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怎样演化来的
展开全部
普遍认为:二人转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收百戏杂艺演化而来的
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伪满洲国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东日报》(该报现存于大连图书馆)。第七版“……本城三道街某茶馆,迩来未识由某乡邀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人,即乡间蹦蹦,美其名曰‘莲花落’,每日装扮各种角色,表演唱曲……”。1952年3月,辽宁省民间艺术会演在安东(今丹东)举行,“蹦蹦”改称“二人转”,随后这一名称在东北推广。1953年4月,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在北京举行,东北代表团的节目名称由“蹦蹦”改称“二人转”,首次正式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二人转”这一名称也开始在全国推广。
关于二人转的起源,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徐杰认为二人转起源于萨满祭祀歌舞,宁业高更是语出惊人:“安徽是二人转的故乡, 二人转根在安徽凤阳,其艺术母本就是名闻天下的艺术奇葩——凤阳花鼓。”
杨朴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二人转进行了原型阐释,认为“二人转的文化之根在5000 多年前的东北女神文明文化模式之中”,“二人转起源于红山文化圣婚仪式的‘二神转’;圣婚仪式的‘二神转’是由萨满装扮表演的原始戏剧;萨满主持的‘二神转’经由东北民族民间舞蹈逐步转换为东北大秧歌;东北大秧歌的‘一副架’转换成二人转。”
然而,二人转的形成和发展是东北文化同中原文化相结合、多种艺术形式相融合的结果,这一点得到了学界普遍的认同。例如:李威提出“二人转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收百戏杂艺演化而成。”杜成娴认为,“二人转是十不闲[②]打底,莲花落镶边儿”。[[17]]吴贡山指出:“东北‘二人转’,是以东北民歌、东北秧歌为基础,在充分吸收东北其它民间艺术形式,以及流传在我国北方的莲花落、十不闲、凤阳歌和京剧、梆子、皮影等音乐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东北人民喜闻乐见的融歌舞、说唱、戏曲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18]]
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伪满洲国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东日报》(该报现存于大连图书馆)。第七版“……本城三道街某茶馆,迩来未识由某乡邀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人,即乡间蹦蹦,美其名曰‘莲花落’,每日装扮各种角色,表演唱曲……”。1952年3月,辽宁省民间艺术会演在安东(今丹东)举行,“蹦蹦”改称“二人转”,随后这一名称在东北推广。1953年4月,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在北京举行,东北代表团的节目名称由“蹦蹦”改称“二人转”,首次正式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二人转”这一名称也开始在全国推广。
关于二人转的起源,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徐杰认为二人转起源于萨满祭祀歌舞,宁业高更是语出惊人:“安徽是二人转的故乡, 二人转根在安徽凤阳,其艺术母本就是名闻天下的艺术奇葩——凤阳花鼓。”
杨朴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二人转进行了原型阐释,认为“二人转的文化之根在5000 多年前的东北女神文明文化模式之中”,“二人转起源于红山文化圣婚仪式的‘二神转’;圣婚仪式的‘二神转’是由萨满装扮表演的原始戏剧;萨满主持的‘二神转’经由东北民族民间舞蹈逐步转换为东北大秧歌;东北大秧歌的‘一副架’转换成二人转。”
然而,二人转的形成和发展是东北文化同中原文化相结合、多种艺术形式相融合的结果,这一点得到了学界普遍的认同。例如:李威提出“二人转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收百戏杂艺演化而成。”杜成娴认为,“二人转是十不闲[②]打底,莲花落镶边儿”。[[17]]吴贡山指出:“东北‘二人转’,是以东北民歌、东北秧歌为基础,在充分吸收东北其它民间艺术形式,以及流传在我国北方的莲花落、十不闲、凤阳歌和京剧、梆子、皮影等音乐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东北人民喜闻乐见的融歌舞、说唱、戏曲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18]]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