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的晚疫病是什么症状表现,该怎么防治呢?
番茄晚疫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番茄幼苗、叶片、茎和果实均可发病,以叶片和处于绿熟期的果实受害最重。晚疫病是番茄上的重要病害,在我国各地露地和保护地栽培的番茄上普遍发生,并造成严重危害。在病害流行年份可减产20%~40%。番茄幼苗、叶片、茎和果实均可发病,以叶片和处于绿熟期的果实受害最重。
1、幼苗期叶片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叶柄处腐烂,病部呈黑褐色。空气湿度大时,病斑边缘产生稀疏的白色霉层,病斑扩大后,叶片逐渐枯死。幼茎基部呈水浸状缢缩,导致幼苗萎蔫或倒伏。
番茄
2、成株期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叶片表面出现水浸状淡绿色病斑,逐渐变为褐色,空气湿度大时,叶背病斑边缘产生稀疏的白色霉层。空气干燥时病斑呈绿褐色,后变暗褐色并逐渐干枯。茎和叶柄的病斑呈水浸状,褐色,凹陷,最后变为黑褐色,逐渐腐烂,引起植株萎蔫。
3、果实上的病斑有时有不规则形云纹,最初为暗绿色油渍状,后变为暗褐色至棕褐色,边缘明显,微凹陷。果实质地坚硬,不变软,在潮湿条件下,病斑长有少量白霉。
番茄晚疫病发病规律
1、发病时期。番茄各个生育期都受该病为害,幼苗期、结果期为害最重。
番茄
2、气候因素。白天气温24℃以下,夜间10℃以上,空气湿度在95%以上,或有水膜存在时,发病重。持续时间越长,发病越重。遇春寒天气,温度低、日照少,病害会更加严重。
3、栽培因素。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致田间湿度大,易诱发此病。棚室栽培时,种植密度过大,偏施氮肥,放风不及时,发病重。棚室栽培时,白天棚室气温在22~24℃,夜间10~13℃,相对温度95%以上持继8小时,或叶面有水膜,最易形成侵染和发病。
4、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在冬季栽培的番茄及马铃薯块茎中越冬。五、传播特点。条件适宜时,借气流或雨水传播到番茄植株上,在田间形成中心病株。病原的菌丝在寄主细胞间或细胞内扩展蔓延,经3~4天潜育后,病部长出菌丝和孢子囊,并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侵染。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菌丝发育适温24℃,最高30℃。
番茄
番茄晚疫病防治方法
1、采用营养钵、营养袋或穴盘等培育无病壮苗。加强管理。条件许可时可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4年轮作。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合理密植。合理施用氮肥,增施钾肥。切忌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加强通风透光,保护地栽培时要及时放风,缩短植株叶面结露或出现水膜时间,以减轻发病程度。生产上做到及时整枝打权,3或4穗果坐稳后,把底部老叶、病叶打去。
2、采用生态调控技术,生产上针对该病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容易流行的特点,通过调控棚室内温湿度缩短结露持续时间可控制该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