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皇帝用年号称呼,以前为什么不用年号称呼皇帝呢?
年号是我国古代皇帝颁行用来纪年的方法,这个方法通行于汉字文化圈。在古代,其实有好几种纪年方法,一种是年号、一种是谥号、一种是庙号、另外一种是干支纪年法,有时候,干支纪年法和其他前三种的任一种配合使用。譬如乾隆庚子年就是公元1780年,乾隆45年。
起初,谥号和庙号都是很严肃的,不会随便使用,尤其庙号,立庙纪念的肯定是立下大功的皇帝,才值得后人纪念,但是魏晋之后,庙号泛滥,只要是皇帝就可以立庙。而唐朝以后,谥号由本来评价功过得失的方法变成替皇帝歌功颂德的东西,已经失去本意,而年号本来是为美好寓意而选的字也逐渐增加了他的特色涵义。
本来,一开始版本年号就是为了纪年,但是在明清时期,皇帝采用的年号通常固定,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只采用一个年号,除了明英宗朱祁镇有两个年号,一个正统、一个天顺,这两个年号之间隔了明代宗朱祁钰的年号景泰。其他的皇帝都是一个,所以逐渐的年号就成了称呼皇帝的一种方式,譬如崇祯皇帝、乾隆皇帝。
这种现象在明朝以前是行不通的,因为,这之前的一个皇帝就有很多个年号,譬如年号的创始人汉武帝就有十个年号,宋仁宗有九个年号。如果以年号称呼他们那就乱了套。只好用其他的来称呼。
普遍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谥号起源于周朝。周朝没有采用庙号,秦始皇称皇帝以后,废除谥号。汉高祖刘邦称帝以后,恢复了谥号,有限度的恢复庙号,整个西汉庙号总共四人。于是汉朝皇帝开始,历朝皇帝死后就有一个字或者两个字的谥号,这个谥号通常就是评价他一生功过的,加上一个朝代,和帝字,就成了这个皇帝的代称,譬如宋武帝刘裕、隋文帝杨坚等。
到了唐朝时期,由于统治者的自大,谥号开始泛滥,由一字两字谥逐渐发展成多字谥。譬如唐玄宗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时期皇帝谥号已经20多字,谥号称呼皇帝已经不方便了,但是有另外一个方法,那就是自曹魏以来泛滥的庙号排上用场,毕竟一个皇帝死后立一个庙,一个只有一个庙号,于是,庙号成了皇帝的代称,如唐太宗、宋徽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