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中译本两大翻译家的风格有何不同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源氏物语》的中译本有好几个,你说的是号称世界上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林文月译本和号称大陆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丰子恺译本这两个译本吗?
昨天我跟人还聊过类似的话题,现在转过来:
一、世界上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林文月译本:
台湾林文月女士翻译的版本在中国大陆流传的不是很广,是近两三年才开始能在大陆书店里买到的本子,不过在众多《源》的中译本中,林译本是第一个发行的中文全译本,而且林译本是用女性的语气和语言习惯来翻译的女性作品,这就决定了这个译本中的语气用语比男性的要多。而且林文月从小是学日语长大的,日本战败的时候她甚至以为是自己国家失败了,几天后才知道自己是战胜国一方的,也就是说,林文月的日语水平应该比丰老高,而且林文月也是出生于书香世家,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后,对中国的文化也有较深的涉猎。
林译本主要参照了两个注释本:吉泽义则的注释本(1904年),阿倍秋生、秋山虔及今井源卫三人共同注释的本子(1970年)。后者是主要底本,前者只是在翻译初期使用过。同时还参照了四种现代日语的翻译本,其中就有谢野晶子的《全译源氏物语》(1972年)、谷崎润一郎翻译的《新新译源氏物语》(1969年)等,另外,林译本还参照了两个英文译本:Arthur Waley的删节译本(1925——1933年)和Edward G.Seidenstiicker的全译本(1976年)。
二、大陆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丰子恺译本:
实际上丰子恺的《源氏物语》译本早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初就翻译完成了,到1973年想要出版的时候,又遇到了‘反黑线回潮’的冲击而终告失败,所以到1980年正式出版的时候反而比林译本要晚。
丰子恺先生1961年翻译《源氏物语》一书时共参照了六个译本,它们是:1.藤原定家的《源氏物语注释》、2.四辻善成的《河海抄》、3.一条兼良的《花鸟余情》、4.三条西公条的《细流抄》、5.中院通胜的《岷江入楚》以及6.北村季吟的《湖月抄》,另外,还参照了一些现代日文的译本,其中有谷崎润一郎与谢野晶子、佐成谦太郎的译本。
丰子恺先生依据的(谷崎润一郎与谢野晶子)现代日语译本,跟林文月所依据的两个重要译本:吉泽义译本(只在翻译初期使用过),阿倍秋生、秋山虔及今井源卫三人共同注释(主要底本),不是同一版本,丰子恺先生使用的版本更早。
丰子恺先生和林文月先生生活的环境、背景、性别、阅历、语言习惯等外在因素导致了他们的译本读起来给人的感觉不同,仅前十二回,丰译本中的语气词就比林译本少了52.3% 。除此之外,林译本与其他大陆译本最大的区别就在和歌的翻译上,林译本多用“兮”字,读起来的感觉有些像楚辞。作为读者,我们也要根据译者的语言习惯来选择译本,并不是说有名的译者翻译的东西就一定是符合我们口味的,当然,林文月先生和丰子恺先生在翻译界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其实,现在流传的各个译本并不是紫式部当年的全本哦~~~~~~~~~~~《源氏物语》最早的注释书——伊行的《源氏释》中提到过玉鬘十帖《樱人》卷的存在,可现在不管是众多的日文释本还是各国的译本都没有这一回的影子。我在外文书店见过一次影印本的现存紫式部版《源氏》残本,一共才十几卷,很薄很薄的一个本子, 还残损不全。可惜当时虽有耳闻,但还没看过这部书,所以没买,现在想想真是后悔呀!
要我说,有机会还是都找来看看吧,其实对于各种译本,我们要尽量抱着“对众多的译本不以自己的好恶去区分之,而是以各种译本的长处去善待之”的想法,毕竟要翻译百十来万字的小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呀!
昨天我跟人还聊过类似的话题,现在转过来:
一、世界上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林文月译本:
台湾林文月女士翻译的版本在中国大陆流传的不是很广,是近两三年才开始能在大陆书店里买到的本子,不过在众多《源》的中译本中,林译本是第一个发行的中文全译本,而且林译本是用女性的语气和语言习惯来翻译的女性作品,这就决定了这个译本中的语气用语比男性的要多。而且林文月从小是学日语长大的,日本战败的时候她甚至以为是自己国家失败了,几天后才知道自己是战胜国一方的,也就是说,林文月的日语水平应该比丰老高,而且林文月也是出生于书香世家,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后,对中国的文化也有较深的涉猎。
林译本主要参照了两个注释本:吉泽义则的注释本(1904年),阿倍秋生、秋山虔及今井源卫三人共同注释的本子(1970年)。后者是主要底本,前者只是在翻译初期使用过。同时还参照了四种现代日语的翻译本,其中就有谢野晶子的《全译源氏物语》(1972年)、谷崎润一郎翻译的《新新译源氏物语》(1969年)等,另外,林译本还参照了两个英文译本:Arthur Waley的删节译本(1925——1933年)和Edward G.Seidenstiicker的全译本(1976年)。
二、大陆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丰子恺译本:
实际上丰子恺的《源氏物语》译本早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初就翻译完成了,到1973年想要出版的时候,又遇到了‘反黑线回潮’的冲击而终告失败,所以到1980年正式出版的时候反而比林译本要晚。
丰子恺先生1961年翻译《源氏物语》一书时共参照了六个译本,它们是:1.藤原定家的《源氏物语注释》、2.四辻善成的《河海抄》、3.一条兼良的《花鸟余情》、4.三条西公条的《细流抄》、5.中院通胜的《岷江入楚》以及6.北村季吟的《湖月抄》,另外,还参照了一些现代日文的译本,其中有谷崎润一郎与谢野晶子、佐成谦太郎的译本。
丰子恺先生依据的(谷崎润一郎与谢野晶子)现代日语译本,跟林文月所依据的两个重要译本:吉泽义译本(只在翻译初期使用过),阿倍秋生、秋山虔及今井源卫三人共同注释(主要底本),不是同一版本,丰子恺先生使用的版本更早。
丰子恺先生和林文月先生生活的环境、背景、性别、阅历、语言习惯等外在因素导致了他们的译本读起来给人的感觉不同,仅前十二回,丰译本中的语气词就比林译本少了52.3% 。除此之外,林译本与其他大陆译本最大的区别就在和歌的翻译上,林译本多用“兮”字,读起来的感觉有些像楚辞。作为读者,我们也要根据译者的语言习惯来选择译本,并不是说有名的译者翻译的东西就一定是符合我们口味的,当然,林文月先生和丰子恺先生在翻译界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其实,现在流传的各个译本并不是紫式部当年的全本哦~~~~~~~~~~~《源氏物语》最早的注释书——伊行的《源氏释》中提到过玉鬘十帖《樱人》卷的存在,可现在不管是众多的日文释本还是各国的译本都没有这一回的影子。我在外文书店见过一次影印本的现存紫式部版《源氏》残本,一共才十几卷,很薄很薄的一个本子, 还残损不全。可惜当时虽有耳闻,但还没看过这部书,所以没买,现在想想真是后悔呀!
要我说,有机会还是都找来看看吧,其实对于各种译本,我们要尽量抱着“对众多的译本不以自己的好恶去区分之,而是以各种译本的长处去善待之”的想法,毕竟要翻译百十来万字的小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呀!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