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7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要关心爱护和了解学生
爱是人的一种需要,当这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人就会悲观失望、心情苦闷。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对爱的需要更迫切、更强烈。学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学校里度过,教师成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教师的道德对学生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和教育效果。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事业与热爱学生相结合,它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深入了解和热情关心,是爱最突出的表现,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当教师把一个学生认识到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自己智慧和性格的人的时候, 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然而,在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道德教育里很少有教心的,即培植人的善心,包括良心、爱心、同情心、怜悯心。请听听学生的心声:“老师,我希望你常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一架教书的机器;老师,请你不仅教书,而更是教我们做人;老师,请您也把我当人看待,而不仅是您记分簿上的一个号码;老师,请您不要单看我的成绩,请您更要看我所作的努力;师,请您经常给我一点鼓励,不要让您的要求,超过我的能力。”因此,学生实际上自然地把爱的希望寄托在教师身上,他们希望教师能像父母那样关心、体贴、了解和帮助自己。如果爱的需要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对教师产生一种依恋感。把上学读书看成是快乐,从而在愉快的状态下学习和生活,爱成了学生成长的动力。
二、严谨治学,知识渊博
教师必须有广博的文化素养,才能使自己的教学丰富多彩,更有说服力,上起课来才能左右逢源,融会贯通、扩大学生的视野,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而且是‘常流水’。”一是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二是要有广博的相关领域知识,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结合力,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三是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及时吸收、存储学科前沿学科知识与研究成果。 如果一个教师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具有渊博的学识,那它就会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大批学生,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受到学生的爱戴。
三、尊重学生的人格,公正对待学生
尊重学生,首先就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青少年学生心理正处于一个激烈变化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自尊心也很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考虑自己对学生的每一条意见,每一个看法,无论如何都不要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而我们更应该公平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 要相信每一个“差生”是能够教育好的。教师不能轻易给学生戴上“差生”的帽子,学生的确存在“好”与“差”的差异,对于所谓的“差生”,千万不能把他们看死,看死了他们,就意味着我们的教育走进了死胡同。教师应因材施教,对“好学生”关爱备至,而对“差生”更应加倍地关爱与呵护。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加以充分地肯定和激励,让他们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他就会把教师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你畅开心扉,愿意接受你如何学习和如何做人的指导。
四、对学生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
爱而不严不是真正的爱。师爱有别于母爱,它突破了溺爱的圈子,把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有机地相结合。同样,严而无爱也不是真正的教育。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一定要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学习上一丝不苟,循规蹈矩;老师讲一,学生不说二等等,这无疑会压抑学生人格、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这与现代文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严重冲突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集中体现在对人的品格,道德,修养,素养,涵养,情操,礼貌礼仪、风范魅力、举止风度和人文精神的要求上。教师必须对学生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 ,才能使学生与时俱进,全面发展,同时也会得到学生的欢迎。
五、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我国汉代哲学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不仅要有这种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正如奥地利教育哲学家马丁.布贝尔所说:“教师只能以他的整个人,以他的全部自发性才足以杨春茂对学生的整个人起真实的影响。”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关注的方面,往往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幽默风趣的谈吐,得体大方的着装,亲切热忱的态度,扎实渊博的知识,犹如和煦的阳光照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使他们感到温暖、舒畅、轻松。融洽的师生关系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尊敬感,即“亲其师,信其道”。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教师被喻为“春蚕”、“蜡烛”,这是对教师乐于奉献甘为人梯精神和行为的赞美。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任重而道远,应自强不息,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努力塑造良好的品行,才会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展开全部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特别喜欢这句话中“唤醒”的意味。身体的唤醒尚且需要声音,需要触摸,需要爱抚,需要生命的气息。那灵魂的唤醒,又需要什么呢?怎样才能唤醒学生的灵魂,点亮学生的心灯,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呢?这着实是一个值得每一个教师深思的问题。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要成为一个好老师,首先要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正在朝这方面努力,努力的同时,有些许领悟。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教师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播种。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来到学校,我们在他们心田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能长出什么样的枝叶。作为教师,如果我们能理解、尊重,给予信任和关怀,鼓励和期待,就等于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真诚、善良、温和的种子。
其实,仔细想想,教育其实也很简单,不过就是照顾和呵护“花草”,帮助他们改正一些缺点,去除一些陋习,在他们受到伤害时,给予鼓励与支持,让他们重振旗鼓;在他们沾沾自喜时,告诫他们要成熟稳重;当他们萌发好的想法时,给他们创造环境,助他们实现目标。当然,还需要耐心,作为教师,很多时候,我们拼的不只是汗水和心血,还有时间和耐力。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的教育,大多太急功近利,太紧张焦躁,而对于教育,我更认同张文质先生的观点:慢的艺术——慢慢地生长,慢慢地守候。
我喜欢把孩子比作一棵树,有自己的根系和成长。它的生长和发育,是缓慢而优雅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古话。“桃三李四杏五年”,这是俗语,我们怎可以期望今天种下一棵树苗,明天就能收获累累硕果呢?我们不能强求每种花都在春天开放,我们不能要求每棵种子都在一夜间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静静等待。哪怕是一株野草,也有可能在我们的耐心等待中,开出一片惊喜,盛开成名贵的腊兰。
花是慢慢绽放的,树是慢慢长大的,学生也是如此。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平静和平和,需要细致和细腻,需要耐心和耐性,需要一怀更温柔的等待与守候。对教师而言,等待既是一种重要的品质,也是一种必备的素养。我们要相信“种子”,无限地相信学生的潜能,同时,也要相信岁月,相信穿过幽暗的岁月后,所有的种子都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很喜欢“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个称谓。我想这或许是对教师形象最好的诠释——成长需要等待,教育需要守望。守望,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揠苗助长,守望,是一种严格的看护,一种执着地坚守,一种智慧地等待。好教师,就应该是这样的守望者。
从心里出发,才能抵达心灵深处
任小艾老师曾说:“教师是在学生心灵深处耕耘的人”,“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谈到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时曾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圆润,多么美丽、可爱,又多么敏感、脆弱,一丝微风,或鸟儿的振翅,都可能让它滚落,破碎。孩子幼小的心灵,不正像这样的露珠?对待这样的露珠,我们该多么地小心翼翼。
作为教师,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学生。好学生老师个个喜欢,后进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成为了南北极,距离老师这个“太阳”最遥远。当我们无心,无瑕顾及他们,把温暖都给了“赤道”——那些好学生的时候,他们“南北极”只能终年积雪,永不融化。其实,处在冰封世界的这些孩子最需要温暖,作为“太阳”的老师应该给他们最浓的爱,把自己充满真情的阳光洒满他们所在的这片冻僵的土地,让这片土地复苏。而这洒落的阳光应该是饱含着尊重和宽容,关爱和帮助,鼓励与赏识。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一段经历,课堂是师生共同经营的一种生活。在教学中,我们作为老师,不仅应该走下讲台亲近学生,而且更应该敞开心扉与学生倾心交流,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及时回应他们“心灵的呼唤”。因为只有从心里出发,才能抵达心灵深处。
我始终相信,无论外界多么严寒,只要我们愿意,只要走进教室,登上讲台,我们就能够为自己的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温情,充满暖意的春天。
有一种幸福是终生守护一些简单而洁净的事物,不为季节和风雨动摇,比如爱,比如灵魂,一旦选择就不再选择,一旦热爱便终生执着。正如我们眼前的孩子,似花,像树,亦或如一株小草,却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始终青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始终坚信,只要我们心里盛满了爱,只要我们心里住着每一个孩子,只要我们静默地等待,无言地守望,我们终会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要成为一个好老师,首先要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正在朝这方面努力,努力的同时,有些许领悟。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教师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播种。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来到学校,我们在他们心田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能长出什么样的枝叶。作为教师,如果我们能理解、尊重,给予信任和关怀,鼓励和期待,就等于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真诚、善良、温和的种子。
其实,仔细想想,教育其实也很简单,不过就是照顾和呵护“花草”,帮助他们改正一些缺点,去除一些陋习,在他们受到伤害时,给予鼓励与支持,让他们重振旗鼓;在他们沾沾自喜时,告诫他们要成熟稳重;当他们萌发好的想法时,给他们创造环境,助他们实现目标。当然,还需要耐心,作为教师,很多时候,我们拼的不只是汗水和心血,还有时间和耐力。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的教育,大多太急功近利,太紧张焦躁,而对于教育,我更认同张文质先生的观点:慢的艺术——慢慢地生长,慢慢地守候。
我喜欢把孩子比作一棵树,有自己的根系和成长。它的生长和发育,是缓慢而优雅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古话。“桃三李四杏五年”,这是俗语,我们怎可以期望今天种下一棵树苗,明天就能收获累累硕果呢?我们不能强求每种花都在春天开放,我们不能要求每棵种子都在一夜间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静静等待。哪怕是一株野草,也有可能在我们的耐心等待中,开出一片惊喜,盛开成名贵的腊兰。
花是慢慢绽放的,树是慢慢长大的,学生也是如此。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平静和平和,需要细致和细腻,需要耐心和耐性,需要一怀更温柔的等待与守候。对教师而言,等待既是一种重要的品质,也是一种必备的素养。我们要相信“种子”,无限地相信学生的潜能,同时,也要相信岁月,相信穿过幽暗的岁月后,所有的种子都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很喜欢“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个称谓。我想这或许是对教师形象最好的诠释——成长需要等待,教育需要守望。守望,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揠苗助长,守望,是一种严格的看护,一种执着地坚守,一种智慧地等待。好教师,就应该是这样的守望者。
从心里出发,才能抵达心灵深处
任小艾老师曾说:“教师是在学生心灵深处耕耘的人”,“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谈到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时曾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圆润,多么美丽、可爱,又多么敏感、脆弱,一丝微风,或鸟儿的振翅,都可能让它滚落,破碎。孩子幼小的心灵,不正像这样的露珠?对待这样的露珠,我们该多么地小心翼翼。
作为教师,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学生。好学生老师个个喜欢,后进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成为了南北极,距离老师这个“太阳”最遥远。当我们无心,无瑕顾及他们,把温暖都给了“赤道”——那些好学生的时候,他们“南北极”只能终年积雪,永不融化。其实,处在冰封世界的这些孩子最需要温暖,作为“太阳”的老师应该给他们最浓的爱,把自己充满真情的阳光洒满他们所在的这片冻僵的土地,让这片土地复苏。而这洒落的阳光应该是饱含着尊重和宽容,关爱和帮助,鼓励与赏识。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一段经历,课堂是师生共同经营的一种生活。在教学中,我们作为老师,不仅应该走下讲台亲近学生,而且更应该敞开心扉与学生倾心交流,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及时回应他们“心灵的呼唤”。因为只有从心里出发,才能抵达心灵深处。
我始终相信,无论外界多么严寒,只要我们愿意,只要走进教室,登上讲台,我们就能够为自己的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温情,充满暖意的春天。
有一种幸福是终生守护一些简单而洁净的事物,不为季节和风雨动摇,比如爱,比如灵魂,一旦选择就不再选择,一旦热爱便终生执着。正如我们眼前的孩子,似花,像树,亦或如一株小草,却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始终青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始终坚信,只要我们心里盛满了爱,只要我们心里住着每一个孩子,只要我们静默地等待,无言地守望,我们终会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7-05-03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一名优秀的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要做到五有:心中有梦、目中有人、手中有活、脚下有路、胸中有度。
1、心中有梦:也就是要有理想,而实现理想的前提就是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1)要有思想,能思考。不会思考的老师不会是一位好老师。我们应该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求真、向善、追美。教师应该尊重生命,应该让学生感觉到心与心的交流。
(2)勤奋、辛苦。
(3)对自然造化的膜拜和感激。
2、目中有人:人指的是学生、同事、领导。要善待学生、善待同事、善待领导、善待自己。
(1)把学生当作人,当作成长中的人来看待。研究性学习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位置,让学生自由的探索和发挥。
(2)认真倾听学生对你的评价
(3)平等地尊重学生和教师
(4)目中有自己。在学校中有地位、学生中有威信、社会上有影响。那就应该上好课,把握住机会,展示出自己的才华。而教师的精彩就是通过学生表现出来的。
3、手中有活:能拿得出东西,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班级管理都能有过硬的本领。
(1)让学生认同靠人格魅力、学识魅力。首先是人格,其次才是学识。
(2)上好课。好课是什么样的课——课前学生期盼,课中学生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课后留有不多的作业但是留有不少的思考。
4、脚下有路:必须扎扎实实地走好科研成长之路,使自己不断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5、胸中有度: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1、心中有梦:也就是要有理想,而实现理想的前提就是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1)要有思想,能思考。不会思考的老师不会是一位好老师。我们应该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求真、向善、追美。教师应该尊重生命,应该让学生感觉到心与心的交流。
(2)勤奋、辛苦。
(3)对自然造化的膜拜和感激。
2、目中有人:人指的是学生、同事、领导。要善待学生、善待同事、善待领导、善待自己。
(1)把学生当作人,当作成长中的人来看待。研究性学习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位置,让学生自由的探索和发挥。
(2)认真倾听学生对你的评价
(3)平等地尊重学生和教师
(4)目中有自己。在学校中有地位、学生中有威信、社会上有影响。那就应该上好课,把握住机会,展示出自己的才华。而教师的精彩就是通过学生表现出来的。
3、手中有活:能拿得出东西,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班级管理都能有过硬的本领。
(1)让学生认同靠人格魅力、学识魅力。首先是人格,其次才是学识。
(2)上好课。好课是什么样的课——课前学生期盼,课中学生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课后留有不多的作业但是留有不少的思考。
4、脚下有路:必须扎扎实实地走好科研成长之路,使自己不断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5、胸中有度: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特别喜欢这句话中“唤醒”的意味。身体的唤醒尚且需要声音,需要触摸,需要爱抚,需要生命的气息。那灵魂的唤醒,又需要什么呢?怎样才能唤醒学生的灵魂,点亮学生的心灯,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呢?这着实是一个值得每一个教师深思的问题。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要成为一个好老师,首先要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正在朝这方面努力,努力的同时,有些许领悟。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教师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播种。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来到学校,我们在他们心田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能长出什么样的枝叶。作为教师,如果我们能理解、尊重,给予信任和关怀,鼓励和期待,就等于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真诚、善良、温和的种子。
其实,仔细想想,教育其实也很简单,不过就是照顾和呵护“花草”,帮助他们改正一些缺点,去除一些陋习,在他们受到伤害时,给予鼓励与支持,让他们重振旗鼓;在他们沾沾自喜时,告诫他们要成熟稳重;当他们萌发好的想法时,给他们创造环境,助他们实现目标。当然,还需要耐心,作为教师,很多时候,我们拼的不只是汗水和心血,还有时间和耐力。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的教育,大多太急功近利,太紧张焦躁,而对于教育,我更认同张文质先生的观点:慢的艺术——慢慢地生长,慢慢地守候。
我喜欢把孩子比作一棵树,有自己的根系和成长。它的生长和发育,是缓慢而优雅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古话。“桃三李四杏五年”,这是俗语,我们怎可以期望今天种下一棵树苗,明天就能收获累累硕果呢?我们不能强求每种花都在春天开放,我们不能要求每棵种子都在一夜间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静静等待。哪怕是一株野草,也有可能在我们的耐心等待中,开出一片惊喜,盛开成名贵的腊兰。
花是慢慢绽放的,树是慢慢长大的,学生也是如此。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平静和平和,需要细致和细腻,需要耐心和耐性,需要一怀更温柔的等待与守候。对教师而言,等待既是一种重要的品质,也是一种必备的素养。我们要相信“种子”,无限地相信学生的潜能,同时,也要相信岁月,相信穿过幽暗的岁月后,所有的种子都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很喜欢“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个称谓。我想这或许是对教师形象最好的诠释——成长需要等待,教育需要守望。守望,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揠苗助长,守望,是一种严格的看护,一种执着地坚守,一种智慧地等待。好教师,就应该是这样的守望者。
从心里出发,才能抵达心灵深处
任小艾老师曾说:“教师是在学生心灵深处耕耘的人”,“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谈到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时曾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圆润,多么美丽、可爱,又多么敏感、脆弱,一丝微风,或鸟儿的振翅,都可能让它滚落,破碎。孩子幼小的心灵,不正像这样的露珠?对待这样的露珠,我们该多么地小心翼翼。
作为教师,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学生。好学生老师个个喜欢,后进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成为了南北极,距离老师这个“太阳”最遥远。当我们无心,无瑕顾及他们,把温暖都给了“赤道”——那些好学生的时候,他们“南北极”只能终年积雪,永不融化。其实,处在冰封世界的这些孩子最需要温暖,作为“太阳”的老师应该给他们最浓的爱,把自己充满真情的阳光洒满他们所在的这片冻僵的土地,让这片土地复苏。而这洒落的阳光应该是饱含着尊重和宽容,关爱和帮助,鼓励与赏识。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一段经历,课堂是师生共同经营的一种生活。在教学中,我们作为老师,不仅应该走下讲台亲近学生,而且更应该敞开心扉与学生倾心交流,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及时回应他们“心灵的呼唤”。因为只有从心里出发,才能抵达心灵深处。
我始终相信,无论外界多么严寒,只要我们愿意,只要走进教室,登上讲台,我们就能够为自己的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温情,充满暖意的春天。
有一种幸福是终生守护一些简单而洁净的事物,不为季节和风雨动摇,比如爱,比如灵魂,一旦选择就不再选择,一旦热爱便终生执着。正如我们眼前的孩子,似花,像树,亦或如一株小草,却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始终青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始终坚信,只要我们心里盛满了爱,只要我们心里住着每一个孩子,只要我们静默地等待,无言地守望,我们终会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要成为一个好老师,首先要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正在朝这方面努力,努力的同时,有些许领悟。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教师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播种。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来到学校,我们在他们心田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能长出什么样的枝叶。作为教师,如果我们能理解、尊重,给予信任和关怀,鼓励和期待,就等于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真诚、善良、温和的种子。
其实,仔细想想,教育其实也很简单,不过就是照顾和呵护“花草”,帮助他们改正一些缺点,去除一些陋习,在他们受到伤害时,给予鼓励与支持,让他们重振旗鼓;在他们沾沾自喜时,告诫他们要成熟稳重;当他们萌发好的想法时,给他们创造环境,助他们实现目标。当然,还需要耐心,作为教师,很多时候,我们拼的不只是汗水和心血,还有时间和耐力。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的教育,大多太急功近利,太紧张焦躁,而对于教育,我更认同张文质先生的观点:慢的艺术——慢慢地生长,慢慢地守候。
我喜欢把孩子比作一棵树,有自己的根系和成长。它的生长和发育,是缓慢而优雅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古话。“桃三李四杏五年”,这是俗语,我们怎可以期望今天种下一棵树苗,明天就能收获累累硕果呢?我们不能强求每种花都在春天开放,我们不能要求每棵种子都在一夜间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静静等待。哪怕是一株野草,也有可能在我们的耐心等待中,开出一片惊喜,盛开成名贵的腊兰。
花是慢慢绽放的,树是慢慢长大的,学生也是如此。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平静和平和,需要细致和细腻,需要耐心和耐性,需要一怀更温柔的等待与守候。对教师而言,等待既是一种重要的品质,也是一种必备的素养。我们要相信“种子”,无限地相信学生的潜能,同时,也要相信岁月,相信穿过幽暗的岁月后,所有的种子都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很喜欢“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个称谓。我想这或许是对教师形象最好的诠释——成长需要等待,教育需要守望。守望,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揠苗助长,守望,是一种严格的看护,一种执着地坚守,一种智慧地等待。好教师,就应该是这样的守望者。
从心里出发,才能抵达心灵深处
任小艾老师曾说:“教师是在学生心灵深处耕耘的人”,“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谈到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时曾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圆润,多么美丽、可爱,又多么敏感、脆弱,一丝微风,或鸟儿的振翅,都可能让它滚落,破碎。孩子幼小的心灵,不正像这样的露珠?对待这样的露珠,我们该多么地小心翼翼。
作为教师,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学生。好学生老师个个喜欢,后进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成为了南北极,距离老师这个“太阳”最遥远。当我们无心,无瑕顾及他们,把温暖都给了“赤道”——那些好学生的时候,他们“南北极”只能终年积雪,永不融化。其实,处在冰封世界的这些孩子最需要温暖,作为“太阳”的老师应该给他们最浓的爱,把自己充满真情的阳光洒满他们所在的这片冻僵的土地,让这片土地复苏。而这洒落的阳光应该是饱含着尊重和宽容,关爱和帮助,鼓励与赏识。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一段经历,课堂是师生共同经营的一种生活。在教学中,我们作为老师,不仅应该走下讲台亲近学生,而且更应该敞开心扉与学生倾心交流,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及时回应他们“心灵的呼唤”。因为只有从心里出发,才能抵达心灵深处。
我始终相信,无论外界多么严寒,只要我们愿意,只要走进教室,登上讲台,我们就能够为自己的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温情,充满暖意的春天。
有一种幸福是终生守护一些简单而洁净的事物,不为季节和风雨动摇,比如爱,比如灵魂,一旦选择就不再选择,一旦热爱便终生执着。正如我们眼前的孩子,似花,像树,亦或如一株小草,却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始终青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始终坚信,只要我们心里盛满了爱,只要我们心里住着每一个孩子,只要我们静默地等待,无言地守望,我们终会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