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同意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说明了什么?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08-05
展开全部
其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继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进攻中国后,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进攻波兰,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同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已经愈燃愈烈。这是一场关系全人类前途与命运的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在德意日法西斯业已结盟的情况下,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有必要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互相支持,互相配合,集中力量击败法西斯势力。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对中、苏、美、英等反法西斯主要大国来说无疑是最佳的战略选择。斯大林、罗斯福作为苏美两国具有战略眼光的最高统率,在这方面一拍即合是合乎逻辑的。事实上,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苏、美、英四大国承担着抗击法西斯势力的重任,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战场上更是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它们之间能否进行有效的战略协调与配合直接关系到战局的发展,而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恰好顺应了这种特定历史任务的要求。
其二,斯大林旨在谋求苏联在战后国际政治军事领域的有利地位。鉴于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国际政治领域的遭遇,也就是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包围和封锁的经历,加之抗击德国法西斯战争的惨烈和战后重建任务的沉重,斯大林不能不考虑利用二战的有利时机,改变苏联以往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孤立局面,以求得在战后国际政治军事领域的有利地位。因此,当1941年8月14日美英两国签署《大西洋宪章》,公开宣示了它们对战后世界秩序的某些设想后,尽管那时苏德战争刚刚爆发不久,苏联在战场上十分被动,斯大林正集中精力忙于指挥防御作战,但他对此事还是非常重视,并做出了果断的决定,其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与中、美、英等25个其他反法西斯国家一道,于1942年1月1日共同在华盛顿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发表既宣告了战时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形成,又标志着战后世界新秩序探索的启动。1943年12月1日,苏联又同美英一道发表《德黑兰宣言》。在此基础上,经过中、苏、美、英四大国及其他同盟国家的共同努力,在最终战胜德意日法西斯之后,于1945年10月成立了联合国,上述四国加上法国出任其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这一过程尽管充满着矛盾冲突和外交上的折冲樽俎,但其中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却是苏联国际地位的急剧提高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扩大。究其原因,战胜德国法西斯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是决定性因素,而斯大林在战时外交领域的运筹帷幄,例如在承诺参加对日战争这类关键性问题上的决策,其重要作用也是不容抹煞的。
其三,苏联自身安全利益的驱动。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一贯视社会主义苏联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置其死地而后快。在这个围剿苏联的帝国主义队伍中,日本充当了重要角色。从十月革命胜利到苏德战争爆发前的1939年,军国主义的日本曾先后三次武装进犯苏联。由此可见,军国主义的日本早已成为苏联远东安全的心腹之患,而消除这个祸患,是符合苏联自身安全利益的。但是,在德意法西斯的战争威胁面前,当时的苏联事实上已经无暇东顾,或者说心有余而力不足。苏德战争爆发后,为避免两线作战,苏联采取了与日本虚与周旋的策略,同时由于日本深陷侵华战争和后来的太平洋战争而无力北进,于是双方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及至罗斯福提出联苏倡议,而苏联又具备了参加对日作战的可能性时,最终消除日本威胁自然成为斯大林乐于承诺参战的重要依据之一。
其四,大国沙文主义在作祟。斯大林承诺苏联参战,还掺杂着狭隘民族利己主义的动机,那就是以牺牲中国的部分主权和利益作为筹码。这一点集中体现在《雅尔塔协定》中。据有关史料透露,斯大林在同美英政要谈判苏联参战条件时曾一再表示,他需要向苏联人民有个“交待”,即说清楚为什么在刚刚战胜法西斯德国之后又迅速挥师东进对日作战。其实,明眼人不难看出,斯大林的“交待”说,纯粹是一种托词,同时又是对其大国沙文主义思想的障眼法。如果说确实需要向苏联人民有所“交待”的话,那么战争形势的需要、战后国际政治军事利益及国家安全这些理由既具说服力又堂堂正正,何须把沙皇老祖宗从中国武力窃取的权益作为失而复得的所谓“战利品”拿来炫耀呢?说到底,在斯大林的心目中,惟有俄罗斯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至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孱弱的盟国的权益则必须服从俄罗斯的利益。当然,实践已经证明,斯大林这种损人利己的大国强权政治行为最终难逃历史的谴责。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