细弱,具边缘锯齿。荐椎最多可达9个,尾部末端常扩粗呈锤状。前足发育正常,每指末端为爪蹄状。后肢略长于前肢。肠骨前部延伸,后部显短;耻骨退化,坐骨强烈弯曲。后足短宽,趾末为蹄状爪。外膜质甲片发育。头、躯干及尾部全有不同形状骨板覆盖,体侧有直棘,骨片之间有小骨片及骨刺分布。中侏罗世开始出现,白垩纪大发展,晚白垩世几乎遍布北美,欧亚。
角龙亚目 植食性,四足行走,头上不同部位发育大小不一的角。由于顶骨和鳞骨向后延伸形成褶皱的颈盾,使头骨几乎占身长的1/3。吻部细长而成尖喙,眼前孔缩小,颧骨扩大。齿边缘有锯齿,上牙内侧、下牙外侧有纵棱。脊椎为双平型。荐椎最多11个。前足短宽,发育正常,后肢比前肢长,后足Ⅴ趾退化,末端蹄状爪。角龙由鸟脚类演化而出,其原始类型为在亚洲发现的原角龙,此后在北美发现最多,是晚白垩世的标准化石。
肿头龙亚目 植食性,双足行走,头顶肿厚呈盔状,其表面有粗壮纹饰。上颞颥孔封闭,眼前孔退化。齿细弱,边缘有锯齿。前肢短,后足Ⅴ趾退化,每趾末端为爪。在亚洲发现最多,生存于晚白垩世。
兽脚亚目 双足行走,头骨高耸、侧扁、侧颞颥孔硕大,下颌发育,牙齿粗大侧扁,齿尖向后倾斜,齿冠前后缘有锯齿构造。颈部显短,躯干较长,尾巴粗壮,荐前椎23~25;腰带侧扁,肠骨伸长,耻骨远端加厚,坐骨细长,前肢不发达,后肢粗壮,Ⅱ、Ⅲ、Ⅳ趾皆具发达利爪。兽脚类含3个次目。
蜥脚形亚目 恐龙中最大、最长的类型,四足行走、植食性,较原始代表也有双足行走和杂食性者。头骨较小,颈部较长。荐前椎可达33个,荐椎3~6个,尾极长。前肢短于后肢,肠骨突发达,耻骨扭转,胫骨短于股骨,距骨与跟骨不愈合,前后足的第Ⅰ指(趾)的末爪皆很发达,而第Ⅴ指(趾)退化。分2个超科。
鸟臀目 腰带为四射型结构,与鸟类者相似。植物食性或少量杂食性,鸟脚亚目双足行走,其余四足行走。该目各类身体差异较大,出现于晚三叠世或中三叠世。共有5个亚目:鸟脚亚目、剑龙亚目、甲龙亚目、角龙亚目和肿头龙亚目,分布于欧洲、北美、南美、非洲及亚洲的中生代地层中。
鸟脚亚目 双足行走的恐龙。头骨吻部较长,眼前孔较小,外鼻孔大,上、下颞孔发育好。牙齿变化大,荐前椎多达28个。耻骨的前后突发育,前足外指退化,后足与鸟类相似,Ⅴ指退化,末端发育蹄形爪。鸟脚类从中三叠世至晚白垩世皆有代表属种。最早的代表是中晚三叠世的畸齿龙科,皮萨龙科的属种。侏罗纪、白垩纪有棱齿龙科、禽龙科和鹦鹉嘴龙科(见鹦鹉嘴龙),最进步的为晚白垩世的鸭嘴龙科(见鸭嘴龙)。
剑龙亚目 背部具有各式甲板的恐龙,植食性,前肢短于后肢的四足行走动物。最长的达10米。头骨狭长、细小,前上颌骨无齿,上颞颥孔明显退化。下颌低长。牙齿单列,每列不超过25个,齿冠成叶状,其边缘具锯齿。躯体高耸侧扁。前肢短,前足Ⅰ、Ⅴ指退化,末端为蹄型爪。后肢硕长,趾末端为爪蹄型。剑龙类出现于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绝灭,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及东非等地。
甲龙亚目 四足行走,植食性,躯体扁平,被骨甲所覆盖。头骨大,上颞颥孔封闭,侧颞孔亦小。下颌较高,牙列单行,扁平细弱,具边缘锯齿。荐椎最多可达9个,尾部末端常扩粗呈锤状。前足发育正常,每指末端为爪蹄状。后肢略长于前肢。肠骨前部延伸,后部显短;耻骨退化,坐骨强烈弯曲。后足短宽,趾末为蹄状爪。外膜质甲片发育。头、躯干及尾部全有不同形状骨板覆盖,体侧有直棘,骨片之间有小骨片及骨刺分布。中侏罗世开始出现,白垩纪大发展,晚白垩世几乎遍布北美,欧亚。
角龙亚目 植食性,四足行走,头上不同部位发育大小不一的角。由于顶骨和鳞骨向后延伸形成褶皱的颈盾,使头骨几乎占身长的1/3。吻部细长而成尖喙,眼前孔缩小,颧骨扩大。齿边缘有锯齿,上牙内侧、下牙外侧有纵棱。脊椎为双平型。荐椎最多11个。前足短宽,发育正常,后肢比前肢长,后足Ⅴ趾退化,末端蹄状爪。角龙由鸟脚类演化而出,其原始类型为在亚洲发现的原角龙,此后在北美发现最多,是晚白垩世的标准化石。
肿头龙亚目 植食性,双足行走,头顶肿厚呈盔状,其表面有粗壮纹饰。上颞颥孔封闭,眼前孔退化。齿细弱,边缘有锯齿。前肢短,后足Ⅴ趾退化,每趾末端为爪。在亚洲发现最多,生存于晚白垩世。
冠和生惠
2024-09-05 广告
2024-09-05 广告
冠和生惠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动物染毒装置,专为科学研究设计,适用于多种实验动物模型。该装置能精准控制暴露环境,支持干湿气溶胶、粉尘、烟雾等多种介质,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其模块化设计灵活,可根据需求定制,提升实验效率。我们致力于...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冠和生惠提供
2013-06-25
展开全部
恐龙是出现于二亿四千五百万年前,并繁荣于六千五百万年前结束的中生代爬行动物。或为恐龙和与它同一时代的蛇颈龙、翼龙等的模糊总称。恐龙在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但是,在紧接着的新生代地层中,却完全看不到恐龙的化石。由此推知恐龙在中生代时一起灭绝了。
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个子大的,可以有几十头大象加起来那么大;小的,却跟一只鸡差不多。就食性来说,有温顺的 草食者
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个子大的,可以有几十头大象加起来那么大;小的,却跟一只鸡差不多。就食性来说,有温顺的 草食者
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6-25
展开全部
(学名:Dinosauria)是群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於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在2005年日本考古学家观铃ˉ▽ˉ|||发现新证据,恐龙有可能是在鸡蛋里孵化出来的。
在1862年发现的始祖鸟化石,与美颌龙化石极度相似,差别在於始祖鸟化石有著羽毛痕迹,这显示恐龙与鸟类可能是近亲。自从197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指出现代鸟类极可能是兽脚亚目恐龙的直系后代。大部分科学家视鸟类为惟一幸存发展至今的恐龙,而少数科学家甚至认为它们应该分类於同一纲之内。鳄鱼则是另一群恐龙的现代近亲,但两者关系较恐龙与鸟类远。恐龙、鸟类、鳄鱼都属於爬行动物的初龙类演化支,该演化支首次出现於晚二叠纪,并在中三叠纪成为优势动物群。
在20世纪前半期,科学家与大众媒体都视恐龙为行动缓慢、慵懒的冷血动物。但是1970年代开始的恐龙文艺复兴,提出恐龙也许是群活跃的温血动物,并可能有社会行为。近期发现的众多恐龙与鸟类之间关系的证据,支持了恐龙温血动物的假设。
嘎呜。
恐龙分类
恐龙与其它爬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的站立姿态和行进方式,恐龙具有全然直立的姿态,其四肢构建在其体躯的正下方位置。这样的架构要比其他种类的爬行动物(如鳄类其四肢向外伸展),在走路和奔跑上更为有利。根据恐龙腰带的构造特征不同,可以划分为两大类:蜥臀目(Saurischia)和鸟臀目(Ornithischia)。
二者区别在于其腰带结构: 蜥臀目的腰带从侧面看是三射型,耻骨在肠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则向后延伸,这样的结构与蜥蜴相似;鸟臀目的腰带,肠骨前后都大大扩张,耻骨前侧有一个大的前耻骨突,伸在肠骨的下方,后侧更是大大延伸与坐骨平行伸向肠骨前下方。因此,骨盆从侧面看是四射型。不论是蜥臀目还是鸟臀目,它们的腰带在肠骨、坐骨、耻骨之间留下了一个小孔,这个孔在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中是没有的。正是这个孔表明,与所有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相比,被称为恐龙的这两个目之间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
蜥臀目分为蜥脚类(Sauropoda)和兽脚类(Theropoda)。
蜥脚类有分为原蜥脚类和蜥脚形类。原蜥脚类主要生活在晚三叠纪到早侏罗纪,是一类杂食--素食性的中等大小恐龙。蜥脚形类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巨型的素食恐龙。头小,脖子长,尾巴长,牙齿成小匙状。蜥脚亚目的著名代表有产于我国四川、甘肃晚侏罗纪的马门溪龙,由19节颈椎组成的脖子长度约等于体长的一半。
兽脚类生活在晚三叠纪至白垩纪。它们都是肉食龙,两足行走,趾端长有锐利的爪子,嘴里长着匕首或小刀一样的利齿。霸王龙是著名代表。
鸟臀目分为5大类:鸟脚类(Ornthopoda)、剑龙类(Stegosauria)、甲龙类(Ankylosauria),角龙类(Ceratopsia)和肿头龙类(Pachycephalosauria)。
鸟脚类是鸟臀类中乃至整个恐龙大类中化石最多的一个类群。它们两足或四足行走,下颌骨有单独的前齿骨,牙齿仅生长在颊部,上颌牙齿齿冠向内弯曲,下颌牙齿齿冠向外弯曲。它门生活在晚三叠纪至白垩纪,全都是素食恐龙。
剑龙类,四足行走背部具有直立的骨板,尾部有骨质刺棒两对,剑龙类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到早白垩纪,是恐龙类最先灭亡的一个大类。
甲龙类的恐龙体形低矮粗壮,全身披有骨质甲板,以植物为食,主要出现于白垩纪地层。
角龙类,是四足行走的素食恐龙。头骨后部扩大成颈盾,多数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我国北方发现的鹦鹉嘴龙即属角龙类的祖先类型。
肿头龙类主要特点是头骨肿厚,颥孔封闭,骨盘中耻骨被坐骨排挤,不参与组成腰带,主要生活在白垩纪。
在1862年发现的始祖鸟化石,与美颌龙化石极度相似,差别在於始祖鸟化石有著羽毛痕迹,这显示恐龙与鸟类可能是近亲。自从197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指出现代鸟类极可能是兽脚亚目恐龙的直系后代。大部分科学家视鸟类为惟一幸存发展至今的恐龙,而少数科学家甚至认为它们应该分类於同一纲之内。鳄鱼则是另一群恐龙的现代近亲,但两者关系较恐龙与鸟类远。恐龙、鸟类、鳄鱼都属於爬行动物的初龙类演化支,该演化支首次出现於晚二叠纪,并在中三叠纪成为优势动物群。
在20世纪前半期,科学家与大众媒体都视恐龙为行动缓慢、慵懒的冷血动物。但是1970年代开始的恐龙文艺复兴,提出恐龙也许是群活跃的温血动物,并可能有社会行为。近期发现的众多恐龙与鸟类之间关系的证据,支持了恐龙温血动物的假设。
嘎呜。
恐龙分类
恐龙与其它爬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的站立姿态和行进方式,恐龙具有全然直立的姿态,其四肢构建在其体躯的正下方位置。这样的架构要比其他种类的爬行动物(如鳄类其四肢向外伸展),在走路和奔跑上更为有利。根据恐龙腰带的构造特征不同,可以划分为两大类:蜥臀目(Saurischia)和鸟臀目(Ornithischia)。
二者区别在于其腰带结构: 蜥臀目的腰带从侧面看是三射型,耻骨在肠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则向后延伸,这样的结构与蜥蜴相似;鸟臀目的腰带,肠骨前后都大大扩张,耻骨前侧有一个大的前耻骨突,伸在肠骨的下方,后侧更是大大延伸与坐骨平行伸向肠骨前下方。因此,骨盆从侧面看是四射型。不论是蜥臀目还是鸟臀目,它们的腰带在肠骨、坐骨、耻骨之间留下了一个小孔,这个孔在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中是没有的。正是这个孔表明,与所有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相比,被称为恐龙的这两个目之间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
蜥臀目分为蜥脚类(Sauropoda)和兽脚类(Theropoda)。
蜥脚类有分为原蜥脚类和蜥脚形类。原蜥脚类主要生活在晚三叠纪到早侏罗纪,是一类杂食--素食性的中等大小恐龙。蜥脚形类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巨型的素食恐龙。头小,脖子长,尾巴长,牙齿成小匙状。蜥脚亚目的著名代表有产于我国四川、甘肃晚侏罗纪的马门溪龙,由19节颈椎组成的脖子长度约等于体长的一半。
兽脚类生活在晚三叠纪至白垩纪。它们都是肉食龙,两足行走,趾端长有锐利的爪子,嘴里长着匕首或小刀一样的利齿。霸王龙是著名代表。
鸟臀目分为5大类:鸟脚类(Ornthopoda)、剑龙类(Stegosauria)、甲龙类(Ankylosauria),角龙类(Ceratopsia)和肿头龙类(Pachycephalosauria)。
鸟脚类是鸟臀类中乃至整个恐龙大类中化石最多的一个类群。它们两足或四足行走,下颌骨有单独的前齿骨,牙齿仅生长在颊部,上颌牙齿齿冠向内弯曲,下颌牙齿齿冠向外弯曲。它门生活在晚三叠纪至白垩纪,全都是素食恐龙。
剑龙类,四足行走背部具有直立的骨板,尾部有骨质刺棒两对,剑龙类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到早白垩纪,是恐龙类最先灭亡的一个大类。
甲龙类的恐龙体形低矮粗壮,全身披有骨质甲板,以植物为食,主要出现于白垩纪地层。
角龙类,是四足行走的素食恐龙。头骨后部扩大成颈盾,多数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我国北方发现的鹦鹉嘴龙即属角龙类的祖先类型。
肿头龙类主要特点是头骨肿厚,颥孔封闭,骨盘中耻骨被坐骨排挤,不参与组成腰带,主要生活在白垩纪。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