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溶解的存在问题
上述药物均通过将pg转变为有活性的pm,来实现降解血栓/Fn功能。目前临床主要用于aMI的治疗。
第一代药物sK和uK进入体内立即激活pg,形成的pm使血栓溶解的同时也使机体凝血因子失活和过度消耗,导致严重出血倾向。另外,这种治疗由于过量消耗血液中pg,所以又易发生再栓塞。并且,两者的半衰期短,需反复给药,需注射大剂量方能在血栓处达到有效浓度,这又加剧其副作用的产生,故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临床发现uK对陈旧的血栓无效,而且适用范围小,不适用于肝病、高血压或出血性溃疡患者。sK也有类似问题,仅能将新近产生的大血栓化解为小血栓,并有感冒样症状及严重变态反应等副作用。
aPSAC虽然改善了sK的稳定性问题,可明显降低给药量。但是,临床显示aPSAC并不增加与fn/血栓的亲和性,没有明显提高再通率和减少再栓塞率,仍会造成全身性纤溶现象,导致全身出血倾向;同时,依旧存在致敏性和抗原性问题。
80~90年代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得到的新型pA(rt-PA、scu-PA)对上述情况有所改善。但因其半衰期极短、临床用量大、价格昂贵而使应用受到限制。bM06.022在aMI患者的治疗中,发现它有明显的血栓亲和性,无出血并发症。嵌合体k-1K2Pn也仅有小规模的临床前试验,发现两次推注10mgK1K2Pn能特异性地将冠状动脉血栓溶解。
另外,体外血栓溶解实验发现,rt-PA的溶血栓速度远比sK快;但在高浓度rt-PA时,因其严重消耗pg,而导致纤溶系统pg水平显著下降。而saK在相同速率的血栓溶解过程中,却并不影响血液中pg、fg及α2aP水平。并且,在aMI治疗中,同样剂量的saK比rt-PA显示更高的对fn特异亲和性,对动脉血栓溶解、限制局部出血及神经损伤方面更有效。对aMI患者推注saK,90分钟后冠状动脉再通率达83%。
临床试验表明,saK在溶血栓速率和对fg的保护方面均优于rt-PA。但是,它有显著的免疫原性,不能重复使用。临床发现,对aMI患者注射saK两周后,有73%的病人体内产生特异性抗saK抗体,这种抗体能中和saK活性。虽然用定点诱变方法得到的saKsTAR·m38改善了抗原性,但其纤溶活性相应受影响。另一方面,应用saK约30分钟后才能起溶血栓作用,不利于病人急救。
血栓溶解药的研究和开发应用明显提高了aMI等血栓患者的治愈率,降低了其死亡率。但第一代药物较弱的fn专一性导致了系统性纤溶及出血并发症;第二代药物(如rt-Pa)虽加强了fn专一性,可是大量临床试验显示其与第一代药物无显著区别,出血现象仍有发生。
总之,各种药物尽管各有其优点,但仍存在不同的问题。主要问题包括:再次灌注的抗性、血管的再次栓塞率、出血并发症、临床副作用、给药量大及价格昂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