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怎么计时的呢?

 我来答
泪兮4Od0MV
2018-01-29 · TA获得超过42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9万
展开全部

古时候的计时方式和现在是有明显的不同的,有干支纪年法,纪月法,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等等,今天我们来总结一下古代的计时。

子时:半夜,又名子夜、中夜。十二个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00?01:00)

丑时:鸡鸣,又称荒鸡。十二个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00?03:00)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是夜与日的交替之时(03:00?05:00)

卯时:日出,又称日始、破晓、旭日。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00?07:00)

辰时:食时,又称早食。古人“朝食”之时,就是吃早饭的时间(07:00?09:00)

巳时:隅中,又称日禺。临近中午的时候(09:00?11:00)

午时:日中,又称日正、中午(11:00?13:00)

未时:日?i,又称日跌、日央。太阳偏西(13:00?15:00)

申时:哺时,又称日铺、夕食。吃晚饭的时间(15:00?17:00)

酉时:日入,又称日落、日沉、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17:00?19:00)

戌时:黄昏,又称日夕、日暮、日晚。天将黑未黑,天地黄昏,万物朦胧(19:00?21:00)

亥时:人定,又称定昏。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21:00?23:00)

古代常用的计时单位是“时辰”“刻”等。

一、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用现代的计时法计算就是两个小时一个时辰。用十二地支命名它。即是“子(夜半)丑(鸡鸣)寅(平旦)卯(日出)辰(食时)巳(隅中)午(日中)未(日?i)申(哺时)酉(日入)戌(黄昏)亥(人定)”十二个时辰(见上篇)。宋以后把十二个时辰平分成初、正。这样恰为二十四个时辰,跟现在的二十四个小时一样了。

二、古人用什么工具计时呢?通常我们会想到日晷,漏壶等。

古人在日晷上刻上一百个刻度,代表一昼夜。所以最开始的刻跟现在所说的“15分钟”还是有区别的。清朝之后改一百为九十六,才和现在的刚好相对。

漏壶的道理是一样的。

当然,我们也会听到其他的一些代表时间的说法,来总结一下:

三、一盏茶、一炷香

古人有品茶的习惯,所以也愿意用喝茶的时间来描述时间。盏是茶具。品茶时茶汤由热变温,到我们一饮而尽,也就是十几分钟的时间。

古人讲情调,也会有熏香,一只香由开始,到燃尽,有多长时间呢?这个真不确定。得看香的长短不是?一般计时的用香有一个小时左右吧。但一般用一炷香来计算“当下时间”。比如古代比武,约定一炷香的时间。事实上一炷香是多少绝对时间就没人在意了,香不烧完,就不停止。

四、弹指、一瞬、刹那

佛教经典中,也有一些词,也表示时间的用语。如“弹指”“瞬”“念”“刹那”。

“弹指”指捻弹手指做声,比喻时间很短。

“瞬”二十瞬为一弹指。

“念”二十念为一瞬。

“刹那”六十刹那为一念,一说九十刹那为一念。

五、三更、半夜

古人把夜定位五个时辰叫做“五更”或“五鼓”。一更为戌时到亥时(黄昏)、二更为亥时到子时(人定)、三更为子时到丑时(夜半)、四更为丑时到寅时(鸡鸣)、五更为寅时到卯时(平旦)。三更正好对应半夜。

本文来自:河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看鉴
优质答主

2019-08-09 · TA获得超过9.3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36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27万
展开全部

古人计时的方法有很多种,除了日晷、漏刻、更夫打更,还有更高级的水运仪象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