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选曹丕当继承人?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8-02-18
展开全部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先看看当时曹魏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继承人。当其时,天下鼎立初成,枭雄豪强均跃跃欲试、各方镇手掌重兵,国家需要的是一个即能御外辱于国门之外,又能治臣下于庙堂之上的政治强人,需要的是文韬武略个方面都很完备的全才。李世民和房玄龄、魏征曾经讨论过草创和守成哪个困难,房玄龄对曰:“天地草昧,群雄竞起,攻破乃降,战胜乃克。由此言之,草创为难。”魏征对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彼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乃不为难。然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而曹操的继承人不仅要继续创制疆域,更要守土有方,是难上加难了。

下面我们就从个人能力上来分析一下曹植和曹丕谁更适合继承曹操的事业。
身处乱世,首先看重的是军事统率能力,在这一点上,曹丕显然比曹植要强得多,曹丕五岁时曹操就开始教他骑射,八岁遂成,长年随曹操征伐,耳濡目染,深得曹操精髓。在对政事的熟悉程度上,由于曹丕长期做为副丞相,接手干起来自然是轻车熟路,在这两个方面,曹植是没有资本和曹丕竞争的。建安十九年,曹操伐孙权,留临菑侯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於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从森散这里可以看出,曹操对曹植的能力并不是很放心。据典略记载杨修做为曹操的仓曹属主簿,在曹操考问诸王子政事时,“每当就植,虑事有阙,忖度太祖意,豫作答教十馀条,敕门下,教出以次答。教裁出,答已入,太祖怪其捷,推问始泄。”曹操向儿子们提问,并不是需要他们给自己出什么好主意,而是对他们个人能力的考核,杨修作为对曹操和曹植都很熟悉的人,应当能猜测出曹操心中所想的事情和所需要的回答,而为曹植预先准备答案,则说明他对曹植这方面的能力也是没有信心的。

再从个人的性格来说,陈寿对曹丕的评价是“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对曹植的评价是“陈思文才富艳,足以自通后叶,然不能克让远防,终致携隙。”从这里看对曹丕的指责不少,但从另一面来说,这些也正是曹丕胜过曹植之处,在“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的时候,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曹丕心思缜密,比起粗枝大叶的曹植,更适合统治国家。曹丕非常注重表面功夫,即使在继位之后,还矫情的说如果曹昂、曹冲在的话,自己是没有机会的,他所写的典论对建安七子的评价也是比较中肯的;而曹植却比较刻薄,曾在给杨修的信中评论孔璋说“以孔璋之才,不闲辞赋,而多自谓与司马长卿同风,譬画虎不成还为狗者也。前为书啁之,反作论盛道仆赞其文。夫锺期不失听,于今称之。吾亦不敢妄叹者,畏后之嗤余也。”沾沾自喜之情溢于言表。而就在同一篇文章中,曹植先是说“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於淑媛;有龙渊之利,乃可以议於割断。”后又说“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其随意为文皆此类,无行之状,已现初端。

还有就是两个人的才华对岁则比,这点也是大多数为曹植抱屈的人主要依据,认为曹植才华远胜曹丕,为政的话一定能更有所为。诚然曹植文章词赋广为流传,天下莫有其匹,但文才并不等于治国能力,仅以文人为王,多不能行善政,历史上陈后主、隋炀帝、唐明皇、李后主、宋徽宗、乾隆帝文此雀氏才皆有可观,但都是造乱之主,由此可知文才不足以凭之治国。翻开曹操诸子传记,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都是早慧之人,像曹冲、曹衮、曹植、曹丕都是这样,这一方面可能是禀赋曹操的遗传,另一方面也是早期教育得法。曹植当然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个,曹操作为一个文学家,也是非常欣赏曹植的才华的,甚至因此长期有立其为嗣的想法。但是反观曹丕的文采,“年八岁,能属文,有逸才,遂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好文学,以著述为务,自所勒成垂百篇”比之曹植亦不遑多让,虽身在军旅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可谓好学者,其马上赋诗正可比拟七步成篇,由此看来,虽然军事政务占用了曹丕大量精力,但他的文才还是没有被掩埋,三曹之一并非浪得虚名,而且曹丕其人善于总结归纳,所著典论为中国第一篇文学批评的专门论文,开风气之先,其中又有对射术、剑道的理论总结,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曹丕的管理能力,比起曹植的散漫成文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再从两人的继位顺序看,曹丕为嫡长子,继承曹操之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曹植之前还有曹彰,彰为世之虎将,曹操呼之为黄须儿,此人恐非曹植所能制。虽然曹彰曾经对曹植说:“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好像是支持曹植继位,但从后来魏氏春秋记载的“初,彰问玺绶,将有异志,故来朝不即得见”来看,其心自不可测。在破乌丸后,曹彰自代过邺,为曹丕所戒,遂得曹操之喜,心中对曹丕还是有所敬服的。这一点,曹植本人也是看得很清楚的,所以他回答曹彰说“不可,不见袁氏兄弟乎!”立储普遍的做法是立嫡立长,曹操在选择继承人时,不能不考虑这一点,毕竟殷鉴不远,袁绍、刘表立幼生乱,说明当时不按礼法是不得人心的,也难以保证政局平稳。

曹丕从幼年时起就跟随曹操征伐南北,又长期担任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其功勋业绩足以镇呵百官,曹植却不知道修身养德,凭宠生娇,建安二十二年,曹植“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这应当是曹丕和曹植之争的转折点。魏武故事载令曰:“始者谓子建,儿中最可定大事。”又令曰:“自临菑侯植私出,开司马门至金门,令吾异目视此儿矣。”又令曰:“诸侯长史及帐下吏,知吾出辄将诸侯行意否?从子建私开司马门来,吾都不复信诸侯也。恐吾适出,便复私出,故摄将行。不可恒使吾(尔)谁为心腹也!”冬十月,以五官中郎将丕为魏太子。此时大局已定,但曹植并不是再没有机会,曹操并没有将曹植一棍子打死,虽然触犯法令,但还是比较欣赏他的。到了建安二十四年,曹操遣曹丕及曹植“各出邺城一门,密敕门不得出,以观其所为。太子至门,不得出而还。修先戒植:“若门不出侯,侯受王命,可斩守者。”植从之。故修遂以交构赐死。”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曹植比曹丕有魄力,但在这里却是更输了一场,杨修也只知道上次曹植乘车行驰道虽然触犯法令,但并没有完全丧失曹操宠爱,这次不吸取教训,又照上次办理,却是大错特错了。曹操最重禁令,做北部尉时“有犯禁,不避豪强,皆棒杀之”,行兵时又有割发代首之举。此时天下初定,需要人们遵守法令方可长治久安,曹操此举当为观察两子哪个能遵循法度,将来自己死后国内不致大变而生乱,曹植此时所为很不恰当。同时又事事都听从杨修意见,给人一种没有主心骨的感觉,让曹操对他失去了信心,因为此事又损失了杨修这位谋主,更是没有翻身的机会了。这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於是悔而罢之。虽然有记载说“植将行,太子饮焉,逼而醉之。王召植,植不能受王命,故王怒也。”但是出征在即,已是领兵之身,曹操军中禁酒乃是明文,据军令以谢酒,虽曹丕亦无言以对,当此时,斩门之气何在!只能说,其人好酒之甚也。曹丕本有图其之心,却不严加防备,一离智囊,顿成庸人。这是曹植最后一次表现机会,由于他的失败,从此被彻底冷落,再没有争夺王位的机会了。

以上都是曹操死前发生的事,曹操立储当以这些为据。后来曹植因为连受打击,所做所为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另外从两人的儿子看,曹丕之子曹睿生数岁而有岐嶷之姿,武皇帝异之,曰:“我基於尔三世矣。”而曹植的儿子曹志虽然也“好学有才行”,但不如曹睿远矣。立国讲究的是万世基业,从再传继承人来看,曹丕也比曹植更有实力。

总的看起来,曹丕以嫡长子的身份,以功业进取,以智谋图位,兼以文质彬彬,可谓国之强主;曹植徒以文章得宠,别无他长,且秉性骄狂,重不足以服人,智不堪军国之用,若立而为嗣,取乱之道也。所谓“文章憎命达”、“诗人不幸诗家幸”,子建之谓也,安身于文苑可也。

曹操作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05-27
展开全部
曹丕VS曹植,跟什么人走什么路,方向要明确

三国典故:曹操选曹丕担任继承人

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曹丕、曹植、曹彰、曹昂、曹冲五个儿子是出类拔萃的经理人,其中最得曹操宠爱的曹冲早亡,长子曹昂死于乱军中。剩下三位经理人中,曹丕性格阴冷,擅长政治;曹植才华横溢,放浪不羁;曹彰武艺高强,战功卓著。 公司发展壮大了,发展也相对稳定,继承人的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几个冲链槐儿子中选出一个继承人来,不仅仅是自己的喜好问题,更需要从公司的整体发展考虑。老曹的头很大,碰到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情况,也有点头晕晕的。 如果选择曹植,当时的情况我们可以不去猜测,但后世南唐李后主的事实,让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把舞文弄墨的曹植唤李排除掉,更何况一统北方江湖的曹老板呢。 曹操最后选择曹丕担任继承人不是没有道理的。公司大了正常发展后,公司外部压力往往会激起公司内部同仇敌忾的张力,应该说,公司的外部压力是一个公司健康发展的外在动力。一个组织、一个公司真正的衰败,往往是从内部崩溃开始的。选择擅长散友于政治的曹丕接手公司,能够更好地处理公司的内部事务,使得公司内部保持团结一致,对公司来说是最合理的选择,所以把曹彰也排除掉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8-25
展开全部
曹冲死的早。曹植只懂文化。不懂治国。当然给曹丕。曹丕也是大哥哥。肯定给大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8-25
展开全部
曹丕的智囊不给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