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生平事迹

主要是出生地,居住地……还有简单的生平事迹就可以了... 主要是出生地,居住地……还有简单的生平事迹就可以了 展开
 我来答
教育暖暖风
高能答主

2021-06-06 · 为你解答问题的热心市民
教育暖暖风
采纳数:2334 获赞数:20018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袁隆平,男,汉族,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

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

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

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

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

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

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

袁隆平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

一是提出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终于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于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

二是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三是突破了制种关,过去的研究认为,水稻异交率仅2.4%,杂种一代种子产量极低,离生产要求相距甚远;国际水稻所1971年开始研究,1973年放弃,原因也就是当时在该所没有人相信可以解决制种难题。而袁隆平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制种产量逐渐提高,现在高的已达亩产300公斤以上。

匿名用户
2013-07-17
展开全部
袁隆平 (1930.9.7 -) 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生于北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与西南师范大学 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1980-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发现很多人不理解杂交水稻的真正意义,不少人认为自己是北方人,吃的是小麦,不吃水稻,就和袁隆平没关系。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假设世界上有100个人,而粮食只够90个人吃,粮食紧缺再加上财富的不均衡分配,那么就会出现50个人有充足的粮食,而另外40个人没粮食吃,于是大规模的饥荒和战乱就爆发了,这样这场危机就从10人波及到全部的100人。
  如果世界有100人,而粮食够110-120个人吃,那么粮食就不再紧缺,就不会出现大规模囤积现象。全部的100人都可以避免这些危机。
  袁隆平是我国的著名农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多项国际奖。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7-17
展开全部
袁隆平回答:“学农缘于一次偶然:小学一年级时一次郊游,老师带我们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去参观,我看见树上的桃子红红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也很漂亮;正好那时,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上演,影片里有一个镜头,窗外就是葡萄什么的,这些印象叠加起来,我感觉田园确实太美了,就想长大后学农,如果那时老师带我们到真正的农村去看,又苦又穷又脏,那我肯定不会学农了。”其率真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笑声。

因为儿时的这个愿望,高中毕业后,袁隆平考上了重庆相辉学院(后改名为西南农学院)。1953年,袁隆平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成了一名教师。

因为这个偶然的选择,至今,袁隆平已在田间忘情忙碌了50多载了。

关键词

实验田

我如果不在家,就一定在实验田;如果不在实验田,就一定在去实验田的路上。这是袁隆平说过的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这当然也是他真实的生活写照。

袁隆平的第一块实验田在安江农校,在该校的中古盘7号田内。1968年4月30日,700多株不育秧苗,被袁隆平与助手们小心翼翼地插入这块田中。然而,18天后的夜里,这些不育秧苗被全部拔除,不知何人所为。

为了加速繁殖不育秧苗,袁隆平把目光投向了日照时间更长,气温更适宜的南方。广东、海南、福建……不少适于耕种杂交水稻的地方都开辟了他的实验田,田埂上、小路间都留下了袁隆平的足迹。

1979年5月,美国著名的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访华,农业部种子公司送给他1.5公斤杂交水稻。威尔其带回国,当年就试种,立即获得增产。到2005年,美国耕种杂交水稻80万亩,平均亩产超过600公斤,比当地良种增产25%—35%以上。

在越南,到2005年,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近1000万亩。而在菲律宾、印尼、孟加拉、巴基斯坦、厄瓜多尔、几内亚等一些国家,均已开始试种杂交水稻。

但袁隆平仍然很“贪心”,他想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台湾。

从研究杂交水稻至今,袁隆平在实验田里究竟花费了多长时间,恐怕谁也没有统计过。

袁隆平的第一位助手——湖南省农科院高级研究员尹华奇,从1966年开始跟随袁隆平,至今已逾41年。他向记者推算:袁老师从上个世纪1960年代至今,应该至少干了90年的活。为什么如此说呢?老尹解释:按照湖南的水稻生长规律,一年只干半年活。而袁老师同时把实验田设到了南方各地,所以袁老师一年至少干了两年以上的活。

关键词

野败

所谓“野败”,全称是“花粉败育野生稻”,它是一株野生稻。

这株野生稻是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发现的,地点在海南南红农场附近的沼泽里。

1970年11月23日上午,这两人在这片沼泽里发现了一片野生稻。在观察中,两人发现了3个雄花异常的野生稻穗,显然是由一粒种子发育而成。经袁隆平确定,这确是一株雄花败育的野生稻。大家都兴奋不已。

原来,上个世纪50年代的经典理论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没有杂种优势。”但袁隆平却始终向权威挑战,坚信水稻的杂种优势,走向了对杂交水稻的摸索之路。

当时三系杂交稻的理论已经成型,缺乏的是实际中的配套。所谓“三系”,即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而要达到三系配套的目的,就必须解决第一代杂交种子这个难题。三系中,保持系、恢复系在寻常水稻品种中可以找到,但雄性不育系的种子却难以寻到。

现在,终于找到了它,就像焦虑的周瑜等来了东风,师徒3人怎不欢欣鼓舞呢?1972年,我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二九南1号”出世了。第二年,三系配套全面成功。1976年,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产量比常规稻增产20%,袁隆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杂种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人。

1995年,在三系水稻基础上,两系水稻研究成功。

两年后,67岁的袁隆平又发起了向超级稻的进攻,目前亩产已超过800公斤。

关键词

院士

今年4月29日,袁隆平在华盛顿接受了美国科学院授予的外籍院士称号。在评选中袁隆平是获全票通过的。在现场他赢得了最热烈的掌声。

“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吃饭问题……”颇具份量的颁奖词,出自美国科学院院长西瑟罗纳之口。

美国科学院是公认的最权威学术机构,能够全票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袁隆平,却与中国科学院院士称号数次失之交臂。

1991年5月,湖南省政府郑重推荐袁隆平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候选人,但这年新增的34位生物学部委员中,却没有袁隆平的名字。次年,湖南省政府再次申报推荐,袁隆平依然名落孙山。1992年,湖南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的荣誉称号。

1995年,经湖南省政府再次推荐,袁隆平终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许多人为袁隆平抱不平。处在漩涡中的袁隆平却神情淡定:“我研究杂交水稻不是为了当院士,而是为了老百姓有饭吃。”

关键词

秋水伊人

《秋水伊人》是音乐家贺绿汀留下的作品。上世纪50年代末的一个傍晚,袁隆平在安江农校的校园里拉起了小提琴,忘情地演绎着这首名曲。

这时,近旁响起一个女孩的和唱:“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倩影……”歌声清脆。袁隆平扭头一看,见歌者是他的学生邓则。此时,邓则也正用明亮的眼睛望着他,好像在问,老师为何这么忧郁啊?袁隆平不由心中一动。邓则是来看老师的。

当时,袁隆平正处在感情的低谷中,突然,时常有这么一位端庄大方的女孩陪着说话解闷,心情自然开朗不少。渐渐的,邓则在袁隆平心中份量愈来愈重,仿若就是他寻觅和等待的“秋水伊人”。

一晃数年过去了,邓则也已走上了工作岗位。

一天,邓则收到了袁隆平写的一首小诗:茫茫苍穹/漫漫岁月/求索的路上/多想牵上/一只暖心的酥手/穿越凄风苦雨/觅尽南北东西/蓦然回首/斯人却在咫尺中。

原来这是一封示爱诗。匆匆读完,邓则不由心跳加速。其实她也早已芳心暗许,从此两人开始了约会。

1964年正月,一个简单的仪式后,两人走到了一起。婚后,同是农校毕业的妻子对袁隆平帮助很大。田间里,妻子与他一起寻找秧苗材料,而孝敬老人、抚养孩子这些家事袁隆平也基本上丢给了妻子,很少理会。每次与人谈起妻子,袁隆平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银婚纪念日那天,袁隆平特意让妻子穿上婚纱,拍了一张婚纱照作为纪念。面对镜头,看着妻子那娇羞的面庞,袁隆平幸福地笑了。

关键词

唯实

唯实,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说假话,只做真事。这是袁隆平为人的一贯鲜明风格。

1992年,一家媒体在头版刊登了一篇座谈纪要,发表了一些人的看法,大肆贬低杂交水稻,说杂交水稻是“三不稻”,即“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

这下袁隆平火了:自己当不当院士无所谓,但杂交水稻的清誉却不容诋毁。袁隆平立即以读者名义给《人民日报》写了一封信,标题为《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用铁一般的事实描述了杂交水稻的现状和美好的前景。当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刊发了这篇短信。

除了对科研的态度袁隆平一丝不苟,在生活细节上,袁隆平也是很“较真”的。

1995年10月,袁隆平喜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粮食安全保障”奖,载誉回到长沙,在黄花机场受到热烈欢迎。欢迎仪式快结束时,一位领导才匆匆赶来,领导的随同人员向袁隆平提议:再要电视台补拍一个袁和该领导从机场内一同走出的镜头。袁隆平一摆手:“这不行,违反了真实性!”其干脆的回答,使这位领导和随同人员颇显尴尬。

袁隆平的求实态度也让许多记者折服。他数次向前来采访的记者强调:科学的报道不要组织,不要“摆拍”,不要弄虚作假,一定要像我们搞科学的一样实事求是。

在湘院士谈袁隆平:他乘飞机从来只坐普通舱

红网5月24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李柯夫)“袁隆平院士既是科研的伟人,又是生活上的普通人!”前天,在省科技界学习袁隆平院士先进事迹座谈会上,与会的在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省会各相关单位专家学者一起畅谈隆平精神。中国科学院院士、省政协副主席姚守拙出席会议。

姚守拙回忆起他和袁隆平打交道时的点点滴滴:“有一年,我坐飞机去北京,当时是坐在飞机上的普通舱,无意中发现袁隆平也坐在普通舱,便问:‘袁院士,你怎么也坐普通舱?’袁院士回答,他从来都是坐普通舱。”按照有关规定,袁院士和姚守拙完全有资格坐头等舱,但两人都选择坐普通舱。

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协主席何继善表示:“袁隆平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甘于奉献,与当前在学术界出现的浮躁、学术水分等风气有着天渊之别。”何继善说:“现在对歌星、影星宣传得比较多,袁隆平这样的科学界的‘超级男生’更应该多多宣传和学习。”

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协副主席官春云与袁隆平接触较多,他说:“袁老师工作非常忙,每天找他的人也很多,可湖南农大每年的研究生招生,无论何时只要接到我的电话,他都准时来参加,而且还亲自参加面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7-17
展开全部
起袁隆平,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赫赫有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确实,作为在世界上倍受尊重的“杂交水稻之父”,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作为农民兄弟眼中的“米菩萨”,作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可谓是大功至伟。但是,当记者问他怎么看待网民尊称他为“人民科学家”时,这位77岁的世界科学大师却谦虚地说:“‘人民科学家’谈不上,我只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如果要说什么家,我觉得农学家最合适。”

接受记者采访时,袁隆平坚信,一定能让自己的“禾下乘凉梦”梦想成真——水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他和他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摄影 新华网记者 朱继东)

4月29日,袁隆平在华盛顿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院士,这只是他获得的大大小小无数荣誉中的一个。因为改变世界粮食格局的一个发明——杂交水稻,他已经获得过国家特等发明奖、美国“世界粮食奖”等数十多项国际、国内大奖。但这些奖励对袁隆平来说“都差不多,没有高下之分”,他更关心和一直在努力的就是早日让自己的“禾下乘凉梦”梦想成真——水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他和他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袁隆平在实验田观察水稻长势(5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 摄

爱提问、好自由的城市学生立志学农扎根农业

5月10日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袁隆平说:“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因此,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不仅要知识多,而且要人品好,不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体现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只有这样,才配当一个科研工作者,也才能当好一个科研工作者。”这其实是他多年的人生感悟,从一位普通的城市学生到世界农学泰斗,他一路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1930年9月,袁隆平出生于北京协和医院。在兄弟五个中排行老二,小名二毛。1942年初秋,他从重庆市龙门浩小学毕业,进入复兴初级中学。在学习中,袁隆平有个特点,就是喜欢思索,爱提问。强烈的求知欲使他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并且保持至今,受益终生。

1943年,袁隆平转学到博学中学。期间吃的是杂粮饭,点的是桐油灯,一两个星期才能打一次“牙祭”。但学习还是紧张而有规律的,早上6点钟起床,10分钟后就得洗漱完毕在操场集合做操,这养成了他干事利索、遵守时间的作风。

1947年,湖北省举行游泳比赛,袁隆平由于个头小,没有被选中。在参赛那天,不服气的他坐在参赛同学的自行车后面进入了赛场,体育老师发现他热情很高才勉强答应让他去试一试。结果,他出人意料的获得了汉口赛区男子100米和400米自由泳第一名。而其他同学无一入选。不久,他又在湖北省里的比赛中又夺得了男子自由泳的两块银牌。从此,他酷爱上了游泳直到今天,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塑就了他百折不挠、勇于搏击的个性。

上小学时,一次参观园艺场时,他对生气勃勃的花、草、果、木和大自然春华秋实的变化规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毕业,尽管父亲袁兴烈希望他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但19岁的袁隆平仍无返顾地报考并考取了四川重庆相辉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大学期间,袁隆平主修专业是遗传育种学。这一选择决定了袁隆平的人生轨迹,不仅使他的人生丰富而具有传奇色彩,中国一位蜚声世界的科学大师也从此起步。

但袁隆平对自己的学生生涯却有着另一种理解。5月10日,袁隆平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风趣而谦逊地说:“我的大学同学说我的爱好应该是‘自由’,特长是‘散漫’。现在听了这么多的赞扬话,我的压力不小啊!”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湖南湘西雪峰山麓的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最初他研究红薯、西红柿的育种栽培。就是在这里,袁隆平看到有人饿死在路边,意识到只有水稻才是农民的救命粮。

为了让人民不再挨饿挑战权威 发现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在研究杂交水稻的实践中,袁隆平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敢想敢做敢坚持,相信自己能够依靠科技的力量和自己的本事自主创新,终于获得巨大成功。(资料图片)

1960年,天灾人祸带来了全国性的大饥荒,袁隆平和他的学生们也同样面临着饥饿的威胁。一天中午,走出校门,他远远地看到马路边围了一堆人,走近一看,路边横躺着两具骨瘦如柴的尸体,围观的人都脸上堆满了忧伤。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感到了“饿殍”两个字的刺痛。他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民以食为天”,他觉得自己应该也必须做点什么。

当时,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无性杂交可以改良品种,创造新品种”的传统论断垄断着科学界。袁隆平继续做了许多试验,依然没有任何头绪。他开始怀疑“无性杂交”的一贯正确性,决定改变方向,沿着当时被批判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基因和染色体学说进行探索,研究水稻杂交。而在当时,作为自花授粉的水稻被认为根本没有杂交优势。“别人都讲我是‘鬼五十七’(长沙方言,意为不务正业),我也不理。”从此,他义无反顾地选定了杂交水稻这道科研课题。

1960年7月,盛夏的一天,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早稻田中,袁隆平像往常一样下课后挽起裤腿到稻田查看。突然,他发现了一株植株高大、颗粒饱满的水稻“鹤立鸡群”。他如获至宝,马上用布条加以标记,反复观察,并采集花药进行镜检。

第二年,他把收获的种子种下去,结果长出的水稻高的高、矮的矮。“当时我非常失望地坐在田埂上……突然灵感来了,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这一定是个天然杂交种!”

袁隆平马上想到,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就能得到有杂交优势的种子了!但单凭人力不可能大量生产这样的种子,如果专门培育一种雄花退化的水稻,将其和其他的品种混种在一起,用竹竿一赶花粉就落在雌花上了,就能大量生产杂交稻种了!

想到这里,袁隆平欣喜若狂,也更加充满信心。接下来几年的夏天,水稻扬花吐穗的时候,他都拿着放大镜,顶着烈日在田间苦苦寻觅。1964年7月5日,他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的洞庭早籼稻田中找到一株奇异的“天然雄性不育株”,这是国内首次发现。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的种子。

1965年7月,又在安江农校附近稻田的南特号、早粳4号、胜利籼等品种中,逐穗检查14000多个稻穗,连同上年发现的不育株,共计找到6株。经过连续两年春播与翻秋,共有4株繁殖了1~2代。

1966年2月28日,袁隆平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半月刊第17卷第4期上。这是他关于杂交水稻的第一篇论文,直击禁区。

今天回想起那一切,袁隆平深有感触地说:“在研究杂交水稻的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要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也不能害怕冷嘲热讽,害怕标新立异。如果老是迷信这个迷信那个,害怕这个害怕那个,那永远也创不了新,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科技创新既需要仁者的胸怀、智者的头脑,更需要勇者的胆识、志者的坚韧。我们就是要敢想敢做敢坚持,相信自己能够依靠科技的力量和自己的本事自主创新,做科技创新的领跑人,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继润time
推荐于2017-10-11 · TA获得超过1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7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999万
展开全部
1970年11月23日,在袁隆平关于“把杂交育种材料亲缘关系尽量拉大,用一种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的构想指导下,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岛南红农场找到“野败”,为籼型杂交稻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
1971年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成立杂交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调省农业科学院杂交稻研究协作组工作。
1972年3月,国家科委把杂交稻列为中国重点科研项目,组织中国协作攻关。袁隆平将“野败”材料分发到中国10多个省、市的30多个科研单位,用了上千个品种与“野败”进行了上万个测交和回交转育的试验,扩大了选择概率,加快了三系配套进程。

1972年,袁隆平选育成了中国第一个应用于生产的不育系二九南1号。
1973年,协作组通过测交找到了恢复系,攻克了“三系”配套难关。10月,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发表了《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
1974年,袁隆平育成了中国第一个强优势杂交组合“南优2号”。在安江农校试种,667平方米产量628公斤。翌年作晚稻栽培1.33公顷,667平方米产量511公斤。攻克了“优势关”。
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获大面积制种成功,为次年大面积推广作好了种子准备,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1975年,袁隆平攻克了“制种关”,摸索总结制种技术成功。
1975年12月中旬,华国锋指示:第一,中央拿出150万元人民币支持杂交水稻推广,给广东购买15部解放牌汽车,装备一个车队,运输“南繁”种子;第二,由农业部主持立即在广州召开南方13省(区)杂交水稻生产会议,部署加速推广杂交水稻。
1977年,袁隆平发表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与《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两篇重要论文。
1978年2月,出席中国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同年3月,出席中国科学大会并获奖;6月,出席湖南省教育工作者先进代表大会;10月,出席湖南省科学大会并获奖。

1978年10月,晋升为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1979年4月,首次出国出席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召开的科研会议,会上宣读他用英文写的《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的论文并即席答辩,与会者一致公认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处于领先地位。
1979年12月,国务院授予袁隆平中国先进科技工作者与中国劳动模范的称号。同年,任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遗传学会理事、湖南省生物学会理事、湖南省遗传育种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农学会理事。
1980年5月,袁隆平应美国邀请赴美进行杂交稻制种技术指导。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共同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举办杂交稻技术国际培训班,袁隆平作为主讲人给来自10多个国家的专家讲授杂交水稻方面的主要课程。翌年9月,又连续举办第二期。10月,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进行技术指导与合作研究。
1981年,国家科委、农委重奖杂交水稻发明人10万元奖金。但单位转手分下来以后,袁隆平仅得5000元。
1982~1986年,每年去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1~3次进行合作研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