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解译
取自老子《道德经》。
译文: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不可说清楚,所以就混而为一。
解释:
老子所说之道是一种无色、无声、无形之物,有点象空气。不过在太空中看地球的空气还有颜色呢,还有什么比空气更无形无状无光无声呢?唯有意识与此相象了。
难道说老子之道是说意识产生物质?而没有生物何来意识?也许是时间吧,时间不也是无形无状无光无声之物吗?时空互变,虚实相生,万物复始,也是一种逻辑。
还有一种是能量,质能互换,一种无形之能瞬间变成有名之物,而后开地开启,万物复生,也有可能。
宇宙从何而来又向何处去,无人知道,无人能证实,只在假说在自圆其说。
拓展资料: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胡适曾推测老子生于周灵王初年,当公元前570年),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苦县,古县名,史学界普遍认为在今河南省鹿邑县)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道德经
1、解译:
看它看不见,称它为“夷”。听它听不到,称它为“希”。摸它摸不着,称它为“微”。这三者形象难以区分开来,所以是浑然一体的。
2、原文:
原文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 无状之状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扩展资料:
1、《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2、《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3、《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道德经》
看它看不见,称它为“夷”。听它听不到,称它为“希”。摸它摸不着,称它为“微”。这三者形象难以区分开来,所以是浑然一体的。
原文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 无状之状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扩展资料: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道德经
2013-07-18
2013-07-18
解释:眼睛看到欲望 欲望却没看到叫夷 耳朵听到欲望 欲望却没听到叫希 自我拼搏 而欲望不得名利叫微 这三者 不可分开 所以三者组合为道 如果自我在欲望之上那么就不会被欲望所控制 如果自我在欲望之下那么就会被欲望所失控制 所有的一切都是虚无的 最后的一切都会归于无物 所以说无状态的状态 就是惚恍的 所谓的恍惚就是它在前时看不到它的头 它在后时也看不到它的尾 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道 道创造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所有的一切 道能知古今的一切 这就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