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于2017-10-15 · 知道合伙人数码行家
不同的家用电器辐射对人体危害大小不一,以下是具体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电视辐射
保持一定的观看距离电视的辐射范围一般指长度.液晶电视的辐射范围一般在2米以内,而42英寸以上平板电视观看距离2~3米开外才不会受到辐射影响。另外,如果长时间近距离观看大屏幕会产生视觉疲劳,因此购买时要考虑房间的大小,不要一味图大。一般观看距离在2~2.5米之间,可选择29英寸的产品;2.5~3米,可选择34英寸的产品,3.5米以上可选择37英寸或者40英寸以上的产品。
减少灰尘即减少辐射液晶电视机上蒙了灰尘,很多人以为,这只是卫生问题。事实并不这么简单。研究证明,灰尘是电磁辐射的重要载体。如果液晶电视不是经常擦拭,那么,即使关掉它们了,电磁辐射仍然留在灰尘里,继续对健康产生危害。因此,液晶电视最好经常擦拭,清除灰尘的同时,也就把滞留在里面的电磁辐射一并清除掉了,可以有效地防止辐射对健康的危害。另外,灰尘还会使电子元器件、电路板和散热器经常超负荷工作,最终导致耗电量增加,甚至会烧坏电子元件。
让绿色植物分担辐射任何动植物及人体,都有吸收辐射的自然能力,因此可以在液晶电视旁放一些绿色植物,以减少辐射。不过,在液晶电视旁边摆放绿色植物是有一定限制的,因为液晶电视很多都不带防水保护,散热栅格内部电路板会直接与外界空气接触。如果液晶电视旁边摆放水养植物或过多绿色植物带来的湿气会严重影响到电器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因此,摆放在液晶电视附近的最好是类似仙人球、仙人掌或芦荟等耐旱的绿色植物。
关掉电视,提防辐射积累虽然液晶电视辐射较小,但是辐射依旧存在。因此,当液晶电视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
电脑辐射
第一招:还对于生活紧张而忙碌的人群来说,抵御电脑辐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每天上午喝2至3杯的绿茶,吃一个橘子。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它被人体吸收后,能迅速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不但能合成视紫红质,还能使眼睛在暗光下看东西更清楚,因此,绿茶不但能消除电脑辐射的危害,还能保护和提高视力。
第二招:上网前先做好护肤隔离,有效防止污染环境的侵害和辐射;其次电脑使用后,脸上会吸附不少电磁辐射的颗粒,要及时用清水洗脸,这样将使所受辐射减轻70%以上。
第三招:操作电脑时最好在显示屏上安一块电脑专用滤色板以减轻辐射的危害,室内不要放置闲杂金属物品,以免形成电磁波的再次发射。使用电脑时,要调整好屏幕的亮度,一般来说,屏幕亮度越大,电磁辐射越强,反之越小。不过,也不能调得太暗,以免因亮度太小而影响效果,且易造成眼睛疲劳。
第四招:应尽可能购买新款的电脑,一般不要使用旧电脑,旧电脑的辐射一般较厉害,在同距离、同类机型的条件下,一般是新电脑的1-2倍。
第五招:电脑摆放位置很重要。以能看清楚字为准,至少也要50厘米到75厘米的距离,这样可以减少电磁辐射的伤害。
第六招:注意室内通风:科学研究证实,电脑的荧屏能产生一种叫溴化二苯并呋喃的致癌物质。所以,放置电脑的房间最好能安装换气扇,倘若没有,上网时尤其要注意通风。
第七招:注意酌情多吃一些胡萝卜、豆芽、西红柿、瘦肉、动物肝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经常喝些绿茶等等。
别让电器扎堆
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特别是电视、电脑、电冰箱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中。
勿在电脑身后逗留
电脑的摆放位置很重要。尽量别让屏幕的背面朝着有人的地方,因为电脑辐射最强的是背面,其次为左右两侧,屏幕的正面反而辐射最弱。
用水吸电磁波
室内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如舒适的温度、清洁的空气等。因为水是吸收电磁波的最好介质,可在电脑的周边多放几瓶水。不过,必须是塑料瓶和玻璃瓶的才行,绝对不能用金属杯盛水。
减少待机
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让它们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
及时洗脸洗手
电脑荧光屏表面存在着大量静电,其聚集的灰尘可转射到脸部和手部皮肤裸露处,时间久了,易发生斑疹、色素沉着,严重者甚至会引起皮肤病变等,因此在使用后应及时洗脸洗手。
补充营养
电脑操作者应多吃些胡萝卜、白菜、豆芽、豆腐、红枣、橘子以及牛奶、鸡蛋、动物肝脏、瘦肉等食物,以补充人体内维生素A和蛋白质。还可多饮茶水,茶叶中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质有利于吸收与抵抗放射性物质。
接手机别性急
手机在接通瞬间及充电时通话,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因此最好在手机响过一两秒后接听电话。充电时则不要接听电话。
收音机测出安全距离
任何电器只要通上电流就有电磁辐射,大到空调、电视机、电脑、微波炉、加湿器,小到吹风机、手机、充电器甚至接线板都会产生电磁辐射,但各种电器产生的辐射量不尽相同。
2013-08-16
电磁辐射的危害真这麼耸人听闻吗?
其实人类一直生活在电磁环境裏。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其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此外,太阳及其他星球也自外层空间源源不断地产生电磁辐射。但天然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是没有损害的,对人体构成威胁、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人工产生的电磁辐射。
早在168年以前,英国人法拉第就发现了一种奇妙现象:电流通过媒体时可产生电场和磁场,这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之为电磁感应的现象。19世纪80年代,人们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发电站。从此,人类大步迈进了电磁辐射的应用时代。
从1901年首次开始的全球通讯,到如今移动通信的大面积使用,以及家家必备的彩电、冰箱,电磁辐射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充分享受电磁辐射带来的方便舒适的同时,人们也日渐感受到它的负面效应。如电磁相容中的电磁辐射曾造成导航系统、医疗资讯系统、工业过程式控制制和资讯传输系统的失控,干扰了人们对广播、电视的收听……
听说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移动通讯设备等电器装置,只要处於操作使用状态,它的周围就会存在电磁辐射。又听说电磁辐射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有人因此将产品电磁辐射产生的污染比喻为“隐形杀手”。那麼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会造成多大的危害呢?
记者为此采访了北京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教授赵玉峰。
赵教授说:“电磁辐射和电磁污染是两个概念,电磁辐射虽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但电磁污染只有在电磁辐射超过一定强度(即安全卫生标准限值)后,才对人体产生负面效应,导致头疼、失眠、记忆衰退、血压升高或下降、心脏出现界限性异常等症状。如在电磁辐射超强度的环境下长期作业,严重的可能引起部分人员流产、白内障,甚至诱发致癌……”
赵玉峰坦言,电磁辐射对人的影响虽普遍存在,却并不可怕。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年龄段对电磁辐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即使在超标环境下,也不意味著所有人都会得病,因此大可不必对电磁辐射“草木皆兵”。当然,对老人、儿童、孕妇或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对电磁辐射敏感人群及长期在超剂量电磁辐射环境中工作的人应采取防患措施。
针对日常生活中接触电器产品产生的电磁辐射,可能危及健康,中国消费者协会8月6日发出警示:生活中须防电磁辐射。有关专家提醒消费者:
●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於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中。特别是电视、电脑、电冰箱更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裏。
●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如电视、电脑等电器需要较长时间使用时,应注意每一小时离开一次,采用眺望远方或闭上眼睛的方式,以减少眼睛的疲劳程度和所受辐射影响。
●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让它们处於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
●对各种电器的使用,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如眼睛离电视荧光屏的距离,一般为荧光屏宽度的5倍左右;微波炉开启后要离开一米远,孕妇和小孩应尽量远离微波炉;手机在使用时,应尽量使头部与手机天线的距离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
●居住、工作在高压线、雷达站、电视台、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人,佩带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及生活在现代化电器自动化环境中的人,特别是抵抗力较弱的孕妇、儿童、老人等,有条件的应配备阻挡电磁辐射的遮罩防护服。
●电视、电脑等有显示屏的电器设备可安装电磁辐射保护屏,使用者还可配戴防辐射眼镜。显示屏产生的辐射可能导致皮肤乾燥,加速皮肤老化甚至导致皮癌,因此在使用后应及时洗脸。
●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为此最好在手机响过一两秒或电话两次铃声间歇中接听电话。
●多吃胡萝卜、番茄、海带、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加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其实,电磁辐射到底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影响并不是什麼新鲜问题。”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研究员李天麟告诉记者,“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对电磁辐射的研究及评论已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但由於研究的目的、方法、条件(接触电磁辐射源的距离、时间、生物模型等不同)等因素不一致,目前全球有关专家学者们对电磁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结果和观点也不尽一致。因此,电磁辐射对人体究竟有哪些影响及危害,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不过,李天麟认为,作为一个大国,我国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尽快制定一个全国统一的电磁辐射安全卫生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便生产企业能遵循这一标准研制、开发超低电磁辐射的电器、设备,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同时将电磁辐射的管理纳入正常的社会环境保护范围,有效地保护消费者、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记者就制定电磁辐射标准问题采访了几个有关部门,了解到,过去卫生部、电子工业部(现合并到资讯产业部)、国家环保总局、军队等部门,都分别制定过本行业电磁辐射安全的标准,但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电磁辐射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据悉,目前我国正在著手制定电磁辐射方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今年年底前有望出台。
据国家环保总局专家介绍,目前我国的电磁辐射环境是比较好的,相当於五六十年代时我国
2013-08-16
总之,家用电器的安全问题必须引起产品制造商和商品消费者的高度重视。
2013-08-16
201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