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2013-08-17
展开全部
提到陆逊,跃然呈现在大多数人脑海中的,是一个守国抗御外侮的军事奇才形象,然其治国才能多屈就在其军事成就的光芒之下。
再读了一下陆逊传,静心的阅读曾经不耐烦跳跃的奏章谏言,透过例行公事的陈词和五色迷目的修辞,逐渐看到了另一个陆逊,一个朴实的治国者。其治国方略,我大概总结如下:
一,重视国民基础,反对穷兵黩武
陆逊多次表明,民是国之根本,以此段话最有代表性“国以民为本,强由民力,财由民出。夫民殷国弱,民瘠国强者,未之有也。故为者,得民则治,失之则乱,若不受利,而令尽用立效,亦为难也。是以诗叹‘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乞垂圣恩,宁济百姓,数年之间,国用少丰,然后更图。”
陆逊注重农业,且不拘于书面,他曾经担任过屯田的官员,券督农桑。成绩突出。 在重视农业的同时,陆逊反对轻易动干戈。很多人看到他非凡的战绩,可是又多少人计算过,他阻止过或试图阻止过的战争有多少次?现举例如下:
夷州
孙权遣师征讨夷州,说白了这是一次孙权的对外扩张。陆逊反对这个计划,提出如下理由:地远偏险,水土不服,况且得到了没开化的土人作用不大。 陆逊劝孙权珍惜民力,发展农桑“臣愚以为宜育养士民,宽其租赋,众克在和,义以劝勇,则河渭可平,九有一统矣。”孙权不听,结果无功而返。
公孙渊,
辽东的公孙渊主动进贡东吴以示效忠。一心扩张势力的孙权欣然同意,后公孙渊背盟杀害吴使,孙权暴跳如雷,待要举兵讨伐。陆逊力谏,长途路险,且有魏蜀虎视,讨伐不利。 孙权这才作罢。
陆逊的那番谏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方面,他要顾及孙权君主的面子和情感,为他兜转圆场,将所有责任推到公孙渊身上,另一方面,又要在不伤害孙权自尊心的前提下,令其知晓讨伐公孙渊的决定并不可行。 陆逊在严厉斥责了公孙渊一番后,估摸到孙权消了气,随后又大赞孙权“神武之姿,诞膺期运”并把赤壁,荆州,夷陵的辉煌战史吹了一通,孙权心情越发显得舒坦。 陆逊见火候到了,话语委婉的转折,暗示远征的诸多不利,温言规劝孙权莫因小不忍而乱大谋。一句一句娓娓道来,看似细水长流的自如,实则是煞费苦心的绸缪,其中饱含的深情与担忧,孙权自然心知肚明,于是就坡打滚,收回成命。陆逊此举, 一方面表明孙吴不是那么懦弱任人欺负的,一方面避免了劳师动众,最后还可以将冷静理智,从谏如流的美誉加诸孙权。一举三得。
我常常想,面对盛怒的孙权,若是陆逊当时选择了沉默,白帝城托孤的一幕会否将在吴宫上演,那么陆逊的悲剧宿命是否有可能改写?不过,孙权也有可能悬崖勒马就是了。
曹休,
吴国在与曹休交战的时候, 吴国大将朱桓曾经提出一个很有大胆而很具诱惑力的建议“若蒙天威,得以休自效,便可乘胜长驱,进取寿春,割有淮南,以规许、洛,此万世一时,不可失也。”孙权极为心动,却因陆逊的否定而作罢。陆逊作战点到为止的风格,也许有人会看成一种保守甚至画地。 其实是一种量力而行,君子不涉险。所以可以保持不败。加上吴国赋税刑法较重,穷兵黩武只会增加百姓的负担,失去民众基础,即便一时获胜,何以能长久? 由此看来,陆逊不单纯是个军事家,他更富有远见的将经济,民心和军事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国用少丰,然后更图。”。 后来的丞相诸葛恪急于北伐,结果一溃千里,连累自身迅速垮台,或多或少缺乏了陆逊的这种远见。
即使是陆逊一举成名的夷陵之战,陆逊对兵败撤退到白帝城刘备并没有穷追猛打。当时陆逊是用担心曹丕蹑后作为不出兵的理由,但是联系上陆逊的民本思想和其他战役作风,就可以感觉到:曹丕,不过是部分的理由。
乃至孙权北伐,陆逊和诸葛瑾奉命攻襄阳,厚待俘虏民众,体贴入微,尽量将战争的伤害程度减小到最低。
或许,陆逊比不上刘备复兴汉室的雄心,比不上曹操统一天下的野心,比不上孙策的霸气,孙权的雄图,周瑜的大志。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力保江东这片乐土不受威胁。为了江东子民可以安居乐业,男耕女织,远离烦恼和恐慌。 所以,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壮烈不会属于他,因为他是低调的。若非战火烧到家园,谁可预料一介书生的锋芒? 对他而言,打仗,更多是为了和平。这一番苦心,更说于谁人知?
二,举拔人才:
这里的举拔并不局限于狭义的求一两个绝世智囊(譬如,刘备的三顾草庐,曹操于荀彧,许攸等等), 陆逊主张的选拔人才更具有一种普及的特征,正如他在山越问题上给孙权的建议中陈述的中所说的那句“克敌宁乱,非众不济”。 真正国泰民安,内无忧患,外无强敌,靠的难道是一两个呼风唤雨的神仙一样的天才吗? 靠的还是百姓大众,这正是“非众不济”的意义。吕蒙夺回荆州后,很多荆州人才尚没得到发挥才能的机会, 陆逊于是上疏孙权,请求“普加复载抽拔之恩,令并获自进”。 全国范围内大量的启用人才。在我看来,陆逊对人才的态度,一是众(普及),一是和(团结) 这种众与和的思想,陆逊吾道一以贯之。
除了普遍的启用之外,陆逊也有个人赏识的人才,好比骆统,丁奉,日后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将领。另外,陆逊悉心教导的太子孙登,孙和,建昌侯孙虑都有千里马的潜质,可惜他们的结局不约而同的惨痛,想想真不禁长太息。
二,礼与实用并驱: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出生大族的陆逊对儒家的礼是很看重的,最明显的事例就是当看到建昌侯孙虑在宫殿前造斗鸭栏,陆逊正色说“君侯宜勤览经典以自新益,用此何为?”,这话说得是很重的,所以孙虑当即拆毁了那个小玩意。在我看来, 陆逊也并非是讨厌“奇技淫巧”的发明创造,担心的却是背后玩物丧志的隐患。 这和张昭顾雍拒绝和孙权喝酒哄闹一样的道理。
虽说重视礼,但陆逊绝非一个墨守成规的腐儒,也不是一个脱离现实的清高者。在打仗方面多次显出他的灵活实用,早年平定山越之后,他颇有创意的采用了“强者为兵,羸者补户”的政策,可谓做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即便对待降敌及其家眷,陆逊也保持儒家君子的宽厚。 嘉禾五年,陆逊诸葛瑾攻打襄阳,陆逊遣将领周峻攻打石阳,所得俘虏,“皆加营护,不令兵士干扰侵侮。将家属来者,使就料视。若亡其妻子者,即给衣粮,厚加慰劳,发遣令还,或有感慕相携而归者。邻境怀之,江夏功曹赵濯、弋阳备将裴生及夷王梅颐等,并帅支党来附逊。逊倾财帛,周赡经恤。”。
陆逊个人一生也严守君子的准则,不徇私,不贪功,不敛财,待人处事厚重,但于原则绝无逢场。他不会懂,正是他对原则的坚持,令他日后与孙权的君臣意见在歧路越走越远,直至悲剧散场。当然,错在对方。
三,减刑罚,轻薄赋
减刑罚,轻薄赋,是陆逊一直主张,这是和孙权的一个大分歧。孙权是崇尚曹操那种重刑典的作风,他不止一次公开表明自己的立场。但是陆逊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与民休息,他请求施德缓刑, 宽赋息调,陈词恳切,
“臣以为科法严峻,下犯者多。顷年以来,将吏罹罪,虽不慎可责,然天下未一,当图进取,小宜恩贷,以安下情。且世务日兴,良能为先,自(不)〔非〕奸秽入身,难忍之过,乞复显用,展其力效。此乃圣王忘过记功,以成王业。昔汉高舍陈平之愆,用其奇略,终建勋祚,功垂千载。夫峻法严刑,非帝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也。”
对待陆逊的看法,孙权尽量接受,他也行动上颁布了数条休生养息的条律,但是他始终坚持重罚的思想。
孙权说:
“夫法令之设,欲以遏恶防邪,儆戒未然也,焉得不有刑罚以威小人乎?此为先令后诛,不欲使有犯者耳。君以为太重者,孤亦何利其然,但不得已而为之耳。今承来意,当重谘谋,务从其可。且近臣有尽规之谏,亲戚有补察之箴,所以匡君正主明忠信也。书载‘予违汝弼,汝无面从’,孤岂不乐忠言以自裨补邪?而云“不敢极陈”,何得为忠谠哉?若小臣之中,有可纳用者,宁得以人废言而不采择乎?但谄媚取容,虽闇亦所明识也。至於发调者,徒以天下未定,事以众济。若徒守江东,脩崇宽政,兵自足用,复用多为?顾坐自守可陋耳。若不豫调,恐临时未可便用也。又孤与君分义特异,荣戚实同,来表云不敢随众容身苟免,此实甘心所望於君也。”
上面这段话颇能反映孙权的立场,用重罚,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但是在诸葛瑾传中记载,孙权竟然将陆逊对“用忠良,宽刑罚,布恩惠,薄赋省役” 的曹睿的重视归结为“伯言一小短”倒有点清尘浊水,南辕北辙。
小结:以上是陆逊的治国思想,有的付诸现实,有的没能够实现或完全实现,有些实行了一段时期中止。
从二十来岁开始扫平山越,陆逊力主给江东百姓一个良好的生活发展环境,与北伐前的诸葛亮治蜀异曲同工,真应该叹息,江东朝中制肘太多,陆逊不仅很多策略没能贯彻实施,连他自己在做了仅仅一年宰相后就悲惨的离开了人世。但是,陆逊死了,以民为本的思想,却因他生根并在继任的宰相手中成长,不论遇到多么的困难,即便面对暴戾的昏君,生死威胁,也没曾退缩的成长起来。
可能,金子都是沉默的, 说到名气,陆逊在历史上众多名丞相中可谓是最不起眼,但是爱他的人总会记得,他曾经福佑了过的土地上,受过他恩惠的人都会记得。
再读了一下陆逊传,静心的阅读曾经不耐烦跳跃的奏章谏言,透过例行公事的陈词和五色迷目的修辞,逐渐看到了另一个陆逊,一个朴实的治国者。其治国方略,我大概总结如下:
一,重视国民基础,反对穷兵黩武
陆逊多次表明,民是国之根本,以此段话最有代表性“国以民为本,强由民力,财由民出。夫民殷国弱,民瘠国强者,未之有也。故为者,得民则治,失之则乱,若不受利,而令尽用立效,亦为难也。是以诗叹‘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乞垂圣恩,宁济百姓,数年之间,国用少丰,然后更图。”
陆逊注重农业,且不拘于书面,他曾经担任过屯田的官员,券督农桑。成绩突出。 在重视农业的同时,陆逊反对轻易动干戈。很多人看到他非凡的战绩,可是又多少人计算过,他阻止过或试图阻止过的战争有多少次?现举例如下:
夷州
孙权遣师征讨夷州,说白了这是一次孙权的对外扩张。陆逊反对这个计划,提出如下理由:地远偏险,水土不服,况且得到了没开化的土人作用不大。 陆逊劝孙权珍惜民力,发展农桑“臣愚以为宜育养士民,宽其租赋,众克在和,义以劝勇,则河渭可平,九有一统矣。”孙权不听,结果无功而返。
公孙渊,
辽东的公孙渊主动进贡东吴以示效忠。一心扩张势力的孙权欣然同意,后公孙渊背盟杀害吴使,孙权暴跳如雷,待要举兵讨伐。陆逊力谏,长途路险,且有魏蜀虎视,讨伐不利。 孙权这才作罢。
陆逊的那番谏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方面,他要顾及孙权君主的面子和情感,为他兜转圆场,将所有责任推到公孙渊身上,另一方面,又要在不伤害孙权自尊心的前提下,令其知晓讨伐公孙渊的决定并不可行。 陆逊在严厉斥责了公孙渊一番后,估摸到孙权消了气,随后又大赞孙权“神武之姿,诞膺期运”并把赤壁,荆州,夷陵的辉煌战史吹了一通,孙权心情越发显得舒坦。 陆逊见火候到了,话语委婉的转折,暗示远征的诸多不利,温言规劝孙权莫因小不忍而乱大谋。一句一句娓娓道来,看似细水长流的自如,实则是煞费苦心的绸缪,其中饱含的深情与担忧,孙权自然心知肚明,于是就坡打滚,收回成命。陆逊此举, 一方面表明孙吴不是那么懦弱任人欺负的,一方面避免了劳师动众,最后还可以将冷静理智,从谏如流的美誉加诸孙权。一举三得。
我常常想,面对盛怒的孙权,若是陆逊当时选择了沉默,白帝城托孤的一幕会否将在吴宫上演,那么陆逊的悲剧宿命是否有可能改写?不过,孙权也有可能悬崖勒马就是了。
曹休,
吴国在与曹休交战的时候, 吴国大将朱桓曾经提出一个很有大胆而很具诱惑力的建议“若蒙天威,得以休自效,便可乘胜长驱,进取寿春,割有淮南,以规许、洛,此万世一时,不可失也。”孙权极为心动,却因陆逊的否定而作罢。陆逊作战点到为止的风格,也许有人会看成一种保守甚至画地。 其实是一种量力而行,君子不涉险。所以可以保持不败。加上吴国赋税刑法较重,穷兵黩武只会增加百姓的负担,失去民众基础,即便一时获胜,何以能长久? 由此看来,陆逊不单纯是个军事家,他更富有远见的将经济,民心和军事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国用少丰,然后更图。”。 后来的丞相诸葛恪急于北伐,结果一溃千里,连累自身迅速垮台,或多或少缺乏了陆逊的这种远见。
即使是陆逊一举成名的夷陵之战,陆逊对兵败撤退到白帝城刘备并没有穷追猛打。当时陆逊是用担心曹丕蹑后作为不出兵的理由,但是联系上陆逊的民本思想和其他战役作风,就可以感觉到:曹丕,不过是部分的理由。
乃至孙权北伐,陆逊和诸葛瑾奉命攻襄阳,厚待俘虏民众,体贴入微,尽量将战争的伤害程度减小到最低。
或许,陆逊比不上刘备复兴汉室的雄心,比不上曹操统一天下的野心,比不上孙策的霸气,孙权的雄图,周瑜的大志。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力保江东这片乐土不受威胁。为了江东子民可以安居乐业,男耕女织,远离烦恼和恐慌。 所以,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壮烈不会属于他,因为他是低调的。若非战火烧到家园,谁可预料一介书生的锋芒? 对他而言,打仗,更多是为了和平。这一番苦心,更说于谁人知?
二,举拔人才:
这里的举拔并不局限于狭义的求一两个绝世智囊(譬如,刘备的三顾草庐,曹操于荀彧,许攸等等), 陆逊主张的选拔人才更具有一种普及的特征,正如他在山越问题上给孙权的建议中陈述的中所说的那句“克敌宁乱,非众不济”。 真正国泰民安,内无忧患,外无强敌,靠的难道是一两个呼风唤雨的神仙一样的天才吗? 靠的还是百姓大众,这正是“非众不济”的意义。吕蒙夺回荆州后,很多荆州人才尚没得到发挥才能的机会, 陆逊于是上疏孙权,请求“普加复载抽拔之恩,令并获自进”。 全国范围内大量的启用人才。在我看来,陆逊对人才的态度,一是众(普及),一是和(团结) 这种众与和的思想,陆逊吾道一以贯之。
除了普遍的启用之外,陆逊也有个人赏识的人才,好比骆统,丁奉,日后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将领。另外,陆逊悉心教导的太子孙登,孙和,建昌侯孙虑都有千里马的潜质,可惜他们的结局不约而同的惨痛,想想真不禁长太息。
二,礼与实用并驱: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出生大族的陆逊对儒家的礼是很看重的,最明显的事例就是当看到建昌侯孙虑在宫殿前造斗鸭栏,陆逊正色说“君侯宜勤览经典以自新益,用此何为?”,这话说得是很重的,所以孙虑当即拆毁了那个小玩意。在我看来, 陆逊也并非是讨厌“奇技淫巧”的发明创造,担心的却是背后玩物丧志的隐患。 这和张昭顾雍拒绝和孙权喝酒哄闹一样的道理。
虽说重视礼,但陆逊绝非一个墨守成规的腐儒,也不是一个脱离现实的清高者。在打仗方面多次显出他的灵活实用,早年平定山越之后,他颇有创意的采用了“强者为兵,羸者补户”的政策,可谓做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即便对待降敌及其家眷,陆逊也保持儒家君子的宽厚。 嘉禾五年,陆逊诸葛瑾攻打襄阳,陆逊遣将领周峻攻打石阳,所得俘虏,“皆加营护,不令兵士干扰侵侮。将家属来者,使就料视。若亡其妻子者,即给衣粮,厚加慰劳,发遣令还,或有感慕相携而归者。邻境怀之,江夏功曹赵濯、弋阳备将裴生及夷王梅颐等,并帅支党来附逊。逊倾财帛,周赡经恤。”。
陆逊个人一生也严守君子的准则,不徇私,不贪功,不敛财,待人处事厚重,但于原则绝无逢场。他不会懂,正是他对原则的坚持,令他日后与孙权的君臣意见在歧路越走越远,直至悲剧散场。当然,错在对方。
三,减刑罚,轻薄赋
减刑罚,轻薄赋,是陆逊一直主张,这是和孙权的一个大分歧。孙权是崇尚曹操那种重刑典的作风,他不止一次公开表明自己的立场。但是陆逊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与民休息,他请求施德缓刑, 宽赋息调,陈词恳切,
“臣以为科法严峻,下犯者多。顷年以来,将吏罹罪,虽不慎可责,然天下未一,当图进取,小宜恩贷,以安下情。且世务日兴,良能为先,自(不)〔非〕奸秽入身,难忍之过,乞复显用,展其力效。此乃圣王忘过记功,以成王业。昔汉高舍陈平之愆,用其奇略,终建勋祚,功垂千载。夫峻法严刑,非帝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也。”
对待陆逊的看法,孙权尽量接受,他也行动上颁布了数条休生养息的条律,但是他始终坚持重罚的思想。
孙权说:
“夫法令之设,欲以遏恶防邪,儆戒未然也,焉得不有刑罚以威小人乎?此为先令后诛,不欲使有犯者耳。君以为太重者,孤亦何利其然,但不得已而为之耳。今承来意,当重谘谋,务从其可。且近臣有尽规之谏,亲戚有补察之箴,所以匡君正主明忠信也。书载‘予违汝弼,汝无面从’,孤岂不乐忠言以自裨补邪?而云“不敢极陈”,何得为忠谠哉?若小臣之中,有可纳用者,宁得以人废言而不采择乎?但谄媚取容,虽闇亦所明识也。至於发调者,徒以天下未定,事以众济。若徒守江东,脩崇宽政,兵自足用,复用多为?顾坐自守可陋耳。若不豫调,恐临时未可便用也。又孤与君分义特异,荣戚实同,来表云不敢随众容身苟免,此实甘心所望於君也。”
上面这段话颇能反映孙权的立场,用重罚,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但是在诸葛瑾传中记载,孙权竟然将陆逊对“用忠良,宽刑罚,布恩惠,薄赋省役” 的曹睿的重视归结为“伯言一小短”倒有点清尘浊水,南辕北辙。
小结:以上是陆逊的治国思想,有的付诸现实,有的没能够实现或完全实现,有些实行了一段时期中止。
从二十来岁开始扫平山越,陆逊力主给江东百姓一个良好的生活发展环境,与北伐前的诸葛亮治蜀异曲同工,真应该叹息,江东朝中制肘太多,陆逊不仅很多策略没能贯彻实施,连他自己在做了仅仅一年宰相后就悲惨的离开了人世。但是,陆逊死了,以民为本的思想,却因他生根并在继任的宰相手中成长,不论遇到多么的困难,即便面对暴戾的昏君,生死威胁,也没曾退缩的成长起来。
可能,金子都是沉默的, 说到名气,陆逊在历史上众多名丞相中可谓是最不起眼,但是爱他的人总会记得,他曾经福佑了过的土地上,受过他恩惠的人都会记得。
2013-08-17
展开全部
陆逊是跟随孙权时间较久、功劳很大的大臣,孙权早时把孙策之女嫁给了陆逊。吕蒙死后,陆逊成为抗拒魏、蜀二国的主要支柱。但孙权对陆逊的重用,主要在军事方面,始终没有交给陆逊军政大权。最后权令逊代顾雍为丞相时,虽口头上说:“有超世之功者,必应光大之宠,怀文武之才者,必荷社稷之重”。但事实是:孙权既不听从陆逊屡求保安太子、黜降鲁王之谏,又相继流放陆逊外甥顾谭、顾承、姚信,诛亲近陆逊的吾粲。孙权更“累遣中使责让逊”,使逊“愤恚致卒”。逼死了陆逊。
孙权所以逼死陆逊,决不只是因逊维护太子的问题,主要症结在于权认为逊对其统治已构成威胁。根据当时情况,权所以疑忌和逼死逊,约有以下四个原因:
(1)逊“世江东大族”,从祖康,庐江太守,康子绩,郁林太守,绩从子瑁,选曹尚书。逊族子凯,建武校尉,凯弟胤,交州刺史。陆绩外甥顾邵为丞相顾雍之子,任豫章太守。顾邵子谭为陆逊外甥,任左节度,加奉车都尉。谭弟承,奋威将军。逊外甥姚信,太常。可见逊家族姻亲甚为显赫,此为孙权忌逊原因之一。
(2)吕蒙死后,逊一直镇守武昌,声望至隆。吴国权要,上自太子登,下至步骘、诸葛瑾、潘浚、朱据等将相都与逊交好,特别是逊功高震主,为权所畏忌。到孙权统治的后期,三国疆域大致已确定,权对外攻虽不足,守则有余。即无逊,亦可划江自保,无何重大危险。所以权只让逊做了几天丞相,就借立太子事,悄悄地逼死了他。
(3)孙权为身后之计,怕嗣主驾驭不了逊,所以逊等越是拥戴太子和,孙权越疑惑不安。权在逼死逊之前,先剪除其亲党。以后孙权虽然立了幼子亮为太子,但挑选的首辅,却是资望较浅、社会关系比较单薄的侨居大族诸葛恪,就可以说明孙权是不愿从陆、顾等枝叶繁茂的江东大族中选择辅政者的。从史书记载上看,孙权于武多文少的吕蒙、淩统、朱然等病死后,极为哀悼伤怀。可是他不仅逼逊致死,并且还追诘逊子抗。这不是由于猜忌逊,还是什么呢?
(4)还有一个不易被人们发觉的因素,即逊为孙策之婿,权最初将策女嫁给逊时,当然是为了加强君臣间的关系,但当逊功高震主时,这门亲事便转化为双方关系的不利因素。权的江东基业本来是从兄策手中继承的,但权对策子并不与己子同样看待,陈寿即认为权对策子有亏待之处。寿在《孙策传》评曰:“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于义俭矣”。孙盛还为此替权辩护,认为这样作,是为了“正名定本,使贵贱殊邈,然后国无陵肆之责,后嗣罔猜忌之嫌”。孙盛这种看法,是迂阔而不切合事实的。权既定孙和为太子,又给孙霸以过分的待遇,使之觊觎太子宝座,还谈得上什么“正名定本,使贵贱殊邈”呢?孙权诸子虽孩提亦封王,而策子却终身为侯,不是亏待是什么呢?这一点,连权本人也是不无内疚的。史言:“吴主寝疾,遣太子祷于长沙桓王庙”。权病了,不向其父武烈皇帝坚祷告,却偏向兄长祷告,正说明权内心隐处也觉得对不住创业的兄长,怕他怪罪,所以才有此举。权之猜防逊,不会与逊为策婿毫无关联。陈寿拿权与句践相比,正是他识见高超之处。非深知权之为人,固不能道此。
孙权所以逼死陆逊,决不只是因逊维护太子的问题,主要症结在于权认为逊对其统治已构成威胁。根据当时情况,权所以疑忌和逼死逊,约有以下四个原因:
(1)逊“世江东大族”,从祖康,庐江太守,康子绩,郁林太守,绩从子瑁,选曹尚书。逊族子凯,建武校尉,凯弟胤,交州刺史。陆绩外甥顾邵为丞相顾雍之子,任豫章太守。顾邵子谭为陆逊外甥,任左节度,加奉车都尉。谭弟承,奋威将军。逊外甥姚信,太常。可见逊家族姻亲甚为显赫,此为孙权忌逊原因之一。
(2)吕蒙死后,逊一直镇守武昌,声望至隆。吴国权要,上自太子登,下至步骘、诸葛瑾、潘浚、朱据等将相都与逊交好,特别是逊功高震主,为权所畏忌。到孙权统治的后期,三国疆域大致已确定,权对外攻虽不足,守则有余。即无逊,亦可划江自保,无何重大危险。所以权只让逊做了几天丞相,就借立太子事,悄悄地逼死了他。
(3)孙权为身后之计,怕嗣主驾驭不了逊,所以逊等越是拥戴太子和,孙权越疑惑不安。权在逼死逊之前,先剪除其亲党。以后孙权虽然立了幼子亮为太子,但挑选的首辅,却是资望较浅、社会关系比较单薄的侨居大族诸葛恪,就可以说明孙权是不愿从陆、顾等枝叶繁茂的江东大族中选择辅政者的。从史书记载上看,孙权于武多文少的吕蒙、淩统、朱然等病死后,极为哀悼伤怀。可是他不仅逼逊致死,并且还追诘逊子抗。这不是由于猜忌逊,还是什么呢?
(4)还有一个不易被人们发觉的因素,即逊为孙策之婿,权最初将策女嫁给逊时,当然是为了加强君臣间的关系,但当逊功高震主时,这门亲事便转化为双方关系的不利因素。权的江东基业本来是从兄策手中继承的,但权对策子并不与己子同样看待,陈寿即认为权对策子有亏待之处。寿在《孙策传》评曰:“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于义俭矣”。孙盛还为此替权辩护,认为这样作,是为了“正名定本,使贵贱殊邈,然后国无陵肆之责,后嗣罔猜忌之嫌”。孙盛这种看法,是迂阔而不切合事实的。权既定孙和为太子,又给孙霸以过分的待遇,使之觊觎太子宝座,还谈得上什么“正名定本,使贵贱殊邈”呢?孙权诸子虽孩提亦封王,而策子却终身为侯,不是亏待是什么呢?这一点,连权本人也是不无内疚的。史言:“吴主寝疾,遣太子祷于长沙桓王庙”。权病了,不向其父武烈皇帝坚祷告,却偏向兄长祷告,正说明权内心隐处也觉得对不住创业的兄长,怕他怪罪,所以才有此举。权之猜防逊,不会与逊为策婿毫无关联。陈寿拿权与句践相比,正是他识见高超之处。非深知权之为人,固不能道此。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