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历史上通常是北方统一南方
历代北方得势,各自有因,忽略其因而将其果连缀起来,说北方必强于南方,则有宿命论之嫌了,与史学精神不符。
一开始来说中华民族的文化来源是来自于黄河流域的,而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这开始的地域就已经决定了军事文化的鼎盛会在北方,也就是黄河流域出现,事实也是这样的,在加上北方属于苦寒之地,条件比较艰苦,又使得北方民族不光从身体条件还是意志品质上面来说都要强于南方民族,而看看中国历史北方经常是战乱纷纷,这也使得北方的武力更加强盛一些。
但是随着几次民族向南的迁移,很多原先居住在北方的民族开始向南方偏移,而南方相对平稳的政治环境和舒适的生活条件也使得这些南移的民族有机会和能力去创造更为先进的文化,慢慢的文化中心就从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了,这个时候的北方还是处于战乱时期。
这样就决定了在以后相当长的一个时间内,北方民族更为善战,而南方民族更为善思。
最佳的例子是明太祖的建国,论地理位置,应天府在长江以南,北京在北方;论势力的消长,明军横渡长江北伐,元朝被迫撤退至大漠关外,而不是退至明军以南的广东广西之类。
那么明朝取代元朝,算是北人胜南人,还是南人胜北人?
至于会造成这个印象,其实因为中国的开发是由中央向边陲发展,特别是由北向南,所以北方的政治、军事及经济等实力,往往胜于南方,因此,中国历史上大多是北方的势力胜于南方的势力,也就是大多数南人不能战胜北人,但不是没有例外,明朝就不一样。
如果文化发展反而是由南向北的趋势的话,那么就有可能是北人不能战胜南人。
就像意大利诸邦,由于南部的爱琴海及以中部的罗马一带比较早开发,反而是北边各自分立,难以与南部的意大利相提并论。
因此意大利多是罗马大胜威尼斯之类,也就是南人多胜北人,少有北人多胜南人,刚好与中国相反。
至于中国北人多骑兵,南人利舟船,固然是事实,但不是南人不能战胜北人的原因。
因为步兵亦可胜骑兵,宋朝的《武经总要》就有提到步兵如何应付骑兵的方法,而宋朝的对外战争亦有步兵战胜骑兵的例子,甚至于还在四川集结据守,成功抵抗以铁骑闻名的蒙古兵。
而岳飞、刘琦更是以步卒造成金兵的溃败,麻札刀大破拐子马,不能说是步兵永远败给骑兵吧?农民革命的太平天国之崛起,也是因为骑兵打败步兵而起家吗?真不晓得为何农民起义不算南北相抗,正规军一但打不过农民,就不能怪什么南人打不过北人。
再说南方的舟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方便,长江以南虽然湖泊多河川杂,但还不至于全面水乡泽国,全部都是河川或是海面。
一如意大利的北部威尼斯,可用船只代替马车;江西号称五大湖,但是彼此的交通只用船只就可绰绰有余吗?湖南湖北固然有船行之便,但完全可以取代陆地通行,或是牛马不行、人行不通吗?
算一算数据好了,所谓的南方,河川流域的面积占全部含陆地的面积比例是多少?南方有百分之九十几是河川?还是南方有百分之五十以上是陆地?论联络交通,从所谓的水乡南方,随机选取任两地,来看交通情形,是可选择陆路多,还是可选择水路多?南方的居民,有百分之多少的人在水上讨生活?还有百分之多少的人在陆地过生涯?在南方所发生的战争,大多数是水战?还是陆战?
南方各自水系各据一方,彼此之间若无人工运河的连接,基本上南方两地距离很远的地方,还是有很难使用船只到达。
打个比方好了,南方利船舟,所以欲从南京要到广州,只能搭船而不能骑马吗?而且是大多数走水路,还是大多数行陆路?然后南方的地形,有多少的连续长度可供跑马?是短到不超过一公里?还是长到超过数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以上?那么南方可不可以在陆地运兵运粮?或是发生陆地战争呢?
蒙古灭南宋,除了使用船舰外,以间接路线大迂回的大军,组成分子是水军还是弓马步陆军?清军的嘉定三屠、扬州十日,采用陆战还是水战?把时间拉回三国,陆逊大破刘备之时,虽然东吴利于水军,但是想要造成胜利,总要派人上岸放火杀人吧?步兵固然可行,骑马不是更快,连烧八百里营,用二只脚来走,不如用四只脚来跑,还比较快。
话说回来,蜀汉也不全是水军,刘备本来就是骑兵出身,当年流浪到徐州时,就已拥有胡人骑兵;官渡之战,刘备还与文丑共同率领骑兵作战;甚至于后来客居荆州时,还曾因脾肉复生,感叹很久没骑马,可见刘备使用马匹的频繁。
所以蜀汉虽然位属南方,但主力使用弓马步陆军,尤其是山地作战,屡屡在汉中、益州地区的陆地山区击溃敌人,而不是在水上决胜负。
若把刘备归类为南人,而误以为蜀汉必用水军向吴魏决战,这与历史相反:赤壁之战的南方水军不以刘备为主,而是周瑜及程普等江东水军;刘备也不是以舰船攻占汉中,夏侯渊更不是死在水面交战;陆逊抵抗刘备时,还称幸刘备「舍船就步」──可见刘备自始至终都是北人,又是经常使用骑兵,善长山战,这些都是所谓北人的特征。
而骑兵的历史出现的很早,远在赵武灵王就有胡服胡骑的使用,长平之役,亦有白起使用骑兵的纪录,韩信的背水一战,还是项羽的垓下溃逃,均是骑兵大展手脚之时,这些时代均出现在汉武帝对匈奴作战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